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戀戀不舍

  第102章 戀戀不舍

    悠悠鳥鳴,潺潺溪流,一片鬱鬱灼灼的桃花林。


    趙熠站在山間的小溪邊,靜謐之中遠處有人呼喚著他的名字。他踩在柔軟如墊的芳草之上踏溪而行,尋覓那夢境般的聲音。在一片落英繽紛之中,一個古樸的木屋出現在眼前,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鮮香的味道。他正欲推開門,呼啦一聲門被拉開,衝出來一個紮著雙髻的小女孩,手裏拿著半隻烤鵪鶉。


    “爹爹,爹爹!娘這次烤的鵪鶉總算成功啦!”她雙手伸著,將那肥得流油鵪鶉高高舉起,卻還不到他的大腿。


    他有女兒了?

    趙熠蹲下來,仔細看小女孩的臉,她繼承了如蔓清澈明潤的小鹿眼,黑眼珠又大又亮,像顆黑葡萄,長長的睫毛討賞般地眨巴眨巴,期待他的回話。


    他一直不動也不說話,小女孩急了,把鵪鶉送到他的嘴邊,示意他嚐一下:“爹爹,這鵪鶉是我用竹篩捉住的,可肥了,你快嚐嚐呀!”


    “等會兒,王爺,吃這個,我又加了些料。”如蔓從屋子裏走出來,長發綰在腦後,卻有一長綹波浪般垂在耳邊,比起十七歲的她更加成熟,更加風情萬種。她手裏拿著另外半隻鵪鶉,送到他嘴邊,笑語盈盈地說:“王爺,嚐嚐。”


    “不,爹爹先吃我這個。”小女孩朝他懷裏拱了拱,一隻沾滿了油的手直接按在他的錦服上,那隻烤鵪鶉倏然被送進了他的嘴裏。


    “晗兒,你把爹爹的衣服弄髒了。”如蔓寵溺又無奈地搖了搖頭。


    “沒事兒的,我替爹爹洗衣服,怎麽樣,鵪鶉的味道好吃嗎?”小女孩誇下海口,仰著頭,充滿期待地看著趙熠。


    兩個他最愛的女人在他麵前“爭寵”,他自然是哪個也不能冷落,兩邊的鵪鶉各咬了一口,那一股酥脆的醇香入了口中,慢慢沁在了心脾……


    

    “王爺,王爺?”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他的美夢,“您沒事吧?”


    如蔓一早被趙熠的笑聲驚醒,怕他夢魘了,連忙把他叫醒。


    趙熠回味著夢中幸福的一幕,嘴角還殘留著笑意,慢悠悠地睜開眼睛,如蔓那雙明麗的眼眸正關切地看著他。


    “王爺您夢到什麽了這麽開心?”


    “我夢到了很美好的事情…”


    “什麽事情?”


    “我們有一個女兒,她的眼睛和你的一模一樣。”


    如蔓小鹿般的大眼睛眨了兩下,臉上一紅,咬了咬唇,頭偏到一邊。趙熠坐起身來,將她緊緊擁在懷裏,耳畔輕語道:“我夢到我們隱居江南了。蔓兒,我知你不喜歡朝堂上的勾心鬥角,我也不喜歡。等汴京的事情處理好了,我們就離開那裏,歸隱山林好嗎?”


    如蔓想起柴郡主之言,猶豫半晌,斟酌著詞語慎重問道:“王爺,那個位子…您沒有想過嗎?”


    趙熠堅決地搖了搖頭:“沒有。”


    “王爺,我擔心別人不這麽想。您這次回去,不知會有什麽際遇,總之在汴京城,您千萬要小心,千萬不要輕信任何人。”她牢牢抓住他的衣襟,懇求般地說道。


    趙熠聞言眉峰挑起,問道:“是有人跟你說了什麽嗎?”


    如蔓便將昨晚柴郡主的話轉告給趙熠,他沉吟片刻,肅穆地點了點頭:“柴姑姑是真心為我好。她說的對,洵王後麵有冉貴妃,升王後麵有劉皇後,而我,孤身一人,拿什麽與他們爭?更何況,我對那個位子真的一點興趣也沒有。”


    “我知您的心意,我隻希望您平平安安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好,我會始終記著你的話。”


    如蔓聽到他的承諾,稍稍安下心來,起身走到床邊的衣櫃中,取出了青霜和碧雲二劍。


    趙熠見狀,不由得哈哈笑了起來:“蔓兒,你說咱倆的緣分真是注定的。青霜劍在我這兒,而碧雲劍兜兜轉轉來到了你的手上,看來老天爺是非要把我們湊在一塊兒呀。”


    如蔓抿唇一笑,沒接他的話,隻是將兩塊寶石取下來拿在手心,一挑眉道:“王爺可有興趣破了這後主留下的謎題?”


