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覆雲亂煜> 第一百二十一章 諸侯劍

第一百二十一章 諸侯劍

  蕭煜用了點小把戲,讓修為全無的林銀屏沉沉睡去,他獨自一人走出房門,來到外面的院子。


  一直守在門外的張百歲瞪大了眼睛,「王……王爺?」


  蕭煜平靜道:「去傳曲蒼過來。」


  張百歲暈乎乎地應了一聲,向外疾步走去,在快要出院門的時候,又猛地回過頭來,「王爺,真的是您!?」


  蕭煜無奈笑道:「是我,快去。」


  張百歲重重地嗯了一聲,一溜煙去了。


  蕭煜在原地默立了一會兒,然後大步走出溫體齋,徑直向前府走去。


  等蕭煜來到前府時,曲蒼倉皇而至,見到蕭煜便跪倒在地,叩首道:「曲蒼拜見王爺,王爺無恙,實乃天佑吾王。」


  蕭煜抬了抬手道:「起來吧,去把蕭瑾和蕭玥放出來,讓蕭瑾來前府見我。」


  「諾。」曲蒼起身低頭道。


  前府有三大殿,其中第二殿已經修繕完畢,蕭煜推開第二殿的大門,走進殿內,低頭看了眼光可照人的地面,然後抬頭望向最上方的雕龍寶座。


  龍椅安置在地平上,地平高有一丈,以九層玉石台階與大殿地面相連。


  蕭煜拾級而上,走到寶座之前,沒有急著坐下,而是立在椅前。


  過了沒多久,曲蒼和蕭瑾一起來到殿中。林銀屏只是將蕭瑾禁足,蕭瑾除了不能離開玉園,其他方面並沒什麼受到太大限制,所以現在他的臉色還算不錯,只是眉宇間有一絲陰鬱之色。見到蕭煜后,蕭瑾上前施了一禮,正色道:「兄長無恙,實乃我西北之幸。」


  蕭煜笑了笑,道:「這段時日倒是委屈了你。」


  蕭瑾低下頭去,恰好掩蓋住眼底的那抹陰霾,「事急從權,不敢稱委屈。」


  蕭煜點點頭,轉而對曲蒼道:「去請大都督過來議事,大都督府中的都督同知和都督僉事也一併過來幾個。」


  曲蒼低頭應諾,然後保持著這個姿勢小步倒退出殿外。


  殿內只剩下兄弟兩人,各自沉默不語。


  蕭煜猶豫了一會兒,打破沉默:「此事……說到底還是在於我,青塵出手洶洶,我未曾防備,中了暗算,以至於自己陷入離魂之症。我這一倒,最受難為的還是你嫂子,當時中都內外動蕩不安,她一個婦道人家不能服眾,只能以雷霆手段強行收權。」


  蕭瑾仍是低著頭,沒有說話。


  蕭煜頓了頓,繼續說道:「這些話,即便我不說,你也會明白,我只是希望你不要怨憤於銀屏。」


  蕭瑾終於抬起頭來,平靜道:「若是我身處嫂子的位置,也當是如此行事,故而並無怨憤可言。」


  蕭煜深深看了他一眼,點頭道:「如此甚好。」


  蕭瑾平靜地與蕭煜對視,臉上無喜無悲。


  蕭煜忽然嘆息一聲,道:「從即日起,你接替藍玉為王相府左相。」


  蕭瑾躬身受命。


  兄弟二人又是陷入沉默之中,直到曲蒼和徐林帶著眾同知僉事來到殿內。


  身著甲胄的徐林單膝跪地,抱拳道:「徐林見過王爺,請王爺金安。」


  在徐林身後的眾人也紛紛跪地行禮,「恭請王爺金安。」


  蕭煜微笑道:「大都督不必多禮,請起。」


  「謝王爺。」徐林起身,身上玄甲甲葉嘩啦作響。


  蕭煜仔細打量了下徐林,與前幾年相比,雖然仍舊是腰桿筆直,但面上多了幾分滄桑之色,坐鎮西北的大都督也終於是老了。


  蕭煜又對徐林身後的眾人一抬手,「起吧。」


  「謝王爺。」幾名都督同知和都督僉事起身,立於徐林身後。


  蕭煜扶著九龍環繞的寶座,道:「大都督,你來說說如今事態如何。」


  徐林上前一步,拱手道:「諾。」


  接著,徐林揮了揮手,有兩名甲士扛著一副長捲走進殿內,然後在地面上鋪開。


  站在龍椅前的蕭煜眯起眼,身體微微前傾,仔細凝視著這張詳盡至極的彩繪地圖。


  這是一張西北形勢大圖!

