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仗劍江湖> 第二百六十一章 明知身死而為之(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明知身死而為之(二)

  老婦人躬著身子給二人倒了茶水,徐江南有心幫忙,只是拉不下臉面,只得裝作在深思之前話語的樣子,唐如磬之前不厭其詳說了半天,如今卻也口渴,端著茶,輕啜了一口。


  徐江南等老人緩了口氣,然後詢問說道:「我聽說我娘死的時候,是一屍兩命,那我當年又是如何出的徐府?又或者說我的身世,其實並不如此?」


  唐如磬聽到後半句,連忙搖頭說道:「先不說你眉眼之處跟瑾兒有八九分像似,就憑你是李閑秋帶大的,自然就是徐家的兒子。只是李閑秋沒與你說過當年之事?」


  徐江南搖了搖頭。


  唐如磬一臉痛苦的回憶神色說道:「當年想必是你爹也預料到了此種情景,偷偷聯繫了李閑秋,你娘在唐府門前跪了數日之後歸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徐府上下皆是閉門謝客,老夫還曾痴想說可能是你娘總算是顧著你的面子,想開了,可誰知,她竟然做出了將自己鎖在房內不吃不喝的傻事出來,過了半個月,此事才被人察覺出來。


  其實你娘會徐府的時候是三月十三,而被人察覺已經身亡的時候是正巧是三月二十九,李閑秋到鳳城的時間是三月十九,當天縣衙仵作醉酒未醒,正巧京城的黃太醫回鄉探親,也懂上一些驗屍之道,老夫剛好與他有些交情,讓他將你娘的死亡時間推遲了數日,用來幫李閑秋遮掩,所以你的生辰應該是庚子年三月十九,和你娘的祭辰一樣。


  而三月十九那天,李閑秋找上唐府,說是你爹找的他,要老夫幫他找一具嬰兒死屍,老夫這便知曉了他的用意,連夜派人從義莊偷了具難產嬰兒的屍體。」


  徐江南難以置信的問道:「我娘胎腹中的嬰兒便是那具屍體?」


  唐如磬捧著茶水,神色懊悔的搖了搖頭說道:「不是,當時李閑秋是戌時入的唐府,丑時出來,出來之時只是讓老夫將屍體送回原處,自己手上的襁褓里還托著一個哭鬧的嬰兒,那個嬰兒才是你,吩咐完了之後,他便連夜離開了鳳城,老夫當時一看見你的樣子,便也沒去多想。也沒想過瑾兒在當夜誕下你之後,便過世了,其實你娘過世的時候,腹中還有一子。」


  此話說完,唐如磬放下茶杯,雙手捂面,徐江南更是獃滯不語,如遭雷霆。


  半晌過後,唐如磬喑啞的聲音從指間傳出。「誰也不曾想到過,你娘懷的竟然是雙生兒,只是數日未進米糧,在生下你之後,脫力昏厥了過去,至此一胎死於腹中。而李閑秋為了此事不露風聲,當夜徐家上下幾十口僕人,全部誅殺,黃太醫驗屍之時,他雖然瞧出你娘有過分娩跡象,可胎中還有一子這是不爭事實,這一點如實寫了上去,不過故意沒有將分娩跡象寫上去,至於其他人,整個徐府上下沒有半點痕迹,要找出兇手簡直就是大海撈針,傷神傷力不說,還不討好,擺了擺樣子又過了些時日,死了便死了,低賤如草芥,也就沒人記得了。」


  老婦人其實早就知道始末,只不過如今又是聽到,一時間大喜大驚之下,驟然倒了下去,徐江南見狀連忙伸手托住,另外一隻手假裝把脈,卻是偷偷輸了點真元過去。


  等到徐江南鬆了手,額間汗漬漸顯,唐如磬這才問道:「沒事吧?」


  徐江南昂起頭,微笑搖頭,示意無礙,然後輕輕按著老婦人的人中穴,不一會,老婦人悠悠醒來,唐如磬這才鬆了口氣,過來扶住真正相依為命二十來年的老伴。


  老婦人醒來之後,並沒像意料中的嚎啕大哭,不出聲,一隻手緊緊的攥住唐如磬的衣角,淚水卻是止不住的淌了出來,喃喃說道:「我那苦命的女兒。」


  唐如磬神色默然,他其實也知道老伴心裡有些恨他,恨他當初能那般狠心,所以這些年,她時常裝作不在意,卻將悲傷藏在心裡,就像如今這樣,望著空缺地帶,卻是攥住他的衣角,就想讓他內疚,因為當年的狠心,不出手。不然,就憑唐家威望,要庇佑住一個悲慘寡婦還是十拿九穩的,只不過也就僅僅是一個寡婦。


  徐江南也是沉默不語,可憐天下父母心,這話他也懂,老婦人的悲切神色在心疼自己女兒,而徐暄也同樣為了讓他活下去而費盡心機,可真要論起來,殺他爹的人是朝中那些兢兢業業撈名撈利的人,可殺他娘的人,竟然有幾分是源自他這裡,要說唐瑾兒不在乎他,他怎麼都不信,不過聯繫到在衛城聽到衛敬說的那番話語,徐江南心裡想到了一個可能,心裡大駭,風起浪涌,不過緊隨而來的便是一股子溫意,眼眶微潤。


