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風鬼傳說> 第1153章 餞行

第1153章 餞行

  第1153章 餞行

  上官秀若有所思地說道:「你認為,要破敵,就得先破敵人的水軍。」


  「正是!」張巒分析道:「殿下,在川郡,陸軍並不足為慮,只有水軍才最具威脅。三路水軍,天淵水軍來自風郡,鎮江水軍來自莫郡,兩軍遠道而來,於川郡無根無基,對我方威脅不大,我方的心腹之患,乃近在咫尺的東海水軍。微臣以為,破敵先破水軍,而破水軍,就當先破東海水軍。」


  「晨,取地圖來!」上官秀聽得認真,等張巒說完,他向趙晨揚了揚頭。


  趙晨答應一聲,令人取來地圖,直接鋪到地上。沒等趙晨說話,李瑛蹲下身形,手指著地圖,說道:「殿下,東海水軍大營在這!」


  東海水軍,位於東江入海口。東江是安郡與川郡的東部界河,東海水軍大營設在東江入海口,也就等於一半在安郡,一半在川郡,不過在行政管理上,它是歸屬安郡的。


  東南水軍在風國的四大水軍當中,毋庸置疑,實力最強,排名第一,東海水軍的實力僅次於東南水軍,排名第二。東南水軍強在造船技術上,船身堅固,船體巨大,鎮海艦就是東南水軍的代表作之一,也代表了風國當時最高水準的造船技術。東海水軍則強在財大氣粗上,安郡什麼都不多,就是銀子多,東海水軍有安郡強大的財力做後盾,從來沒有因為缺金短銀而發過愁。


  風國四大水軍中,東海水軍的兵力最多,超過十萬之眾,戰船最多,超過上千艘,只不過鎮海艦型號的巨型戰船,東海水軍只有十艘,而且還都是從東南水軍購進來的,東海水軍自己的船塢還不具備造出如此巨艦的技術。


  李瑛的手指邊在地圖上勾畫,邊講解道:「東江是川郡水域的一條主幹,幾乎斜跨了川郡全境,西起玉行山,東至東海,沿途的支流江河不計其數。天淵水軍、鎮江水軍一旦抵達東海水軍大營,便可與東海水軍匯合一處,走海域,可攻川郡東部沿海諸地,走東江,可深入川郡腹地,進攻川郡內陸,實乃我方的心腹之患。」


  就算不是敵對的關係,東南水軍和東海水軍也沒有友好相處過,兩邊都視對方為勁敵、競爭對手。


  就拿鎮海艦來說,當初財大氣粗的東海水軍向東南水軍訂購的是五十艘,但東南水軍寧可把鎮海艦賣給天淵和鎮江水軍,也不肯賣給東海水軍,最後官司都打到朝廷那裡,在朝廷施壓下,東南水軍才勉為其難的接了東海水軍的訂單。結果,這份訂單一拖就是二、三十年,官司都不知道打到朝廷那裡多少次了,最後,皇帝都受不了了,親自下旨,命令東南水軍必須向東海水軍交付鎮海艦,但即便如此,東南水軍還是足足拖了十年之久,才陸陸續續交給東海水軍十艘鎮海艦,至於另外的四十艘鎮海艦,杳無音信,一直拖到今時今日都未交付給東海水軍。


  東南水軍是怎麼想的,東海水軍又哪能看不出來?如果讓東海水軍擁有五十艘鎮海艦,那麼風國水軍老大的位置,立刻就得換成東海水軍,東南水軍也就淪為陪襯了。


  通過這件事,便可看出兩支水軍之間的惡劣關係,雖為同袍,但對彼此的忌憚遠勝過對敵人。


  不過話說回來,以當時陸戰為王的背景下,風國水軍也真沒什麼敵人,如果不窩裡斗的話,恐怕連個鬥爭的對象都找不到。


  張巒和李瑛都是正統的東南水軍將官出身,自然也深受軍內傳統的影響,對東海水軍沒有一絲一毫的好感。現在東南水軍已回歸朝廷,而東海水軍還是叛軍,有了這麼名正言順可以痛扁東海水軍的機會,他二人都不想放過,何況,東海水軍對他們的威脅是真真實實存在著的,這一點上,他二人沒有絲毫的誇張。


