第七十二節:前戲(二)
陸啟坤規矩端坐在觀內,手捧一本古籍細細品讀,神情專註認真不苟一笑。毛勝盤坐在不遠的地方,掌心朝上平穩放在雙膝上,運功調息凝聚體內真元。
許久過後,陸啟坤放下手中的古籍,透過窗戶眺望遠方的天空,來緩解長久看書的疲憊。很快就收回目光,注視不遠處的毛勝,想起林始曾經說過的話,不由情緒複雜新生擔憂。
對於轉世與身負血脈的修者,陸啟坤從來只有最淺顯的了解。就算月神殿藏書樓中萬千道藏典故,還有無為樓中無數的古籍孤本。也從來沒有真正去解釋過,關於轉世與身負血脈修者具體。讓陸啟坤只是單純以為兩者是幸運,是得到上天與神獸的垂憐與看中。
但是林始曾經的話,卻正好恰恰相反,看似幸運的背後卻隱藏難以想象的危機。
北宮大街上,毛勝出現的情況,正好印證林始的話。
白虎主殺,毛勝受到刺激牽動神魂中白虎靈魂碎片,引起了心中最深處的殺戮慾望。
如果不是毛勝沒有一次覺醒,讓體內擁有白虎的精血,那麼在北宮大街上的時候,毛勝說不定會陷入瘋狂,失去自我意思被殺戮支配。
陸啟坤放下手中的古籍,雙手揉捏兩邊的太陽穴,顯然對於毛勝的情況很頭疼。神獸轉世的人本就稀少,從有歷史記載也不過只有七八人而已,而其中真正能成長起來也只有三人。至於剩下的五人,無疑不是神魂被撕裂,成為一具行屍走肉的人。
對於轉世修者而言,是幸運也不是不幸。幸運自然是成長起來后,其強大和可怕就算同境無敵也不為過,至於不幸運就更加簡單,就是難以去駕馭和掌控。
在遠古時期,神獸是天地主宰,而且當時叫做凶獸。
這樣的情況外人是無法幫助的,必須靠修者本身來克服和跨越。
不過好在現在毛勝修鍊經文,是林始傳授的平和經,有效讓毛勝的修鍊速度緩慢起來。
平和經是道門修鍊經文,當然只是最普通的經文,也是最難修鍊的經文。平和經有心平氣和的作用,需要修者保持平和的心,用來消磨抑制心中的慾望和衝動。
傳說平和經修鍊道大圓滿后,修鍊之人很難產生任何情緒波動,無論面對任何事物與情況,都是心平氣和去面對。
陸啟坤收拾起煩惱的情緒,只能無奈走一步看一步,不然也不會改變主意回到道觀中。準備繼續看書的陸啟坤,猛然注視大門所在的位置,眉頭微微挑起表情嚴肅起來。
殺氣。
數十道毫無收斂的殺氣出現,在無形中傳遞進道觀中。
合上手中的書本小心放在身邊,陸啟坤起身抽出紅袖劍。體內真元緩緩流淌起來,彷彿平靜的溪水難以讓人察覺。意識外放感知中出現如火焰的光輝,只是時而浮現時而消失不見,那是道觀外的人數與位置。
在襄城陸啟坤重傷,除非了身體上外,還有自身的意識。君子劍併發的光輝難以想象的承重,道劍的無情斬滅****,兩者互相衝突與較量,都在陸啟坤的腦海中嚴重損傷了意識。
所以陸啟坤的感知時而出現時而消失。
戒備來到大門處,左手慢慢推開大門,當一縷陽光照射而今,一片雪花飄落而入。
三把青鋒從不同方向而至,出劍速度宛如流星劃過。陽光投射在劍身上,折射而出讓陸啟坤本能閉眼。這樣的初見速度讓人措不及防,無論是劍術高超的大宗師還是知命境強者,也必定會凶多吉少受到重傷。
陸啟坤自然不是劍術高超的大宗師,也不是凡三境的知命強者,但是感知與下意思的本能,還是讓陸啟坤後退。
只是劍出豈有收回之理,出手的三人都是洞玄境強者,在體內真元澎騰之下,劍如毒蛇如影隨形。而出劍中奔涌而出的gu真元,宛如萬千潑灑而出的水珠,又如萬千春蠶噴吐而出的蠶絲,籠罩陸啟坤的四方。
揮劍而起,由下而上劃出。
叮咚~~~~
三聲猶如鈴鐺的聲音響起,清脆、空靈。
如此簡單的動作,就算是普通的人也會,就算是幼兒也可以使用,卻深深擊退了三把青鋒還有真元。
三名出手的修者露出的雙眼驚訝,就算是外面等待的修者也是如此。而在院牆下避雪的人,淡漠的表情也微微翹起。顯然陸啟坤這簡單的動作,在眾人看來並不簡單。
「挽溪流」院牆下的人緩緩道。
典故《漠北與趙宋》中記載,九百年前戎族發起秋勢,一名趙國卿族劍修,在最危機時刻明悟天地至理,一劍由下而上劃出大道痕迹,從而斬殺戎族的一位大土司,而這一招就是挽溪流。
陸啟坤睜開雙眼,一身潔白楚服滿是撕裂,握劍的手輕輕顫抖,體內真元也沸騰起來。就算用挽溪流化解對方攻擊,也讓陸啟坤極其的不好受。
「你們是誰」陸啟坤沉聲道。
出手闖入道觀的三位修者沉默不語,一身黑色帽服很是醒目與詭異,露出的雙眼只有冷漠和無情。
「坤少爺,老爺希望你回家」院牆下的人說道,撐開手中的紙傘走來。
來人表情平靜淡漠,長發捆綁落在背後,一身寬鬆的淡藍楚服,上綉鮮紅的鳳仙花。一手撐傘一手垂落,彷彿落雪出行的公子。
陸啟坤握緊手中的劍重複道「你們是誰」
來人眉頭微微挑起,前一秒如平靜的湖水,剎那就宛如奔流的山洪。
「坤少爺得罪了」
「無論死活」
(今天四更,無論再幾點都會四更,說到做到。馬上就是一波高氵朝的時候了,希望書友們給點推薦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