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棲特種兵> 第865章 匪窟天國特區

第865章 匪窟天國特區

  接著,平匪列車依次前往石人山、聖人垛、九裏山,去解決那裏的土匪。


  因為這些綹子在伏牛上入口已經和天軍打過一仗,他們中的許多人被天軍捉了去,還依然沒有歸回,所以再次相遇,他們已經沒有多少鬥誌。


  石人山,位於楠召、鬆縣、鹵山三縣的交界處,距楠召縣城三十公裏。


  老遠就看到山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形狀很象一個人頭。


  牛魔王介紹說,這個山峰就是因為它,才有了現在的這個名稱。


  麥軻也從多功能地圖上知道,石人山北麵及東麵陡峭,南麵、西麵坡度較緩,隻有小路可達峰頂。


  如果不是天軍架飛車直達峰頂,拿下這樣地形險要的山頭必定傷亡慘重。


  據說山中出產麝香、天麻等名貴藥材,麥軻想著他的掛名徒弟唐四藏,他正好需要這些藥材。


  原來這綹子的匪首是力大無窮的石駱駝,打起仗來,死拚力氣,全無敵手;應變能力卻連常人都不如,結果在天軍進入伏牛上的那一仗上,將他活捉。


  現在的替換匪首姓薑,人送外號薑光頭。


  他勉強頂住了天軍的進攻,堅持到麥軻等人的到來。


  這裏是牛魔王的地盤,他上去一照麵,這個綹子全體,二話沒說就歸降了。


  接著列車前往聖人垛,該山位於楠召縣城北十七公裏處。


  麵北觀此山,如兩人立於群山之中,故稱“聖人垛”。


  大聖人垛位於西部,小聖人垛位於東部,山脈走向為東西向,與大紅嶺、摩天嶺、跑馬嶺等山峰構成境內主幹山脈之一。


  這綹子的首領是聖人屠,按他自己的解釋,這個名字有兩個意思,一個他連聖人都殺,隻要他覺得該殺。


  另一個人他要做一個殺人的聖人;也就是他的殺人,都是聖人的作為;隻要符合這個標準,他殺的人越多,他的聖人等級也就越高。


  這座山峰的匪首是吳運的勢力,因此吳運再次出馬。


  這次吳運終於轉運了,成功地把他們收服。


  這是他的第一例,把匪徒轉化成天軍的屬下。


  結果很完滿,但是開頭也不是很順利。


  聖人屠起初並沒有同意投降,而是和吳運打賭,說是要和吳運打一場,他輸了就降,贏了就不降。


  在他的印象中,他贏吳運十拿十穩!他這樣提出要求,實際就是拒絕投降,隻不過稍微委婉一些。


  結果,他最得意的功夫鐵頭功、流雲袖,隻在吳運手下走了一招,就被吳運製服。


  驚駭萬分之下,他不得不降了。


  下一站是九裏山,古稱韓信山,世傳韓信曾屯兵於此而得名。


  又因主脈自西北向東南延伸約九裏,故稱九裏山。


  此山位於雲陽鎮南五公裏處,西與太子山相峙,構成險要的關隘口子河。


  這綹子土匪的頭領名叫九頭龍,拿手功夫是弓箭,從大到小,形狀各異,共有九把!

  他從伏牛山口逃脫,剛回到聖人垛,天軍就追而至,本來他還想做困獸猶鬥,無奈他的屬下已經喪膽。


  正在進退兩難之際,吳運等人到來。


  這裏也是吳運的影響範圍,自然由他出馬,拿下這個綹子。


  現在吳運已經經驗豐富,一番威脅利誘,軟硬兼施,九頭龍也就順水推舟,投降了天軍。


  下一站就是就近的官山,位於雲陽鎮北不到三公裏處,相傳古時候有許多王侯死後埋葬在那裏,故有此名。


  官山主脈為東西走向,山頂似馬鞍,主峰海接近四百米,雞河從西山腳流過,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有金馬仙鳳之譽,為古南召縣八景之一。


