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變

  兩個多月的時間,老虎不在猴子稱霸王,這樣爽快的日子過久了,讓他們膨脹的失去了清醒的認知。


  行事作風越發的張揚,習慣了當家做主的快感,怎麽能忍受頭上有人壓著的時候。


  這一次的朝堂,康熙看著如同往常一般的跪拜,卻明顯感覺到不一樣的地方。


  即使不想承認,也明白自己真的老了,孩子們日漸強盛,再不弄個章程出來,真的要亂了。


  下朝後,胤礽和幾個兄弟邀約,一同出宮喝酒。


  不管關係如何,表麵的功夫還是要有的,再說這種事從前也沒少幹。


  好在寧昭從不管男人之間的這些事,任由其發展,無論是誰當上皇帝,在位置沒坐穩之前,是不會超兄弟下手的,至少能安全一段時間。


  實在不成還能去海外,大清雖然強盛,但也並非是唯一的選擇。


  可沒到那個地步,誰都不想灰頭土臉的逃離。


  這種想法隻是閃過,盡可能還是留在大清朝,盛世之下,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原以為康熙要有大的舉動,沒成想一點動靜都沒有,也不知這葫蘆裏買這什麽關子。


  寧昭在年後又接到了一封來信,杠杠那邊已經在著手經商的事,最後還是選擇了草原上最多的牛羊、奶製品的生意,組建了一支走商的隊伍,後續發展還有看實際情況。


  能夠有一個好的開始,慢慢嚐試,總能摸上門道兒。


  寧昭沒想太插手那邊的事情,畢竟胤礽是太子,若是傳出勾結蒙古,不說那幾個兄弟,就是康熙也會心生忌憚。


  而一邊的木木和工工,小日子過得比她還悠閑,若不是京城局勢不明朗,她們都想將搜集到的寶貝送來一份,暫時先屯著,感情方便自由發展,有木木這個姐姐,以及全嬤嬤的照看,大致上不會出現問題。


  在這方麵,寧昭的做法和都是一貫的樣子,相處的好不好,全看兩人自己,畢竟往後的日子不能替他們過,大致的方向給定好,分分合合也不是常態。


  最後能經曆時間的洗滌,留下來的也許就是認定之人。


  在這個盲婚啞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出於信任和愛護,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她的底線。


