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二零一二
浩瀚公司已經已經在招募宇航員了。
這麼說浩瀚公司的載人入太空計劃並不是在開玩笑了。
其實三年前當蘇翰聲稱五年內要載人上太空的時候。
聽到的人都覺得有些太過荒誕。
現在全球完成過載人入太空的。
只有熊國、米聯邦和華夏國三個國家。
哪怕是強如歐系聯盟也沒有完成過載人入太空。
最多也就是坐蹭車而已。
一家私人公司也想去完成三大國才能完成的東西。
在正常人看來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別說載人上太空了。
就算蘇翰說的可以回收的火箭在正常人看來也是異想天開。
誰知道只是短短三年時間。
浩瀚公司當真完成了可以回收的火箭,而且一二級全回收。
這下所有人都知道蘇翰是認真的了。
現在浩瀚公司又官宣全球招聘宇航員。
這已經證明了。
浩瀚公司真的打算在餘下的兩年多時間內完成載人入太空。
如果真的能完成。
那麼浩瀚公司將是全球首個完成載人入太空的私人公司。
這將是多麼偉大的壯舉。
當龍翰科技官宣將在全國招聘宇航員的時候。
全國瞬間就有數萬人報名。
因為能進入太空的機會可不是誰都有機會。
關鍵是成為航天員是多少人兒時的夢想。
但最後真正能成為航天員的又有幾個人。
就算是體制內有這種機會的人也是鳳毛麟角的。
但現在這種機會當真就出現在眼前了。
任誰都想去爭取一下。
哪怕不是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
能成為首個商業公司的太空員也會名留青史的。
只不過想要成為浩瀚公司的航天員競爭遠比想象的要激烈。
因為報名人數,已經從數萬人,變成了十幾萬,截止之前甚至可能變成幾十萬。
這麼多人當中只選兩個人。
競爭激烈程度絕對是難以想象的。
……
翰林院量子研究中心完成了十個量子比特的路線驗證機。
隨後進行了高斯玻色子採樣。
計算能力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一百倍左右。
該消息再次震動全球。
其實自從華夏國完成了量子糾纏依舊驗證實驗以後。
全世界都在推進量子技術的研發。
只不過大多數國家還沒有什麼頭緒。
翰林院居然已經完成了十量子比特的驗證機,更關鍵是還能進行特殊運算了。
言情
這已經證明翰林院的量子計算機已經具備了計算能力。
這當然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全球科學界不少人給翰林院點贊。
不過也有人認為量子計算機只是一個噱頭而已。
因為量子計算機只能解特定問題。
這就好像一個人只會數一。
不會數二。
更不會四則運算和解方程。
好像經典計算機那樣無所不能的事情從量子計算機的角度根本不可能完成。
在一些人看來量子計算機只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而已。
所以關於量子計算機的話題也是兩極分化。
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發明。
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世紀騙局。
……
十一月。
浩瀚公司的首個商業發射訂單最終敲定。
歐系聯盟的某國發射一顆小型通訊衛星。
不過衛星的重量只有一噸。
雖然衛星不大,但卻是浩瀚公司首個商業發射訂單。
不過只是這一個顆衛星肯定是不划算。
浩瀚公司還需要更多的衛星才行。
隨後浩瀚公司又陸續簽訂了多個訂單。
有某國的地球成像衛星。
還有某大學的小型觀察雷達衛星。
以及某國的紅外凝視感測器衛星等等……反正各種大大小小的衛星都找上門來。
畢竟現在的浩瀚公司是全球發射衛星最便宜的公司。
以前可能上百公斤的衛星可能面臨上百萬的發射費用。
現在浩瀚公司只要幾十萬就能做到。
這對那些徘回在發射還是不發射的公司和團體來說,誘惑力還是非常大的。
……
浩瀚公司的第二枚一級火箭同月也順利下線。
蘇翰計劃未來製造更大的火箭。
用來支持登月計劃。
……
十二月。
浩瀚公司首次商業火箭發射排期。
零零碎碎十幾顆大小衛星。
不過總噸位才五噸。
實在是有點浪費火箭的運力。
但這會的浩瀚公司正是打響名號的時候。
也就不挑食了。
……
月末。
火箭正式發射。
衛星陸續入軌一切都非常的順利。
一二級火箭成功回收。
這已經是騰龍火箭第三次成功回收了。
似乎全球都進入了火箭回收的大時代。
……
不少國家都默默重啟火箭回收計劃。
如果按照浩瀚公司這麼發展下去。
未來火箭發射真的可能變成白菜價了。
如果不提前布局。
未來他們的火箭將毫無競爭能力。
……
時間到了二零一二年。
……
由於智能手機的熱銷。
全球電腦銷量繼續低迷只有下滑到了兩億五千萬台。
……
系統銷售和單機遊戲銷售繼續下滑。
網路遊戲保持穩定。
瀚邦公司業務繼續增長。
幾大子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一萬三千五百九十億。
……
龍翰微電子和翰林院。
全球電腦市場萎靡。
處理器銷售持續下降。
不過好在龍翰微電子完成了十四納米工藝的升級市佔率有所提升。
全年處理器凈利潤三千八百五十億。
在全球的手機處理器市場里。
龍翰科技幾乎佔據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九的處理器授權,以及百分之九十九的手機處理器製造訂單。
龍翰科技現在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壟斷經營。
但各國卻都沒有來找龍瀚科技的麻煩。
誰都知道除非能找到替代龍翰科技的產能或者技術架構,否則誰都沒有辦法在手機處理器市場上來叫板龍翰科技。
其實米聯邦也知道這個問題。
但問題是現在處理的設計都是米聯邦的,生產和授權是龍翰科技的。
雙方的產能和技術已經緊緊的捆綁在了一起。
牽一髮而動全身。
所以米聯邦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龍翰微電子僅僅在手機微晶元領域的凈利潤就高達兩千億。
各種晶元代工費七百億。
全年盈利六千五百五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