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先弄一個身份
隨著汪寒的到來,這個艱難艱辛狀態下的聯絡站的鄭剛和趙靜兩人,也吃到了最近幾年以來最豐富最豐盛的美食佳肴。
在晚餐後,趙靜收拾桌子,鄭剛和汪寒兩人在院中交談。
鄭剛說道;“雖然以前就收到組織上的通知,聯絡站要加入一名新成員。所以我們提前準備了一些相關資料。
這些資料主要是以前的出生,經曆和背景。
但是由於你今天突然前來,最主要能夠證明你身份的戶籍證明證件就沒來得及做出來。“
身份證,對現在的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民國時期,那個年代還沒有普及並全麵實施。
民國十一年,也就是1922年,北平市開始發放身份證,主要針對貧民和外來人員。
民國時期的身份證與今天的身份證不同,雖然當時已有攝影,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經濟能力照個人的身份證照片。
自然也就沒有“身份證標準照”,更沒有什麽拍攝證件照片的定點照相館了。
在沒有照片的情況下,用不同的指紋記錄來標識每個人終身不會磨滅的信息。
這樣,我們就看到了有趣的一幕:左右手五指分別從大指開始順列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用鬥和簸箕來標識。
想想看,隻要伸出雙手,數數您的簸箕和鬥,就什麽都清楚了,不怕您耍賴。
不過,細究一下,還是有漏洞的,茫茫人海中,鬥和簸箕對應相同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手指簸箕和鬥怎麽區分指紋的紋路,基本上就分兩種;渦紋與流紋。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我們熟悉的鬥和簸箕。)
於是當時的省份證上,就出現了指紋輔證,“簸箕”用“Δ”,“鬥”用“Ο”。
中國古代最早的身份證明是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國變法,發明了照身帖。
照身帖由官府發放,是一塊打磨光滑細密的竹板,上麵刻有持有人的頭像和籍貫信息。
國人必須持有,如若沒有就被認為是黑戶,或者間諜之類的。
身份證並非民國及當代才有,古已有之。
但它的起源卻是官員的識別符號。
我國最早的“身份證”是隋唐時期朝廷發給官員們的“魚符”,它是用木頭或者金屬精製而成的。
其形狀像魚,分左右兩片,上鑿小孔,以便係佩。“魚符”上麵刻有官員的姓名、任職衙門及官居品級等。
當時,凡親王和三品以上官員所用的“魚符”,均以黃金鑄製,顯示其品位身份之高。
五品以上官員的“魚符”為銀質,六品以下官員的“魚符”則為銅質。
五品以上的官員,還備有存放“魚符”的專用袋子,稱為“魚袋”。
“魚符”的主要用途是證明官員的身份,便於應召出入宮門驗證時所用。史載:“附身魚符者,以明貴賤,應召命。”
到武則天時,“魚符”一度改為形狀像龜的“龜符”,用途與“魚符”相同。
宋代時,“魚符”被廢除,但仍佩“魚袋”。
至明代,改用“牙牌”,這是用象牙、獸骨、木材、金屬等製成的板片,上麵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職務、履曆以及所在的衙門,它與現代意義上的卡片式身份證已經非常接近了。
據明人《菽圓雜紀》載:牙牌不但官員們懸之,“凡在內府出入者,無論貴賤都懸牌,以避嫌疑。”
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證的用途已經不局限於官員們,而開始向中下階層發展了。
清代各階層的身份以帽子上的頂子(帽珠)來證明,其帽珠用寶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屬等製成。
如果是一個秀才,可佩銅頂,若為一品大員,則佩大紅寶石頂子。
一般百姓帽上無頂,隻能用綢緞打成一個帽結。
一些富商、地主為求得高身份,常用數目可觀的白銀捐一個頂子,由此而出現了“紅頂商人”、“紅頂鄉紳”一類的怪事。
這段時期,民國實行保甲製。保甲製度在村基本形式為10戶為甲,10甲為保,實際操作城市與鄉村、各地區可略有彈性。
在城市則以每一門牌為一戶,如同一門牌內有兩家以上仍以一戶計,編為第幾保第幾甲第幾戶,設戶長。戶長由此門牌內各家互推一人充任。
這個時候,也開始有了所謂的身份證明。
實際上就是一張當地警察機構頒發的紙質證明。
上麵著有保甲番號、住址、教育程度、國民義務勞動、特征、分析符號、公民資格、家屬、注意事項等信息。
除了詳盡的身份和家庭成員相關信息,上麵還設置“指紋符號”登記欄。
要求按照“無照片及未實施指紋區域暫填箕鬥”的方式,對個人右手、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紋用符號一一記錄。
以達到防止他人冒用或防偽的目的。
而現在雖然汪寒的基本信息雖然已經安排布置下去,當時紙質的書麵證明卻還沒來得及做出來。因為上麵要有指紋符號這一關鍵點。
這個是無法仿造的。所以現在汪寒的當務之急是製作一份有自己指紋記錄的紙質書麵身份證明。
當鄭剛將這個問題提出來時,汪寒深以為然。當即點頭答道;“嗯,這個必須要有。以後要在上海長期工作,必須要有一個過硬的經得起核查的身份。
這個我想辦法去弄。“
為什麽汪寒這麽有底氣呢?
因為汪寒在離開稅警總團時,安排了四個學員早已潛伏下來,也就是隻有他和當時的總團王賡兩人知道的“天啟”計劃。
現在這四人如今都已在上海站穩了腳跟。汪寒決定利用這層關係。先幫自己重做一個身份。
兩人一番交談後,對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進行了溝通。
首先是弄一個身份,然後汪寒再找一份工作,以便長期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