  上官秀問道:「現在東海水軍的主將是何人?」


  「李永福!」張巒和李瑛想都沒想,異口同聲道。


  李永福,風國水軍名將,當初他還只是營尉的時候,曾只率三百水軍,五艘中小戰船,打敗過數千之眾的海盜,這一戰也讓李永福一戰成名,威懾安郡以東的沿海地區,安郡東部漁民,二十餘年來未曾受過海盜襲擾。


  不過他擔任東海水軍主將卻是在最近,以前李永福在東海水軍的職位並不高,只是一名軍團級的偏將,而且還是低等偏將,不是他不受重用,也不是他被上級排擠,只因他是平民,以他的出身,做到軍團級的低等偏將已經是極限。


  唐鈺在上京稱帝后,廢除了貴族制度,而李永福也終於不再受森嚴的貴族等級限制,一下子被提升為東海水軍的主將。


  對此,東海水軍內部竟無一人反對,即便是李永福以前的頂頭上司,也沒有因為他的連跳式升遷而心生嫉恨,反而是心悅誠服,由此可見,李永福在東海水軍的威望之高,也能看出貴族制度對人才的壓制力之大。


  李瑛把李永福的生平事迹向上官秀大致講述一番,最後說道:「李永福善於統兵,更善於水戰,在軍中的威望又高,東海水軍的實力,今非昔比,不容小覷,而且李永福還是受唐鈺的賞識,被提升起來的,他對唐鈺的忠誠,絕非他人能比!」


  「如此來說,想詔安李永福,詔安東海水軍,已沒有可能!」上官秀幽幽說道。


  張巒和李瑛緩緩點頭,以李永福的為人,想讓他倒戈,難如登天。上官秀問道:「若我軍與東海水軍正面交鋒,有幾成取勝之把握?」


  「這……應該有五成左右!」張巒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上官秀揚起眉毛,說道:「東南水軍,素有風國第一水軍之稱,對陣東海水軍,只有五成取勝的把握?」


  張巒暗暗苦笑,即便是五成取勝的把握,他還是往多了說的呢。他清了清喉嚨,小聲說道:「若杜飛杜羽還在,我軍對陣東海水軍,取勝的把握在七成往上!」


  你可以說杜飛杜羽二人的人品不好,也可以說他倆惡貫滿盈、罪該萬死,但誰都否定不了這兩兄弟的統帥能力和水戰時的臨陣指揮能力,而且隨杜飛杜羽一併被殺的還有一百多名東南水軍將官,東南水軍一下子折損了如此多的核心骨幹,實力不可能不受影響。張巒有自知之明,以他現在的經驗和能力,做一名兵團長綽綽有餘,但做一軍之統帥,他還是欠缺些火候。


  張巒的實話實說,非但沒有引起上官秀的不滿,反而還讓他對張巒多了幾分欣賞。人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有自知之明,你只有知道自己哪裡有欠缺,才會知道該怎麼去彌補。


  他含笑拍拍張巒的肩膀,鼓勵道:「沒有誰天生下來就會打仗,都是靠著一點一滴磨鍊出來的,我相信再過幾年,張將軍的能力,絕不會在杜飛杜羽之下!」


  身在官場,難得的是擁有一位好上司,更難得的是,這位上司還是一位不妒才的伯樂。


  聽聞上官秀的話,張巒心頭頓是一暖,向上官秀畢恭畢敬地深施一禮,聲音略微顫抖地說道:「微臣謝殿下栽培!為殿下,哪怕赴湯蹈火,肝腦塗地,微臣亦在所不辭!」


  上官秀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目光低垂,再次落在地圖上。看了片刻,他說道:「李將軍。」