  因為山勢不高,無險可守,所以原來的天軍基本上就解決了問題,

  麥軻等人到那裏一看,戰鬥已經結束,他們沒有停留,繼續趕往下一站。


  前麵就是演藝山,位於南召縣城東北二十二公裏處。


  古稱燕尾山,因兩主峰突起似燕尾而得名。


  又傳東漢劉秀起義軍曾在此山屯兵演武,故名。


  雖然這裏的地形也沒有特別有利於防守之處,這裏的綹子卻頗為不凡,研究和排練出一個比較有效的防守體係。


  這兩個山頭互相呼應,天軍攻左邊,右邊匪徒給與支援;天軍攻右邊,左邊的匪徒也是如此;兩邊一起攻,他們又從半途出現,顯然地下也有通道。


  坑道戰?麥軻到這裏一看,不由樂了。


  看到隨著第一波天軍來的混合特種隊,已經在尋找那些地下坑道,麥軻立即命令自己帶來的混合隊前去支援!

  這裏的土匪很大程度上,依靠這些坑道,很到程度上取得了攻防的主動權,麥軻的目的,就是在這方麵,壓製敵人,甚至通過暗道,直接突襲到山頂。


  給他們來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裏的匪首是一個離家出走的張衡世家子弟,名叫張天幽,心高氣傲,雖然也屬於牛魔王的勢力範圍,但是並不是很買帳。


  今天就是,天軍一到,麥軻派遣了混合隊深挖洞以外,也讓牛魔王前去說項。


  張天幽很給麵子,把牛魔王迎了上去;但是一談到歸降天軍,他就斷然拒絕。


  然後,不管牛魔王如何軟硬兼施,張天幽愣是油鹽不進。


  唯一可取之處,就是盡管他拒絕的幹脆,對牛魔王還是客氣,以禮相待。


  也就在這個時候,天軍的反坑道作業已經大功告成,悄悄地進入了張天幽和牛魔王會見之處。


  張天幽感覺到從坑道中來了人,還以為是自己的坑道精英,一看之下,不是自己人,頓時一愣!

  正在鬱悶不已的牛魔王豈能放過這個機會?趁他楞神的一刹那,突然暴起,嗖的一聲,竄了過去,一下子就掐住了張天幽的脖子!