  好在幾個女兒都不是戀愛腦,沒有鬧出雞飛狗跳的事情來。


  想到胤礽還被蒙在鼓裏,莫名的有幾分心虛,還是決定對他好一些,爭取做個賢妻良母。


  朝堂之上商定,禁赴南洋貿易,赴東洋者照舊。


  透過寧昭時常講一些經商貿易有關的話,胤礽也知道其重要性,在場堂之上據理力爭,隻可惜還是沒啥用。


  當天夜裏,又纏著寧昭說了好久的心裏話,有想法卻不被采用,憋屈感是少不了。


  但那顆心她能感受到,這就是上位者的好處,也是皇權下的弊端。


  對於這些寧昭心裏都明白,卻無法改變,這個時候除了寬慰耗能做什麽,萬事想開點,別氣著自己。


  道理都懂,可當落到自己身上的時候,還是會難受。


  因為放任他發泄情緒,寧昭一早醒來,耳邊還在嗡嗡作響,整晚留下來的後遺症,頂著兩個黑圓圈,打著哈欠的等著宮人梳妝。


  今日又是請安的日子,見到那些熟悉的麵孔,也沒啥好聊的,下麵人見太子妃時不時打哈欠,也沒敢放開。


  沒一會兒就很有眼力勁兒的表明有事,希望能提前離開。


  正對她下懷,借機讓眾人都散了,暈乎乎的回到內室,衣服都沒脫,倒在床上,被子一蓋,現場表演秒睡。


  身後跟著宮女,當然不能打攪主子,放輕動作,將寧昭頭上的發飾去掉,以免亂蹭的時候傷著了。


  整理好後,就退了出去。


  她們以為是昨晚主子爺折騰的太厲害,才會導致太子妃疲憊嗜睡,開心還來不及呢。


  弘祜來請安的時候,就被青染找了個由頭給打發走了。


  等到人醒來,肚子餓的咕咕叫,抬眼看去才知道,已經到了午後。


  小廚房早就被著膳食,到是很方便。


  剛放下筷子,就聽到有人來報:“程庶福晉求見。”二格格的生母,除了偶爾接孩子來,沒什麽交集。


  正想出去走走,也就不將人請進來,帶著人出去了。


  “參見太子妃。”寧昭說到:“免禮,本宮正要出去走走,你若是不忙就一道兒吧!”程氏當然不會推脫。


  一行人走在後宮的小路上,迎麵遇上了不少後妃,行禮時頗為麻煩,於是越走越偏,反倒是清閑了。


  “說說吧。”總不會是閑來無事,後院的女眷都知道寧昭最不耐煩,那些女人沒有事來找她,喝茶聊天嗎?

  “二格格年紀不小了,想請個教養嬤嬤.……”要求還挺多的,但有前麵那幾個不省事的便宜兒子。


  她也不敢完全放手,教好了日後也省了不少麻煩。


  “本宮知道了。”這兒就是應下了,程氏忐忑的心終於放下,好一頓感謝。


  日後二格格多半也是要嫁去蒙古,就不能如同閨閣姑娘那般教導,正好太後病逝,身邊的宮人應該不好安置,用來教導小格格正合適。


  不僅精通蒙語,對那邊也很熟悉,太後身邊的人見識不差,身份夠高,完全符合程氏的要求。


  寧昭一路走走停停,心中已經有了想法,回到景瀾院時,胤礽和弘祜都在等她,一家人依照默認的慣例,在一起說說話,聊聊遇到的事,不拘泥於表達方式。


  大多的都當個樂子聽,準備一些堅果,剝著玩。


  兩父子時不時耍個寶,頗有相愛相殺的氣勢。


  飯桌上的時候,寧昭提起了程氏的意思,結合自己的想法,胤礽沒什麽不同意,還主動攬去這件事。


  這種事確實由親兒子開口比較好,雖然不大但涉及到太後那邊,康熙多少回過問。


  以前她以為自己的智商還是不差,可涉及到朝堂上,才知道自己的腦瓜子不夠用,主要是那麽多關係和恩怨之類的,她完全記不住。


  何況還有表麵的遮掩,實際上又牽扯到誰誰,或者過去的那件事等等。


  反正等她理清楚,事情早就有了結果,無異於是瞎費工夫。


  雖然有時候覺得胤礽的腦子很愚鈍,但在很多的朝堂之事上麵,還是可以看出康熙數十年的教導成果。


  父子兩人的意見也會不和,弘祜自小聰慧,沒有經曆被打壓的痛苦,身上的少年意氣仍在,敢跟胤礽這個阿瑪爭論,還非要掙出個輸贏來。


  常常氣的胤礽想揍他,可想到他有皇阿瑪和寧昭護著,還是沒辦法擺出當阿瑪的威嚴來。


  這種較真的性格,不適合在官場生存,寧昭當麵支持弘祜,私下裏還是叫他去談過,原來並非他不懂得圓滑,而是故意氣阿瑪。


  當然最主要的是他認為自己的想法更正確,誰讓胤礽一直不承認這個兒子早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呢。


  就連康熙在私底下都不止一次說過,弘祜比他阿瑪聰慧的多,像他夭折的同母大哥,孝誠仁皇後所出的嫡長子。


  這是胤礽比不上,也永遠不想觸碰的點,身為親密接觸的寧昭當然知道,弘祜也看出來了。


  所以沒有因為炫耀而不顧及,同時也想讓阿瑪承認他的優秀,還有部分逗趣的意思在。


  其實胤礽早就承認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可要想他親口說出來,難啊。


  都是別扭的性子,也不知道是隨了誰。


  自此就沒插手這些,兩邊的抱怨都聽著,麵對胤礽的時候當然是站在他這邊,麵對弘祜的時候當然是站在他那邊,反正都不得罪,活成了一個牆頭草。


  像這種都在的場麵,盡量不摻和,看戲不香嗎?

