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們沒有孩子
郭家雖然是商賈之家,可是手下把持著江南的鹽,藥,茶,莊宣曾多次嚐試著想從郭家手底下分一杯羹,但是都沒有法子。隻能另辟蹊徑,做印染,茶莊,珠寶這類的生意。
所以說郭家是江南第一首富一點也不誇張。就單單鹽這一行壟斷,就能讓他們富的流油,掐住整個江南的經濟命脈。整個水馬巷這一片都是郭家的宅子,嫡支,旁支,盤根錯節。眼下這分了東中西三路的大宅子修建的富麗堂皇美輪美奐,不管是栽種的樹木花草,還是假山池水亦或盈柱花窗都精致講究。
昭昭跟在崔氏後麵,跟著一群暫且叫不上名字不知道關係的郭府內眷沿著中路朝著慎德堂走,身旁不時有目光掃過來,還有低低的交談聲,無非就是好奇郭臨安這個三爺,在小輩眼中這就是個死了十多年的傳說,突然冒出來,真的有些好奇。
那些打量的目光不止是好奇的,還有輕蔑的,嗤之以鼻甚至完全不掩飾的。崔氏就如同什麽也沒有聽見一般,目不斜視的朝前走,旁邊陪同的婦人跟她低聲說著府裏的概況,她微微頷首,麵上帶著得體的笑。
等到了慎德堂就是認親,崔氏跟著郭臨安將屋裏的人都認了一遍,能讓他們行禮的也就隻有郭家如今的當家人郭琰和郭崇和他們的夫人周氏,姚氏。
剩下的便是兩房的小輩,紛紛上來給郭臨安和崔氏見禮,各自混個臉熟。甭管心裏好奇或者輕視,麵上總算是沒有出什麽差錯。
然後郭老爺子留了郭臨安說話,崔氏就帶著李謹鈺一起退了出去,郭琰的夫人周氏和郭崇的夫人姚氏親自帶著她去了閬寰院。
士農工商,商賈排在最後,可見天下人對商人的輕視怠慢,然而商賈做到諸如郭家這樣,那些士族官僚就算心裏再怎麽不屑,麵上卻還得捧著舔著。這世上最重要的無非就是權和錢,細說起來錢似乎比權更重要一些。上至九五至尊,下至販夫走卒,哪個人都不能離了錢。
所以郭琰就娶了江寧前知州周平章之女為妻,郭崇也娶了江寧士族姚氏女。這姚氏算起來和崔氏還有姻親關係。
周氏如今也年近五十了,有些發福,看起來很是圓潤,作為當家夫人,自然有淩厲的一麵,也有長袖善舞的一麵,一路上都帶著笑,尋著話題不至於怠慢崔氏。
“說起來阿珩這孩子也算是我和二郎看著長大的,從小就聰慧好學,極有見地,公爹對他寄予厚望,費勁了心思栽培,還傾盡郭家盡半的家產去淮安求取,可惜——”說道這裏笑了笑:“你看看我,長了一副不討喜的嘴臉,你們回來是好事,這些不愉快的事情不提也罷。”
一旁的姚氏道:“二嫂說的極是,阿珩和雨棠能回來就是菩薩保佑,是郭家這些年鋪橋修路做善事積攢來的福報,是好事,以前那些就不必再提了。”說完看著崔氏輕笑:“不知道雨棠和阿珩這些年都在哪裏,既然還活著,怎麽不早些回來,公爹和二哥三郎他們一直都念著你們。”
崔氏笑了笑道:“珩郎性子倔強,不喜歡經商也不想入仕,否則當年也不會帶著我一起離開江寧,九死一生活下來,更希望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心裏惦念著祖父,卻又覺得愧對他老人家的栽培和期望,所以遲遲邁不開這一步。此番是帶著學生遊曆至此,想著祖父年事已高,怎麽著也該回來看看的,所以就回來了。”
當初在郭家,因為崔氏不仁,害的她險些和郭臨安分離,也因此讓郭家人頗有微詞,她便隻能謹小慎微處處低頭。不是她瞧不起商賈,郭家這些人吃香真的是難看,新婚不到一月便往院子裏送人,明裏暗裏的構陷,若不是郭臨安懂一些醫術,他們夫妻二人這會兒骨頭都化了。
後來外出遇險,他們不是沒有送信回來,然而信送出去如同石沉大海,沒有得到半點回應。本來就懷疑買凶的是郭家人,如此就更加篤定了,所以怎麽可能回來。
這看似花團錦簇的富貴地,於他們夫妻二人來說就是狼潭虎穴,是此生都不願再提及再踏入的地方。
姚氏一雙鳳目輕挑,微微轉臉看了李謹鈺一眼:“這小郎君生的真好,在門口的時候我還當是你和阿珩的孩子,沒有想到竟然是你們的學生。不知道小郎君是何方人士,竟然入了阿珩的眼,親自帶在身邊教導。既然帶著學生遊曆,怎不見帶著你們的孩子一起,難得回來一趟,也該讓公爹這個曾祖父見見,讓我們這些做叔叔嬸嬸的盡盡心意。”
崔氏麵色不變,臉上一直帶著得體的淺笑:“謝過二嬸和三嬸了,我和珩郎沒有孩子。”
周氏一臉驚愕:“阿珩三十好幾的人了,怎麽會沒有孩子呢?”再看崔氏的眼神就透著審視嫌棄並著一絲絲幸災樂禍。
這把年紀了沒有孩子,不會生還占著男人不撒手,郭珩當真是可憐的很呢!
崔氏似沒有察覺到二人異樣眼光一般,笑了笑道:“珩郎說兒女都是債,他不想欠這份債,就想陪著我一起,踏遍大蜀河山。”
說完,看了看前麵的如意門道:“閬寰院到了,麻煩兩位嬸嬸了。”
周氏揚眉道:“自家人不需要這麽客氣,就送你到這裏了,這一路舟車勞頓,你怕是也乏了,先去歇了,回頭便讓管事撥了伺候的人過來。若是差了什麽,隻管差人過來尋我。”
崔氏福身再一次道謝這才送走了兩人。
郭家府邸分東中西三路,這閬寰院和慎德堂就在中路,是郭家長房住的地方,更是郭家掌權人的象征。當年郭家大郎郭弦先天不足,身體羸弱,那時候郭老爺子年紀還不大,執掌著整個郭家的生意。不乏錢財,四處求名醫為他整治,可是人還是早早的沒了。還好留下個郭臨安,郭老爺子帶在身邊親自教導,寄予厚望,誰曾想後來,寄予厚望的孩子終究沒有長成他想要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