  眾土匪沒有了首領,加上天軍從坑道中大量湧出,實現了中心突破,隻得放下了武器,向天軍投降。


  另一個山峰的攻占程序和這邊的如出一轍,也被天軍拿下。


  麥軻特意到坑道裏麵查看一番,評價一下這個時代的山地坑道水平如何。


  一看之下,才知道和後世的坑道沒有辦法比較,基本上就是自然岩洞,然後由一些細微的梳理。


  看來最重要的不是在技術方麵,而是有這樣的一個意識,知道利用這些自然條件,無疑在謀略上勝人一籌。


  解決了這個頑固的綹子,列車繼續向東,直指下一個山頭,鹿鳴山。


  鹿鳴山,位於雲陽鎮城北二公裏處。相傳東漢劉秀為避王莽之兵,由烏鴉引路至此,聽有鹿鳴,故稱鹿鳴山。


  山後有一石板,名為劉秀床。


  鹿鳴山在和南楠陽盆地楠召縣的東部。


  相傳西漢末年王莽帶兵追趕劉秀時,劉秀逃之此山夜宿,五更聞鹿鳴而驚醒,得以避難。後來,劉秀做了光武皇帝,就下詔封此山為“鹿鳴山”。


  鹿鳴山,山巒峻秀,奇峰陡立。美麗的鴨河和雞河從東麵,西麵繞山而過,山水相連,綠樹成蔭,環境優美,風景宜人,素有“鹿鳴聳翠”之譽。


  麥軻等人駕駛列車,來到鹿鳴山麓。


  隻見山腳下有祖師殿三間;沿祖師殿西邊,順坡望上,行至半山腰,又有靈宮殿三間。


  再往上有一丈多高的石砌牌坊字座,名曰“南天門”。


  經南天門到山頂,便是真武廟。


  廟前建塔一座,三層六角,高一丈多。


  廟東北麵有一塊長九尺,寬六尺,石麵一角斷裂的平麵大石,叫“劉秀床”。


  傳說這是當年劉秀躲避王莽追兵在鹿鳴山夜宿睡過的石頭,王莽趕至此處,石尚有餘溫,故怒斷此石。


  又有一石洞,自上而下,曲曲折折,忽明忽暗,有兩丈多深,俗稱蛤蟆洞。


  麥軻等人一到山腳,就看到了打鬥的痕跡,看來匪徒一路防守,但是都被天軍打破防線,一直攻上了山頂。


  還沒到山頂,就聽到上麵喊殺聲響徹雲霄!


  麥軻嗖的一聲,騰空而起,說,你們慢走,我前麵去看看!


  麥軻升到山頂的上空,把下麵的戰場形勢盡收眼底。


  天軍依靠列車為中心,排成了一個橢圓形陣型,外麵保圍的都是土匪,密密麻麻,起碼有兩萬!

  為首一條大漢,身高足有一丈!

  隻見他拿了兩把大刀,如同風扇一樣,轉成一團,擦著就傷,砍上就亡!

  天軍竟然沒有一再單兵作戰方麵是他的對手!


  幸虧天軍有混合特種兵!


  在那個大漢進攻的對麵,有好幾個專業人員,對他輪番使用基本元素,才讓他的進攻州受阻。


  其他方麵的進攻,也都有武藝高強的土匪帶頭衝鋒,讓天軍的防線岌岌可危!


  既然兩軍呈現犬牙交錯狀態,讓他們停下來很不現實,麥軻決定來硬的!


  他立即指揮列車直接開過來,給包圍天軍的土匪來個反包圍!


  列車風馳電掣般呼嘯而至,立刻就切斷了土匪的後路,把他們繞了一圈,全部圍住!


  這些土匪一看腹背受敵,不少人慌了神.

  那個領頭土匪,一看後麵的天軍來勢太凶猛,當即命令屬下,拚命上前,衝擊裏麵的天軍防線。


  因為他知道,隻有占領了列車,才有一線生機。


  可惜他的如意算盤沒有打響,裏麵的天軍雖然和他們對壘占下風,可是他們構築的防線,卻是堅固無比!

  前麵沒有逃路,後麵又抵擋不住,這些土匪終於全麵崩潰了。


  最後隻剩下那個大個還在頑抗,就是這一個人,卻沒有讓他屈服。


  麥軻看的手癢,親自上去,利用精準的元素攻擊,首先把他的兩把大刀溶化。


  這是火原素的功勞!


  沒有了趁手武器,大個子的武功威力降低了一半!

  麥軻急忙衝了上去,穴位連點,一舉生擒了這個勁敵。


  把善後事宜交給了原來就在這裏的天軍,麥軻指揮列車進入了下個山頭。


  這就是七峰山。


  七峰山位於芳城縣城北十五公裏處。


  該山東北兩麵山勢陡峭,七峰並峙,故稱七峰山。


  七峰山遍布森林,聳立在芳城縣北部楊集鄉和拐河鎮交界處,有七峰列峙,如同筆架,當地鄉民稱它為七頂山。


  七峰山屬伏牛山東南麓,淮河水係的澧河上遊,總麵積五千多公頃。


  七峰山森林覆蓋率達到百分之八十,雖然現在時處殘冬,依然有不少的地方鬱鬱蔥蔥,顯然那些樹木都是常綠灌木,大多屬於鬆柏之屬。


  麥軻一邊走,一邊觀察,見到這個地區地形錯綜複雜,山峰連綿,溝壑縱橫,最高海拔七百六十米,相對高度五百五十米。


  麥軻等到達之前來的天軍滯留之處,才知道這些人都被阻擋在山頂的防線之外。


  在一看這些防線,原來都是由活著的高大喬木組成,基本上都是鬆樹,密密實實地站成一排,似乎有三四丈的厚度!