  李瑛此時正兩眼放光地看著上官秀入神,現在的上官秀,和喬裝成張駝時的上官秀,外貌完全不同,但那對似能吸人魂魄的雙眸卻一點沒變。


  直到上官秀連喚了兩聲李將軍,李瑛才回過神來,她不自然地乾咳一聲,插手施禮,說道:「末將在。」


  上官秀怪異地看了她一眼,對於她的分心倒也沒有深究,問道:「水軍弟兄的士氣如何?」


  「略有低落。」東南水軍改旗易幟,從頭到下的將官,幾乎換了個遍,下面兵卒們的士氣若不受影響才怪了。


  上官秀垂首沉思,眼珠轉了轉,說道:「李將軍,你暫時把手頭上的軍務先放一放,從現在開始,給我全力打造出一支女兵兵團,兵源可於川郡當地徵收!」


  女兵兵團?別說張巒和李瑛暗吃一驚,即便洛忍諸將也都是滿臉的莫名其妙。


  上官秀雖然重用了一乾女將,比如隋棠靜、賈彩宣、段芷晴等人,但不代表他心裡真正接受了她們,反而對她們是有些排斥的。在上官秀的心目當中,打仗就是男人們的事,只要男人們還沒死光,只要男人們的骨頭還是硬的,就不該讓本國的女人去上陣殺敵。男人征戰,女人顧家,男人在外掠奪,女人坐家數錢,在這一點上,上官秀的思想是很傳統的。


  洛忍等人也都深受上官秀思想的影響,全都抱著相同的觀念。在貞郡軍內,從來就沒有過什麼女兵兵團,女兵營之類的編製,最多就是有女兵親兵,而且都是安置在女將身邊的。


  現在聽說上官秀要在東南水軍內成立一支女兵兵團,眾人又怎能不吃驚呢?


  李瑛好奇地問道:「不知殿下成立女兵兵團是為了……」


  上官秀沒有回答李瑛的疑問,只是說道:「這支女兵兵團,便由李將軍親自負責訓練,你只要保證一點,她們的戰力,絕不會比男兵差,可能做到?」


  李瑛面色一正,這是上官秀給她的第一個任務,就算是做不到,也得咬碎牙做得到!她躬身說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上官秀滿意地點了點頭,轉頭對洛忍斬釘截鐵地說道:「召集將士們,為義輔以及玉碎在四盤山的將士們,餞行!」


  由於接下來在川郡還有硬仗要打,貞郡軍暫時無法離開川郡,奔赴安郡與叛軍決一死戰,只能繼續留在川州,並在川州為安義輔和第四軍團的六萬多陣亡將士舉行葬禮儀式。


  貞郡軍舉行的葬禮可不是偷偷摸摸的舉行,而是大張旗鼓,在全城範圍內遊行。


  葬禮的隊伍由憲兵開道,後面是騎兵馬隊,每名騎兵的手中都捧著一面黑木的靈牌,上面刻有陣亡將官的名字。


  在騎兵方陣的後面是步兵方陣,每個步兵的手中都提著一面軍牌,軍牌上刻著陣亡兵卒的名字。


  貞郡軍不怕川州百姓知道第四軍慘敗的消息,也不怕被人們知道己方戰死了多少將士,或者,這就是貞郡軍的底氣吧。


  上官秀說,兄弟們的陣亡,是為國捐軀,死得其所,死得轟轟烈烈,也死得至高無上,他們的名字,理應被全體風人所銘記,而不是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藏起來。英烈之魂,當永存於世。


  第一軍團的將士們,托著第四軍團陣亡將士的靈牌,由川州的北城入,一直走到南城,又從南城走到東城,最後行至西城,由西城門出城。


  游城期間,將士們齊聲高唱風歌:「國家有難,我當出征,馬革裹屍,壯我雄風——」


  整座川州城,街道兩旁站滿了黑壓壓的百姓,但整座城卻靜的鴉雀無聲,只剩下大風歌那悲壯又不屈的歌聲。聽著聽著,許多百姓亦忍不住潸然淚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