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生活總是雜亂無章> 第10章 第十二小節 傳統的傳承

第10章 第十二小節 傳統的傳承

  剛剛過了立夏,看了不少關於立夏的消息,雖說並不太上心,但心底裏是感到高興的。能開始關注到二十四節氣的存在和其內在存在的複蘇的活力,就好像國家定了十三五規劃一樣有了一個的發展目標。我們對於二十四節氣需要的,是傳承。


  在悠長的曆史中,直到清朝末,農耕一直都還是重頭戲。而對於在科學未曾普及的時代,農業是一門靠天吃飯的學問。為此,華夏文明中,便誕生出了關於氣候的季節性規律手冊——二十四節氣。而正是由於二十四節氣的誕生,各個節氣裏的農作內容似乎就像安排好的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其實與現時代生活發展的方麵有所不同,這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的智慧生活方式。


  選擇傳統的生活方式會不會是一種發展上的倒退呢?不見得。我們選擇回歸傳統,是為了繼承文化的智慧所在。中華文明傳承了幾千年,怎麽說都足以驗證代代累積下來的關於生活的最佳方式就在我們已經逐漸忘卻的傳統生活方式裏。不過回歸傳統並不是照搬照套的死模式,我們足以依靠現代科學的助力,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去回歸、繼承和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傳承,是一種生活智慧上的認識與繼承,實際靠的是現在技術來實現這個結果。像是在傳統觀念裏“天人合一”的理念本身就很好,這本就是一種人和自然和諧共存的智慧總結,隻是古代和現代的實現方式不一樣而已。在古代,氣候很難以預測,所以在發展的時候無法避免很多在現在看來隻要做好防範就可以避免的天災。現代科技的應用,本身就減少了這種不必要的損失,從而讓生活更有保障。


  現在的發展路子,有點意思的是,感覺是一種文化上的回歸與可持續發展。中國很多傳統文化在清末到新中國建立的初期幾乎被連根拔除,近現代思想的湧入,刺激一直飽受欺壓的中國人民愈發對自己的文化失去自信心。所以,一開始的改革和發展,幾乎是踩著傳統文化的屍體上殺出來的血路。如今隨著科學的發展,很多人發現不少的所謂的新發展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有太多大同小異的地方,這不是一種偶然存在的結果。科學發展到最後是為了保障人與自然的可持續性發展,這最終結局和回歸傳統文化再利用科學技術重新發展的結局似乎是一樣的。不同的地方在於先發展後治理,還是一開始就良性科學地發展。


  最近剛剛看了關於中國旅遊的紀錄片,感覺有點心理上的刺激。我禁不住想:我們到底是什麽時候忘記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巨大財富的?如果從一開始就科學看待傳統的優秀文化,有機結合地發展,我們是不是可以更早實現中國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