  實在沒轍就站在兒子那頭,回去了再哄哄胤礽,有時候覺得自己也不容易,好在隻生了一個兒子。


  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胤礽的太子之位越發像是個擺設。


  二月,翰林院檢討朱天保上奏八爺胤禩有覬覦太子之心,康熙帝於行宮訓斥之,以其知而違旨上奏,實乃不忠不孝之人,命誅之。


  一下子所有人都看出來康熙對太子是真的失望了,而八爺的地位水漲船高,不僅是賢王的名頭更甚,附庸者越多,民間隱隱流傳下一任帝王非胤禩莫屬。


  民心所向,自古以來勝算更高。


  眼見太子式微,胤禛再次找了上來,提議兩人合作,先除去胤禩。


  閑人一個的他怎會同意,爭來爭去有什麽用,隻要皇阿瑪在位一日,都別想蹦躂起來,他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無論外人怎麽說,他都不在意,辦好手裏的事,熬著吧。


  按照寧昭從前透露出的口風,皇阿瑪至少還有好幾年,即使爭搶左右還不過是太子,強盛或者式微有啥區別。


  這一點上寧昭真的誤導了胤礽,畢竟時間在流逝,很多的事未必不會發生改變,但也算誤打誤撞,安分守己至少不會惹來忌憚。


  無關痛癢的輕視又有何妨,沒到最後一刻,都隻是皇子而已。


  四爺回府後又去了福晉的正院,看了一會兒小兒子,非常開心。


  要知道這個孩子日後對他登基帝位起了大作用,可不得好好照料。


  等奶娘將孩子帶下去,才說出了這件事,烏拉那拉氏隱藏了太子早該被廢掉的事情,胡謅了一個由頭,包括鈕祜祿氏。


  無論如何,大體的沒有改變,那麽胤禛登基的事也定然會如願以償。


  說多了,心裏的那點不確定的苗頭被壓下,真的就以為事情會按照她所想象的發展。


  沒有那些年的沉澱,陷入其中就沒法跳出來,站在客觀的角度看待,過早的暴露隻會適得其反。


  康熙的手裏已經搜集到很多的證據,到頭來才發現,胤礽才是最守規矩的,真是可笑。


  儲君沒有爭奪之心,其他的兒子反倒處心積慮,明明個個優秀,但真正細細思量,大清的江山竟然沒有人可以托付。


  這些年他的心思都放在前頭的兒子身上,鬥來鬥去落成了這麽個結果。


  後麵的孩子既沒有優勢,也沒有成長的時間,他的身子估計脫不了太久。


  這讓他日後在地下,有何顏麵去見愛新覺羅的列祖列宗,想到這裏,不禁老淚縱橫。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有人進獻了金丹,康熙很快就恢複了從前的狀態。


  有了時間和經曆,康熙的注意力逐漸移至十後麵的小阿哥身上,試圖培養出一個能接擔子的帝位人選。


  這些想法無人得知,原本以為康熙撐不了太久,沒成想大半年過去,啥事也沒有,身體倍兒棒。


  那他們辛辛苦苦的準備不全成一場空,失落的氛圍彌漫在幾位皇子府裏。


  十月,康熙命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進軍青海。


  雖然麵容被毀,反倒促進了其沉澱練習,不久後的大將軍王將更加耀眼奪目,不負盛名。


  十四爺被重用,八爺一黨當然高興,也完全不需要防備,畢竟胤禵沒有登位的可能,反倒是他們的助力。


  而同母的兄長四爺,活脫脫的被氣得想掀桌子,四福晉好久才安撫下來,詳細的解說了這個小叔子,想要攻克也不難,關鍵點在德妃身上。


  雖然不太能想得通,但有烏拉那拉氏的保證,這件事就交給她去辦了。


  接著又命翰林、科道官入值,命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誐、皇十二子胤祹分理正黃、正白、正藍滿蒙漢三旗事務。


  這一係列操作,讓人晃了眼,那些不受重視的皇子,竟然一下子被扶持起來了,讓這場持久戰陷入了迷亂中。


  隻有少數人看出了一點端倪,其中就有胤礽,畢竟他是康熙一手教導出來的,隻要腦子不發抽,智商還是在線。


  亂了才好,不亂皇阿瑪的睡得都不安穩。


  而寧昭也敢大意,雖然猜測康熙是服用了鴉片,但沒有證據,也沒敢說出來,隻讓這對父子穩住,不要饞和。


  其餘的就慢慢看吧,閑下來的胤礽正好可以做些喜歡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