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質疑
本想就再質疑鄒兌兩句,但話到嘴巴,李坤卻看到鄒兌嚴肅而認真地替他把著脈,頓時打算先等等看,暫時忍著不發作。
鄒兌說的所謂「有幾分把握的」話聲音不大,卻說得很清楚,眨眼的功夫就一傳十十傳百地擴散開去,頓時引來一片議論紛紛。
不了解李坤病情的吃瓜群眾到沒太大反應,多少了解的人卻對鄒兌的話嗤之以鼻了,李坤數年以來都難以解決的病情,在這年輕的小子口中去是已經有幾分「把握」了,這不是大話是什麼?
人群中的鬍子同更是不屑冷笑連連。李坤的病,他當初在診治的時候,可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的,最終卻是費了心思,丟了面子,也依然束手無策。此時,他更加不會相信年紀輕輕的鄒兌,僅僅是看了兩眼就有所謂的「把握」的。
沒有理會場外的議論紛紛,把脈的同時,配合百科引擎的搜索,鄒兌已經迅速有了答案,微微點了下頭,向李坤就道:「已經確定了,你得到的不是什麼絕症,甚至稱不上疾病。」
「什麼……」
鄒兌的結論讓李坤口瞪目呆,簡直懷疑耳朵聽錯了。
而隨即,場外卻是此起彼伏地響起了一陣議論:
「李坤沒病?搞笑!」
「我看這小子就是沒本事,故意信口開河而已!」
「還以為是什麼年紀輕輕的葯道天才,其實是小庸醫一個!」
……
聽到這一邊倒的不認可鄒兌的議論,邵鷹和鬍子同倒是很高興,這就是他們想要的效果。一時間,二人極有默契地將目光同時投向了場中的鄒兌,等待著鄒兌繼續出醜。
作為當事者,李坤被這病折磨了還幾年,此時即便不相信鄒兌的話,心頭也多了一絲期盼,立即改變了稱呼:「小……小兄弟,我沒病?你為什麼這樣說?」
鄒兌完全不在意場外一邊倒的不認可議論,淡然一笑,一打摺扇,沒有解釋,反而是問道:「你今年有三十歲了吧?」
李坤不明所以,卻還是點了點頭:「三十一了。」
鄒兌繼續道:「如果我沒猜錯,你還一直堅持著修鍊武道?」
李坤再次點頭:「我大小就修鍊武道,練著練著,就成了習慣,離不開了。加上家中條件不錯,不需要為衣食住行操心,所以就一直堅持了下來……」
鄒兌道:「我同樣是一名武修,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的修鍊方法卻是有問題的。」
「啊……」
李坤一怔,再次口瞪目呆。他修鍊武道一直都是按照家族的傳統方式的,家族的修鍊方式傳了幾百年了,就沒聽說歷史上哪位族人用這樣的方式有問題的。更何況他從小到大一直用這樣的方法修鍊,也一直沒感覺出什麼問題啊?
鄒兌不慌不忙,解釋道:「武道基礎理論認為,一名武修二十歲時若還不能突破『鍛體境』,武道就幾乎沒有潛力了,而不少要求嚴格的家族或者宗門,更是將這一年齡定在十六歲或者十四歲。這些在葯道之上,其實是有著相應的葯道理論支持的……」
鄒兌忽然講到了什麼武道基礎理論,眾人聽聞著,一時間都有些目目相覷,不知道鄒兌要賣什麼葯,卻也隱隱好奇,於是都是靜悄悄地聽鄒兌繼續說下去。
鄒兌頓了頓,不慌不忙地飲了一口茶,又繼續道:「人的身體,在二十歲前都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但越接近二十歲,生長發育就越緩慢。而超過二十歲,人的身體就固定成型,不會在發育了。『鍛體境』作為武道的基礎境界,目的是錘鍊肉體,強大氣血,為更高的武道境界做準備,故配合武修正在生長發育的年齡是更合適的,修鍊起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武道基礎理論才會將突破『鍛體境』的年齡標記為二十歲前……」
李坤愣愣聽著,卻更加疑惑了,忍不住問道:「你說的這些我都懂,可這和我的病有什麼關係?你為什麼說我這病甚至稱不上疾病呢?」
李坤一開口,那瘦猴男子頓時找到了借口,趁機跳了出來,大聲道:「就是!你鬼扯什麼武道理論,這和李大哥的病有什麼關係?有本事的話,你就拿出治癒的辦法來,不要再鬼扯拖時間了!」
瘦猴男子的話聽著有些道理,也對胃口,頓時引來不少附和聲,一些沒說話的人也是目光注視著鄒兌,顯然都等著看鄒兌要如何解釋。
鄒兌依然不慌不忙,不理那瘦猴男子,又問李坤道:「如果我猜得沒錯,你的飲食和年輕時沒有區別吧?」
李坤一驚,怎麼也想不明白鄒兌是怎麼看出來的,卻立即如實回答道:「我從三歲修鍊武道起,就每日三餐,每餐五斤獸肉,五斤葯膳,一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鄒兌道:「你患病的癥結就在於此,簡單說的話,就是你吃得太多了。」
鄒兌這話一出,頓時人群中「噗嗤」聲不絕,不少人忍不住笑出聲來。李坤也是麵皮微紅,卻是不服氣,因為他的身形一點沒走樣,沒有絲毫的肥胖,怎麼能說吃得太多呢?
「我三歲起就是這樣的飲食,為什麼到這幾年才出問題?何況武修氣血活躍,每日的修鍊,都得耗費大量的體力等,吃這麼多很正常。偏偏到我這裡就變得不正常了?」
李坤越說越感覺鄒兌在消遣他,臉色發黑得不好看,語氣中已經透出了幾分火大的意思,甚至捋起了袖子,露出了雙臂又黑又粗的黑毛,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動手的意思。
李坤和其他幾個病人不同,對於自己的病已經絕望,這一次來就是為了找三味葯堂的碴。先前因為鄒兌的舉動鎮住了他,讓他有了些期待,故才溫順了不少。但鄒兌如此不靠譜,完全是胡來的話,他可不介意繼續找茬的同時,加倍給鄒兌點顏色看看!
與此同時,場外的吃瓜群眾也在百草堂的「托」的鼓動下,鼓噪起來,場面隱隱形成了對三味葯堂的傾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