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舉薦!
回到武陽的豫旦第一時間來到了太子府求見劉禪。
「一切都準備好了?」
此時劉禪正在整理一些相關的典籍,書桌上擺放著一摞摞的竹簡,這些從CD城搬來的古文劉禪正在憑藉後世的知識將他們一一歸類匯總,甚至查缺補漏,更正錯誤。
這可是個技術活,就算是換做當代的大儒估計也搞不定,而完美經歷過貫穿整個青春應試教育的劉禪表示,要是在高考完時穿越,他一定選擇當一個大文豪。
看著明明已經擁有如此地位卻依舊日日勤勉的劉禪,豫旦有些肅然起敬,真正讓他們這批人對其心悅臣服的,不僅僅是那深不可測的智慧,還有其比誰都尊貴比誰都有智慧,卻比誰都刻苦勤勉的態度。
「稟太子,印刷作坊已經備辦完成,竹紙的生產也已經趨於穩定,供應益州境內斷是不成問題。」
劉禪沒有回答,而是先將手頭上的幾段話寫完才抬起頭。
「嗯,既然如此。」劉禪伸出手,點在桌頭一本蓬鬆著,顯然每一頁都被翻折過的書冊上,豫旦立即上前將其接過。
「這是我謄抄下來的《禮記》。」
豫旦也沒有翻看便問道:「太子,我們……首先印刷這一本?」
劉禪點點頭,「《禮記》乃天下禮制,如今綱紀崩化,天下亂世,蓋是因為禮儀崩壞,人心若獸。先以《禮記》教天下人,方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劉禪這句話說完,豫旦頓時一怔,緊接著眼眸中綻放出一抹精光!
而劉禪也是在話說出口之後才意識到不妥,他這可是拿了前人的名句啊。
不過這個前人是對劉禪來說的前人,而不是這個時代的前人。這句話出自北宋關學學派創始人張載的《橫渠學案》,可謂是後世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這不是劉禪一不小心卻是當了個文抄公?
「咳咳。」劉禪趕忙岔開話題,畢竟對於文學方面他的確是不行,現在估計連唐詩三百首都忘得差不多了,要他說些名句還可以,真要當個文抄公,估計沒多久就江郎才盡,要是傳出去有人較真要與他一較高下那可真是無妄之災啊,「豫卿,有關於書籍印刷一事你就多費心了,至於如何藉此吸引天下有識之士投靠,待吾有了定論再知會於你。」
豫旦一邊回味著劉禪剛剛說出來的那句話,一邊點頭應道,按理說現在無事了他便應該退下,可是在即將轉過身的時候他一拍腦袋,卻是又轉了回來。
「哎呀,我怎麼差點將這事忘了。」他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算是警醒。
嗯?看到復又轉過身的豫旦,剛拿起筆的劉禪一愣,「豫卿還有何事?」
見到劉禪發問,豫旦卻是有些猶豫的一笑道:「稟太子,臣的確還有一事。」看劉禪點點頭,他便接著說道:「臣有一後輩近日入川來投靠臣,此子才華極盛,但因出身平民,年齡也不大,故一直得不到重視。臣……想將至引薦給少主!」
「哦?」劉禪一聽來了興趣,連筆都顧不得放下,畢竟他此刻可是最缺乏人手的時候啊,看他那便宜老爹,一上來就有關張兩位當時頂尖名將,然後人才越來越多,而安居於一隅的自己哪有能耐想他老爹一樣顛沛流離著到處搜刮人才啊。
不過,他這裡畢竟不是菜市場,還是要考究一番的。
「此子才華幾何?擅長何物?豫卿先與吾講之一講。」
看到劉禪沒有排斥的樣子,豫旦心中最後的一絲猶豫也放下了,畢竟他就是怕劉禪也和別人一樣以資歷論人。
至於自己那無血緣的侄兒……其才華這幾天可是連自己都心悅臣服啊。
「既然太子有言,那臣便將此子近日裡與臣論到的一番話說與您聽。」豫旦停頓了片刻,像是在思考組織辭彙,實則他早就將這番話背在了心裡,只等著在劉禪面前為他那侄兒搏個好印象。
「此子前些年因避亂去了潁川,因喜軍事,故遇到高山大川都要偵查一番,其觀淮陽壽春時,卻是有所思慮。」
他模仿著自己侄兒當時的語調錶情說道:「從前平定黃巾之亂,為此而屯兵開田。在許都積蓄了許多糧食,目的在於控制天下。而今三面已平定,但淮河以南還有戰事,每當大軍南征,僅用於運輸的兵力就佔去一半,耗資很大,勞役繁重。陳、蔡之間,土地肥沃,可以減省許昌周圍的稻田,引水東下。而今淮河以北屯兵二萬人,淮河以南屯兵三萬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輪休,常有四萬人,邊種田邊戍守。風調雨順時,收成常常是西部的三倍多。扣除兵民的費用,每年用五百萬斛作為軍資。六七年間,可以在淮河上游積蓄三千萬斛糧食。這些糧食夠十萬軍民吃上五年。憑著這些積蓄進攻東吳,可無往而不勝!」
此言一畢,屋內靜悄悄無一聲。
豫旦看向劉禪,只見後者閉目不語,不知在思索著什麼。
劉禪在思索著什麼?
他哪裡是思索,他簡直是狂喜啊!
這一番言論哪裡是一般人能看得出來的,劉禪聽完之後敢肯定,這番言論就是放在幾十年後也不會過時,因為……這些話,本就是幾十年後說與司馬懿聽的啊!
沒想到這傢伙竟然如此年紀便已經有此見解,當真不輸其大軍事家的名望。
要知道這人,可以說是整個三國時代的直接終結者!雖然史書一筆帶過,但那字裡行間的褒讚卻是顯而易見的!
儘管已經知道這人是誰,但是劉禪還是沒有將自己內心的驚喜表現出來,而只是臉上掛了一絲淡淡的微笑看著豫旦。
「不錯不錯,此子何名,明日你便將之帶至府中,吾倒要看看,是何等俊傑當因有此高論。」
聽到劉禪的話,豫旦當即大喜之下行了一個大禮。
「稟太子,臣之侄兒……」
「姓鄧名艾,表字士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