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二戰之我是內務軍> 第二百一十章未雨綢繆

第二百一十章未雨綢繆

  伏爾加河是被俄國人稱為母親河,伏爾加河發源於俄羅斯特維爾州奧斯塔什科夫區、瓦爾代丘陵東南的湖泊間,源頭海拔228米。自源頭向東北流至雷賓斯克轉向東南,至古比雪夫折向南,流至伏爾加格勒后,向東南注入裏海。河流全長3688千米,流域面積138萬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約為800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為2540億立方米。伏爾加河幹流總落差256米,平均坡降0.007。河流流速緩慢,河道彎曲,多沙洲和淺灘,兩岸多牛軛湖和廢河道。在伏爾加格勒以下,由於流經半荒漠和荒漠,水分被蒸發,沒有支流匯入,流量降低。伏爾加河河源處海拔僅有228米,而河口處低於海平面28米。從距河源不遠的爾熱夫算起,往下3000多千米的河段內,總落差僅有190米,因此河水流速緩慢,沙洲、淺灘、牛軛湖、廢河道廣為分佈,是一條典型的平原河流。三角洲面積1.9萬平方千米。


  伏爾加河在河口的三角洲,上分成80條汊河注入裏海。干、支流通航里程3,256千米;貨運量佔全國河運總量的半數以上。主要貨流以石油、木材、糧食、機械為大宗。結冰期11月末至次年4月。通航期7~9個月。


  回想起伏爾加河的資料,安德烈明白到了11月份,這伏爾加河就得沒法行船了,可歷史上,這場戰鬥一直打到了第二年啊蘇軍當初是用了什麼辦法呢?當時守軍絕對沒有斷絕支援的,安德烈開始搜腸刮肚的回憶自己了解的歷史資料,那部偉大的衛國戰爭提到過11月11日,保盧斯最後一次進攻斯大林格勒,德軍攻到了河邊的火炮工廠,並包圍了柳德尼科夫的部隊,第138師在一孤立無援的防禦陣地上堅守了1個半月,防禦前線已越過城市的街區。


  德軍繼續轟炸著用於輸送補給的渡口。不久,伏爾加河開始結冰,渡船無法向斯大林格勒運輸軍需物品了。蘇軍向斯大林格勒空投彈藥和乾麵包,由於降落傘短缺,飛機只能低空飛行,將物品直接拋向地面,食物包裹及彈藥箱被捆綁在飛機的機翼上,當領航員推拉控制器時,物資便落到地了。當然,伏特加是必須用降落傘傘降的。一個飛行員每晚要起降12次,但僅靠空投遠不能滿足士兵的物資需要,斯大林格勒守衛者的命運變得飄忽不定。


  可是空投是不夠的啊,誒破冰船啊,蘇聯是有破冰船的,可以讓水兵駕駛破冰船來突破啊,1864年,俄國將一艘小輪船「派洛特」號改裝成世界第一艘破冰船,為在冰凍期保持喀琅施塔得至奧蘭寧鮑姆航線的通航,而英國為俄國建造的「葉爾馬克」號破冰船,則是第一艘在北極航行的破冰船。最傳奇的莫過於克拉辛號了,1926年5月11日義大利的飛艇設計師諾比爾駕駛著自己設計的飛艇「挪威」號和挪威的著名探險家阿蒙森等順利地降落在北極點,並在那裡插上了挪威、美國和義大利的國旗。此後又經過72小時的長途飛行,於5月14日早晨在阿拉斯加的一個小村莊著陸。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從歐洲越過北冰洋而到達美洲的飛行,全長5460.3千米。諾比爾的這次飛行成功在義大利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隨後諾比爾打算繼續用飛艇來進行北極科學考察。1928年4月15日,諾比爾駕駛新設計的飛艇「義大利」號,陪伴著前輩「挪威」號從米蘭出發,並於5月23日將「義大利」號降落在北極點。但在回來的途中遇到了暴風雪,5月25日下午7點半撞毀在冰面上。諾比爾和8個夥伴逃了出來,另外7個人和飛艇一起被大風吹得無影無蹤。遇難的他們雖然發出了求救信號,但整個歐洲包括義大利卻沒有人聽到。5天之後一個蘇聯中學生用自製的無線電台接收到了這一信號,並通過莫斯科與遇難者取得了聯繫。消息一經傳出,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北極冰蓋上可憐的義大利人,共有6個國家立即派出救援隊伍,總計出動18艘船、22架飛機和1500人,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國際性的聯合救援行動,在極地嚴酷環境下人類展現了寶貴的合作精神,而在這一事件中「克拉辛」號的卓越表現,成為她一生傳奇中最為輝煌的在蘇聯政府得到這一消息后,立即組建了營救委員會,並且派出了多個批次的營救分隊,並責令「克拉辛」號和另外2艘破冰船以及1艘科考船組成了營救船隊。而「克拉辛」當時獨一無二的破冰能力,使其必然成為了這支船隊的旗艦。但鬱悶的是1928年的春天,「克拉辛」號正好在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的船廠里進行維修。蘇聯高層一聲令下,船廠工程人員只用了不到5天時間,就完成了對破冰船的維修和改裝以及出航的準備工作。當時的西方記者在報道中這樣寫到:「只有瘋子和布爾什維克黨人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工程量如此之巨的準備工作!」這艘船上配備了136名乘員,其中有7名記者,還有一個飛行員小組,其中還專門抽調了當時蘇聯飛行技術最好的著名極地飛行員——秋赫諾夫斯基。在「克拉辛」的后甲板上搭載了1架經過改裝的德國「容克斯」轟炸機。而「克拉辛」號並沒有裝備專用的飛機裝卸設備,完全依靠人力將飛機通過木板滑到冰面上。但即便如此,蘇聯仍然是第一次使用航空器材來完成極地搜救工作的,這是6國搜救團隊中最有效的搜救手段。最終克拉辛號不辱使命順利完成了救援任務。