  他不覺得面前老人到了這種時分還說話誆騙於他,也不覺得衛敬會拿當年之事開玩笑,唐瑾兒被人發現之時,是上吊而亡,可倘若像面前老人說的那般,自家娘親是昏厥之後,難產而死,可這上吊一事如何解釋?而李先生的為人徐江南很清楚,雖說平素從未聲明,擺弄屍體如此下作之事他斷然不會作為,如此一來,解釋只有一個,便是唐瑾兒昏厥之後,復而又是醒了過來,她自然也知道若是自己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朝廷自然會將此事暗查下去,說不定會查到他的身上,為了讓徐江南多上一線生機,選擇自行了結,這樣一切便能說通過去。


  徐江南深吸一口氣,抑住悲傷,他有些擔心老婦人的身體,給本該喊一聲太公的唐如磬一個隱晦眼色,唐如磬也在官場摸爬過,自然知道是何意思,輕聲說道:「夫人,你先去休息吧。」


  本名宋燕花的老婦人緩緩起了身子,腳步卻是不動。


  得知當年真相的徐江南在當下有幾分人以何堪的味道,他也知道老婦人不說反對話語卻是站在這裡的緣由,等了稍許,沒有看人,只是輕聲說道:「我遇了點事情,會在鳳城呆上點時間。」


  老婦人這才虛弱一笑,心滿意足退了下去,步履極緩。


  等到老婦人離開之後,唐如磬輕聲問道:「你來鳳城還有其餘事情?」


  徐江南點了點頭,面不改色的說道:「而今朝廷已經知道我的存在,前段時間又在李渡城闖了禍,到景州來避避風頭,順便完成完成一人所託。」徐江南說的受人之託便是當年下山之時,李閑秋所提的要求,成了徐江南口裡或者心裡的最好借口。


  唐如磬唉聲嘆氣,自然明白他話語里的意思,終究還是對上了朝廷,不過如此一來,鳳城自是不便久留,「離開了鳳城,你是不是就要去涼州了?去燕城?」


  徐江南抬起頭,望著這位已經過了花甲之年的老人。


  唐如磬坦然面對,徐江南點了點頭。


  唐如磬追問說道:「從軍?」


  徐江南遲疑了一下,還是點頭承認,只不過臉上驚疑神色更甚。


  唐如磬驚讚說道:「別看我,這不是老夫想到的,而是你爹當年說的。若不是親眼所見,老夫也不相信世上有人能知後世二十年。」說完之後,看著徐江南將信將疑的樣子,笑著說道:「當年你爹與老夫說了身後十年事,他說在他死後,有一名名納蘭的黃門士子入閣,深諳治國之道,烹小鮮的功夫無人出其左右,可保西夏無憂過渡,坐穩皇權,第二便是江湖從此歸於平靜,直到衛家後人上京,此後便是刀光劍影,第三就是說你了,說二十年內若有人來,姓徐,則必為男,此去必燕城,吾葬身之地也,為卒可明事理,若為女,姓衛,則來於衛城,絕不讓唐某老無所依。」


  徐江南默然不語。


  唐如磬沒讓他難堪,又是說道:「老夫這些年畫地為牢,守在唐府足不出戶,前幾點可能不知正確與否,可中了第三點,估摸著前面所說也是八九不離十。」讚歎了之後唐如磬收斂神色又是說道:「不過你爹也有話讓老夫帶給你。」


  徐江南皺了皺眉頭,這樣的事與他來說太過匪夷所思,一個人能算計到身後二十年的一幕,實在可怕。


  唐如磬感慨說道:「北齊取晉趙宋三國之地,看似被西夏圍困,像是困獸之鬥,實則龍游淺灘,等一場浩大甘霖,西夏在納蘭手上經營二十載,雖有化龍之兆,要北取天下,一難在民心,二難在士子心,二十年的休養生息,贏了國力,可同樣二十年在江南煙雨的耳濡目染之下,朝堂之人定然安於樂命,只知為後人鋪路,為了名利錙銖必較,這群念棧不歸的所謂棟樑不退下,越地書生脊樑扳不正,西蜀俠氣又太盛,光憑涼州一州之軍,西夏難成大事。」


  說完之後,唐如磬轉而看向低頭深思的徐江南,雖然這聲太公,他等了二十年還沒聽到,卻對這個年輕人越看越喜,眉眼跟唐瑾兒像了七八分,而這低頭思索的神色卻跟徐暄猶如一個模子刻印出來的,眼瞧他要抬頭,回過神,又是溫吞說道:「你爹並不反對你去燕城,只不過在此之前,你爹說讓你先去洛陽北的北邙山,找一位守陵人。」


  徐江南疑惑問道:「這守陵人姓甚名誰?」


  唐如磬搖了搖頭說道:「這個你爹也沒說。」


  徐江南皺著眉頭,唐如磬釋然當中又是起了一點心思,當年與徐暄一夜長談,有些能說,而有些只能靜觀其變,卻不能說出口,雖說今日下來,他對那名權柄通天的年輕人已然不服不行,身死卻知身後二十年,但同樣他也好奇,好奇徐暄的眼光能毒辣到何處,第二便是天下評,他也耳聞過,徐暄位列第二,而第一則是那名二十年前冷漠入府的醉酒劍客,當年一份萬字言,他也聽聞過,當中多少精湛治國之論,他也能不客氣的說道,若是此文在世,能解朝廷萬道難題。


  而他則是一個老人,不服老也不行的老人,若是背書,經史子集三百部,倒背如流,可若說到其他,二十年不越山涉水參悟其中,如今自然力有不逮,也不做聲,任由這位年輕人自顧思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