  徐林走在地圖上,指了指腳下的位置,「王爺,這裡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中都。」


  徐林又一指中都城不遠處的地方,「這兒是丹霞寨,曾經是中都在西河原的門戶,現在是牧人起的中軍行轅。」


  徐林邁了一步,踏在西涼州上,「魏禁駐軍於此地。」


  徐林接著連走三步,兩腳分別踏著兩個地方,「左邊是陝中,査莽大軍所在。右邊是漢中,閩行和林寒大軍所在。」


  「如今牧人起八萬大軍陳兵城下,林寒和閩行之援軍受阻於査莽,藍玉精銳深陷湖州,中都可用之兵只剩下魏禁的騎軍和大都督府直屬的守城兵力,守城尚可,若說與牧人起在城外野戰,沒有半分勝算。」


  蕭煜神情不變,仍是盯著地圖,過了許久才抬起頭來,輕聲問道:「大都督可有良策以解中都之圍?」


  徐林平靜道:「若是有,中都就不會是今日這般地步了。」


  站在地平上的蕭煜一步一步走下玉石鑄就九級的台階,走到地圖上,剛好站在中都的位置上。


  蕭煜看了眼腳下,笑道:「危急存亡之秋,說的就是現在了。亞聖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今咱們佔有地利,卻失了人和。一國之憑仗,不在天險,在人心。人心又並非只是民心,說到底,還是世族、豪閥、士族。本王與王妃當年誓師討伐紅娘子,以順討逆,眾台吉紛紛從之,無往不利,這是人和。這次咱們南征蜀地湖州,眾多世家來投,故三月而下,縱使劍閣、兩襄等險要之地也莫能阻之,這便是人和勝於地利。」


  「先前五分大鄭,如今秦政已滅,其餘三家皆欲亡我西北,人和去矣。故勢不成,則以術補之。」


  蕭煜看向蕭瑾,繼續道:「用兵一事,若論正,我不如大都督,若論奇,我不如魏禁。當年外祖傳我三劍之法,言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我當時沉溺於修行之道,故以為三劍只是修行法門,日後成為一方之主,方知除了庶人劍外,其餘兩劍其實也是治國和用人之道。天子劍先不去說,何為諸侯劍?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鐔,以豪傑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


  「本王執掌諸侯劍,知勇士有魏禁,清廉士有藍玉,賢良士有徐林,忠聖士有林寒,如今只缺一豪傑士,懷瑜,你可願做一回豪傑,助為兄破中都之圍?」


  一直沉默不語的蕭瑾沉默片刻,開口問道:「兄長何以為蕭瑾堪當如此重任?」


  蕭煜笑了笑,道:「生而知之,能憑藉三寸之舌,合縱劍宗、魔教、儒門三家逼宮道宗,難道這還不夠?」


  蕭瑾搖搖頭,語氣平淡道:「我只是說動了張載和上官仙塵,至於魔教那邊,我並不清楚。說起來,西北有今日之禍,我難辭其咎,兄長還敢重用蕭瑾,就不怕我將你的西北基業盡數葬送?」


  蕭煜笑了笑:「天下人都說我蕭某人刻薄寡恩,甚至還多疑善妒,若按常理來說,我是該將你這個罪魁禍首殺掉,以泄私憤,可今日我就想讓天下人看看,我蕭煜到底有沒有容人之量。」


  徐林和曲蒼驟然色變。


  蕭煜是要將西北之興衰,全部繫於蕭瑾一人之手?!國之大事,又豈能如此兒戲待之!?


  蕭瑾默然不語。


  蕭煜平靜道:「你若是答應了,便去找秋葉真人,他會帶你出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