  木原素特種兵已經派了出去,並且受到了很大的成效,無奈那些樹幹太粗,林木太厚,一時無法突破。


  領隊的天軍也想過采用火攻方式,但是又怕又引起森林大火;如果隻燒了這個七峰山還好,燒了整個伏牛山就麻煩大了!

  因為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的人,不僅僅是這些占山為王的土匪,還有數量巨大的平民百姓。


  別說那行的損失,攻占七峰山的勝利不能彌補,恐怕整個中路太平軍的所有勝利也夠分量。


  所以,他隻能用木原素來克製這些巨木攔阻。


  麥軻近前一看,這豈不是開練六大原素的極好機會?

  能克製木的豈止局限於木原素!

  於是,麥軻把自己帶來的六組混合元素專家全都派上了陣!

  在正麵大約一百五十米的巨木帶,麥軻先把所以的金元素專家分成兩個組,分別布置在兩頭,然後開始全力砍伐!

  氣原素的專家,則負責把砍刀的鬆樹,吹到這一路段的外麵!

  最難砍伐的樹木都歸秦元素組負責,他們負責開辟第一條通道。


  然後木原素組跟進,在啃下一塊,因為有了金元素組開路,這就容易多了!


  接著第三波上!


  這是火原素河水原素的配合行動!


  隻見火原素隊員進行精確焚燒,把火原素直接作用在大樹的根部,集中焚燒那個部位!

  如果沒有超出計劃範圍的擴散,水原素就不必參與;一旦火焰除了範圍,誰原素就一個水原素微粒打過去,將這股不聽指揮的火焰消滅。


  土原素則是最後的支援隊伍。


  如果那些水原素放出來的水,需要在一個地方停留一個較長時間,那麽土原素就去圍壩築堤,形成或大或小的湖泊,直到火焰湮滅。


  十分鍾以後,被麥軻選中的這一百五十米防護林帶,說有的樹木都被連根砍倒,一棵小樹都沒有留下。


  綹子首領木癡癡,看到自己精心打造的巨木防線,眨眼之間就被毀得如此徹底,猶如做了一場噩夢!

  他一霎時腦袋空白,停止了思維,欲哭無淚,甚至不知道動彈了!


  天軍趁機上去,將他生擒活捉。


  麥軻等結束了戰鬥,才去仔細看看,在高山頂上,他們是如何培植這些活著的大樹的。


  看過以後,麥軻才明白它的原理。


  原來這條防護林帶下,是一條人工開掘的地溝,裏麵裝滿了肥沃的土壤,然後經常施肥、澆水、管理。


  這個完全可以推廣。


  接下來就是小頂山、摩雲垛、白石尖、白草尖、紅石橛、寶天曼、牧虎頂、李青垛、五垛山、杏花山、青銅山等十一個綹子,都被這些人用靈活多變的形式給收繳了。


  麥軻一邊收複這些綹子,征服土匪、征服自然,一邊思考如何建設這個土匪窩,讓他們成為天軍的助力,尤其重要的,讓這個地區所有失喪的靈魂都得到拯救,從而讓這個地區,成為一個榮耀生的天國屬地。


  等到是把綹子全部解決,麥軻的藍圖也已經完成。


  一旦他有了定見,就要求靈犀一動把藍圖畫了出來。


  這個藍圖的幾項基本內容的首要一條,就是在伏牛山區建立一個伏牛山聖市!


  這個聖市的核心地區,就是一萬五千平方公裏的整個伏牛山山脈。


  現有的所有被十八綹子占領的山頭,都各自轉化成聖鎮,歸屬於伏牛山聖市。


  伏牛山第一任市長,由顧嘉蘅兼任,他的主要的、長期的職務是天下掃貪使襄理。


  麥軻特別向他建議,他的重要職務,可以從這裏開始,不必等到見了郭嵩燾以後才展開工作。


  圖塔納澤擔任伏牛山聖市的武裝部總司令,專門負責整編、訓練、調遣、使用現有的土匪武裝。


  麥軻開玩笑地和他說,這個可比他的初衷厲害多了!