  還有在衛國戰爭中「克拉辛」號被用來保證蘇聯北方各主要港口重要物資的運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到蘇聯最東部的楚克奇州的夏季運輸。1942年冬季到1943年她被派往白海來保障航道暢通。在整個衛國戰爭中,「克拉辛」號的船員英勇無畏,他們中先後有300多人獲得了蘇聯各種國家獎章。


  蘇聯的破冰船當初北極都能闖伏爾加河的河冰又算什麼呢!


  蘇聯現在就有不少的破冰船但是現在都是在北邊,斯大林格勒是在南邊所以伏爾加河艦隊沒有破冰船,但是可以調過來啊,於是安德烈想到聯繫了方面軍司令部赫魯曉夫接了電話問道:「安德烈,你有什麼事啊?」安德烈立即說道:「軍事委員同志,下個月就是冰期了,可是戰鬥恐怕還得繼續啊,上級能不能從北極調幾條破冰船來為接下來的戰鬥提供補給通道啊?」


  赫魯曉夫一聽,破冰船是啊,內河艦隊沒有但是,北極那邊還有遠東都是有破冰船的啊,調中小型的破冰船不就可以繼續水路運輸了嗎?


  於是赫魯曉夫說道:「嗯,安德烈,你的這個想法非常好,但是我需要向中央彙報一下。」


  掛了電話,安德烈現在覺得自己輕鬆了一下,這冬季要是後勤出了問題,那就難過了啊,希望自己的建議是可行有用的。


  而這邊安德烈看到勃列日涅夫走了過來立即問道:「伊里奇,你是我們的大管家啊,現在全師的各種物資儲備情況怎麼樣啊?」勃列日涅夫說道:「現在集團軍提供的物資主要是彈藥為主了,食物已經減少了,但是我們前期一直在儲備,如果按現在的配給標準的話食物還是可以夠半個月,彈藥的話,我們有一半的武器是繳獲德國人的還可以在戰鬥中靠繳獲來補充一部分,至於我軍制式的還得想辦法了,我們一方面組織了人在戰場上收集,另一方面就是靠上級補充了。」


  聽到勃列日涅夫這話,安德烈明白現在自己部隊的物資在最低限度上還是夠用的,但是這戰場上後勤可以說是一個寧可浪費,不可不足的部門啊,想想當初自己前世的祖國為了當年為了備戰,目標是人手一槍,打到蘇聯家裡去,可足了勁生產了三千多萬條,結果後世的後勤人員一看見這些用黃油封存的老槍就頭疼,這尼瑪要是不打世界大戰,得存到哪年才能用掉啊!


  還有備戰時期可是照著全民皆兵,全國人民個個人手四個手榴彈來生產的,正規軍的儲備是按照每個解放軍40個備彈量來生產的!生產的這叫一個猛,導致很多秘密的軍事倉庫里堆滿了這些老式彈藥。十幾億枚老式手榴彈要用到驢年馬月去啊。


  搞得中國軍隊居然在21世紀依然大量在訓練中使用木柄手榴彈,這誠然是浪費了但是當初誰又敢保證戰爭不會來呢,這安德烈可是知道,二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也是敞開了生產了超級多的武器彈藥搞得德國日本投降前都沒有停,最後還是靠幾次戰爭,什麼朝鮮戰爭啊,還有軍事援助啊全扔了出去,不然這要不打仗倉庫都得爆炸了吧!(美蘇二戰的剩餘物資基本上都給咱們消費了,從解放戰爭到朝鮮戰爭這也真是悲劇啊)

  這就是戰爭不怕浪費就怕沒有啊,所以安德烈還是語重心長的對勃列日涅夫說道:「伊里奇,接下來希望你多辛苦一下還是想辦法多弄一些物資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