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往昔之語
孔攸的出現又消失,猶如不起眼的漣漪,很快就被周鈞拋到了腦後。
北裏三曲的俘隸名錄,周鈞終於修好,並交給了程主事。
最近幾日裏,周鈞空暇了下來,每日隻是來都官司點卯應名,接著便是無所事事的看看書、寫寫字。
日子在一天天的過去,轉眼間,時間來到了七月初六。
聽見放廨的鍾聲,周鈞拿起行囊,與周遭的同僚打過招呼,便出門向外走去。
一路行在街上,周鈞看著皇城內外的景色,心中想道,自來這大唐,再到今日,算算已經快三個月了。
原本不過是一奴牙家中的紈絝子,如今卻也身穿吏袍,入了尚書省當差。
人生之事,當真難料。
走出安上門,周鈞來到坊街上,看見沿街的商鋪裏,賣的盡是些七彩針線和魁星祭告,想起明日就是七月七日,也是俗稱的七夕節。
七夕又恰逢休旬,若娥和解琴打算在明日的上午,在平康坊的南場裏,搭建戲台,正式上演西廂記。
西廂記的戲本,排練已有數次,幾無差錯。
服裝、道具和樂工,在尹玉和虞珺娘的幫助下,也已經全部到位。
由於西廂記話本的造勢,長安城內的民眾們,對於即將上演的這場戲,早已是翹首以盼。
周鈞一邊想著一邊取了乘馬,一路奔波,趕回了灞川別苑。
入了苑門,周鈞先去了中苑尋龐公。
沒料到,在院中曬書的老邁部曲,告訴周鈞,龐公帶著玉萍大清早就離開了別苑,去了長安皇城。
周鈞無奈,隻得又回了自己的小院。
剛一進院口,就看見畫月和柔杏二女,坐在院中的月牙凳上,正拿著針線在那裏引著。
抬頭瞧見周鈞,柔杏先是一愣,接著臉色通紅的站起身,向前者行了萬福,便匆忙離開了小院。
周鈞走到畫月身邊,看見她手中的針線,笑著問道:“開始學女紅了?”
畫月舉起手中的一根針,對周鈞沒好氣的說道:“你瞧瞧這針,哪有用這個來縫衣裳的?”
周鈞仔細一看,隻見那針不似尋常繡針,針身上卻有九孔之多。
畫月又說道:“柔杏告訴我,大唐女子過這七夕,要在月亮出雲之時,用七彩線穿過這連孔針,接著再快速許下一願,連許三年,願望便可成真。”
周鈞失笑道:“許個願,卻這麽麻煩。”
畫月:“七夕許願,這已經是最簡單的法子了。”
“柔杏還告訴我另一個許願的法子,七夕當晚,用木盒裝著瓜果,再朝裏麵放入一隻喜子(蜘蛛),第二天起來,倘若蛛絲成網,便意味著成巧,願望自然能實現。”
周鈞聽了搖頭:“這法子,更加古怪。”
畫月拋下針線,無奈說道:“所以我說了,大唐人就是麻煩。”
周鈞對畫月說道:“今晚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我便帶你入城。”
畫月問道:“入城做什麽?”
周鈞微笑說道:“你先別問,權當是驚喜吧。”
畫月一臉疑惑,最終也沒追問,心中卻是開始期待起來。
周鈞找來院中的一張折椅,慢慢躺了下去,看著天邊火燒雲一般的晚霞,長歎了一口氣。
畫月搬著凳子,坐到周鈞的身邊,看著他說道:“你看上去要比上次更累一些了。”
周鈞:“有嗎?我最近幾日倒是清閑的。”
畫月搖頭道:“倒不像是身體上的勞累,卻是那種……心累。”
周鈞聞言,身體一僵。
畫月:“我的父親曾經說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台天平。”
“金錢、權力、親情、信仰、良知、責任、未來……這些砝碼,會不斷的出現在天平的兩端。”
“人的一生,最痛苦、最疲累的事情,就是想盡一切辦法,來維持天平兩端的平衡。”
周鈞轉過頭,看了一眼畫月,點頭說道:“你的父親,聽起來,是一位智者。”
畫月微笑說道:“他的確是,那麽你的父親呢,他難道就沒有說過類似的話語嗎?”
周鈞的眼神,一瞬間失去了焦距:“我的父親……”
當晚,躺在廂房床上的周鈞,在睡夢中,回想起了前世的一段往事。
那是一個蟬聲不止的夏日,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周鈞(許嘯),坐在家中,陪著父親說著話。
看了眼桌對麵身形瘦削、戴著黑框眼鏡的父親,周鈞低下頭,開口說道:“爸,我不想繼續念書了。”
沒有責罵,沒有質問,周鈞的父親隻是在等待著答案。
周鈞又看了眼父親,壯著膽子說道:“我有一個同學,高中畢業之後,想去南方打工。”
“我問了條件和工資,聽起來挺好的。”
父親沉默了片刻,說道:“我們之前談過的,報考警校,你分數夠嗎?”
周鈞:“上部屬警校需要一本線,我恐怕夠不上。省屬警校分數低一些,說不定還有些希望。”
父親輕聲說道:“如果你想問我的意見,我還是建議你去報考警校。”
周鈞急道:“爸,隻要去打工,我就可以存錢支付你的手術費……”
父親擺手說道:“我那個病,晚幾年再動手術,也不礙事。”
見周鈞麵有不甘,父親推了推眼鏡,又說道:“我知道你喜歡曆史,不喜歡當警察。但是職業和愛好之間,是沒有任何衝突的。”
周鈞:“就像你說的那樣,職業和愛好之間沒有衝突。那我現在也可以出去打工,等到有錢之後,再去大學讀一個曆史成教專業。”
父親搖搖頭,思考了好一會兒,問起了另一個問題:“你可知道,為何我讓你從小就去看那些曆史書籍?”
周鈞看了眼父親,說道:“因為你是曆史老師?因為家裏的曆史書籍堆積如山,最好打發時間?”
父親笑著摸了摸額頭,開口說道:“不是這樣,你聽我說……人呢,一輩子很短很短。”
“在人活著的時候,大多想的都是如何開心,如何娛樂,很少有人能夠沉下心來,去想一想死之前該做些什麽。”
“我讓你從小就去背那些曆史書籍,或許在你看來,不過都是一些無聊之事。”
“但是,那些書籍中所記載的事情,與其稱作為曆史,不如把它們叫做『活錄』。”
周鈞不解:“活錄?”
父親:“在史冊上,帝王公卿,販夫走卒,每一句記錄他們言行的話語,都代表著一個人曾經活著的痕跡。”
“你可以從這些痕跡中,看出不同人生的軌跡,不同價值的態度,不同命運的抉擇。”
“而這些活錄,都是讓你這一生,不再虛度光陰,不再迷惘塵世的亮光。”
“無論任何時候,看清未來前進的方向,不要被眼前那些瑣事所左右,這才是你活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