  原來他的基本思路是占山為王,霸占一個山頭。


  估計那個山頭也打不了,因為打得已經瓜分完畢。


  十八綹子和牛魔王那麽大胃口,怎可能留下像樣的東西給他?


  然後,就是牛魔王,他擔任了副總司令,具體掌管那些神秘部隊。


  他還掛了一個副市長頭銜,但是他明確表示不感興趣,也不會管事。


  倒是吳運,當然了常務副市長,並且在顧嘉蘅不在的時候,負責全麵工作。


  剩下的其他職務,隨後在具體安排,

  不過十八綹子的首腦,全部擔任了聖鎮的鎮長!


  他們有的人雖然在天國剿匪過程中當了絆腳石,但是在後來的準備各級首腦的過程中,他們都極大地悔悟了自己的錯誤,表示以後天國讓幹啥就幹啥,絕對不會在當絆腳石!


  這倒不是他們的覺悟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真正認識了天國的實質和重要性,而是他們看到了很好的榜樣。


  這些榜樣就是土匪大首領牛魔王、軍師吳運、還有其他各大綹子的匪首。


  這些人都對天軍唯命是從,我們這些小蘿卜頭,還瞎鬧騰什麽勁兒!

  因此,他們就無一例外地痛改前非,要求麥軻給他們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


  其實,麥軻覺得這些人更可信一些,那些已開始就非常機靈地投降了天軍的家夥,隻要一有風吹草動,再次轉換麵孔的速度恐怕一點都不慢!


  不過,麥軻也不擔憂;天國發展的大勢有可能逆轉嗎?

  確定了領導架構以後,麥軻開始統計人口,並且開展基本建設。


  同時決定,要在今天晚上召開一個慶祝大會,屆時宣布這個大好消息,也公布第一任聖市、聖鎮的領導,以及其它重大事項。


  在剿匪過程中,三合一樞紐工程,已經四通八達,溝通了所有的山峰;麥軻現在要補充的就是一個環形通道,外加一個中心大十字,分別貫通南北和東西。


  有了這個樞紐工程網絡,聖鎮最基本的需要,都可以得到保證。


  但是四季水果現在還局限於樞紐線路上,需要擴大。


  於是麥軻統一規劃,把每一個聖鎮的東南角,都辟作專門的四季果園,足夠本聖鎮的所有人食用。


  然後,就是蓋樓!

  鑒於這裏沒有什麽高山,最高峰也就海拔二千米多一點兒,所以麥軻把住宅樓全部建在了山頂,樓高統一一百層,整個高度大約在四百米左右。


  高樓建成以後,給他們居住地的山峰憑空增加了四百米。


  現在登上遠眺,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二十多座形態各異的摩天樓!

  麥軻當然不會那麽古板,所以建樓的時候,沒有一座是重樣的。


  整個伏牛山區,隻有一座獨立的辦公大樓,建立在雞角尖山頂。


  這個樓高一百五十層,不但承載了綜合辦公的需要,而且在頂部,安裝了諸多的軍事儀器,收集和整理軍事情報。


  在建樓過程中,人口數字也都統計上來,整個伏牛山區,總人口達到了一百五十萬!


  其中一百萬是土匪和他們的家屬;另外的五十萬就是普通山民。


  麥軻總算鬆了一口氣,他原來以為整個地區所有的人都是土匪或者是土匪的家屬呢。


  麥軻建樓的時候,也適當參考了那裏的人口基數,適當增加住房麵積。


  樓房雖然高度有統一規定,但是每一層的房間沒有規定,因此在房間數量上,沒有什麽限製。


  晚上七點,各山頭華燈齊放,波音係統傳出麥軻洪亮的聲音:“天國伏牛山聖市成立慶祝大會,現在開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