    “哦?你有想法了?”趙熠將被子撥到一旁,穿上外衫,饒有興趣地看她的動作。


    “昨晚的手影戲,手影要疊在一起才會出現栩栩如生的事物。我忽然想到,兩塊寶石各自的內容並不成形,但拚在一起會不會出現完整的圖像?”


    “不錯,那咱們快試試。”趙熠跳下床躍躍欲試。


    如蔓走到窗前,一手拿住一塊寶石,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變換角度和位置,讓兩塊寶石投射出來的影子重疊在一起。嚐試多次之後,幾個朦朦朧朧的字影出現了。


    “王爺,快看!”如蔓一聲驚呼。


    趙熠定睛一看,隻見金黃色的木桌上出現一藍一綠兩片光影,其中重疊的青色光暈中顯示出八個模糊的透明字體。


    “龍蟠天乾,水月洞天。”趙熠默念,大惑不解,“這…指向的就是南唐遺寶?”


    “我也不知,應該指向的是一個藏寶的地點吧。”如蔓也為難地搖了搖頭,從表麵上看,這八個字透露出來的信息實在少得可憐。


    兩人研究了一會兒,毫無進展,趙熠拍了拍如蔓的肩膀,將藍寶石扣回青霜劍中,整理好衣容,對她道:“我該走了,張公公一行還在等我。你隻管好好休養,等著我娶你。”


    如蔓忽然一陣離愁別緒湧上心頭,鼻子一酸,淚水在眼眶中轉了幾圈輕輕掉落出來,她依戀滿滿地抱住他:“王爺,回了汴京,諸事小心。”


    她這般梨花帶雨的模樣,讓趙熠的心都微微顫了起來。他抬起衣袖,輕柔地替她擦去淚水,親吻著她的秀發應允道:“放心吧,蔓兒。”


    縱使兩人心中萬般不舍,終究還是要經曆短暫的分離。趙熠走出營房,內侍張複和四名護衛已經穿戴整齊在門口候著了。一見趙熠出來,張複上前道:“王爺,唐獻將軍今天一大早開始腹瀉,現在還在床上躺著,您看這…?”


    趙熠眉頭一皺:“怎麽回事兒?”


    “不知…”


    趙熠想了想,還是去了趟唐獻的房間,隻見他麵色淡白地窩在床上,看上去精神萎靡,床頭放了一碗隻剩渣滓的湯藥。


    趙熠關切地問道:“唐獻,你怎麽了?”


    “王爺,可能昨天晚上涼酒喝多了,早上拉了好幾次肚子,現在屬下站也站不起來,怕是要耽誤您的行程。”


    唐獻強打精神想要支撐著坐起來,被趙熠一把按住。他道:“無妨,我先走,你身體恢複了再趕上來便是。”


    “可是,王爺…”唐獻十分猶豫。


    “不必擔心,我與張公公他們一路同行。”


    說完,趙熠讓唐獻好生休整,自己來到營地前,與柴郡主一行人告別。


    柴郡主裹著狐裘站在寒風中,帶著一股卓然不凡的氣派,向趙熠微笑致意。


    趙熠上前向她拱了拱手,鄭重其事地說道:“姑姑,我不在的這段時間,還請您替我照顧好蔓兒。這冰天雪地的,千萬別讓她亂跑,她身子弱,又有舊傷,須得有郎中定期看看。她口味清淡,這西北的飯菜不一定吃得習慣,我留了些銀子在營房,還請姑姑替我給她請個南方廚子。另外成婚之後,我府裏的大小事務都要交予她,姑姑若是得空,就給她傳授些打理事務的法子,好讓她有個準備。還有……”


    趙熠絮絮叨叨說個不停,這衣食住行方麵要囑咐的事情像流水賬一樣一件一件細數個沒完。如蔓在柴郡主後麵垂首靜聽,越聽越不好意思,可偏偏又不能無禮打斷,隻能麵紅耳赤地堅持到他說完最後一個字。柴郡主好不容易等他說完了,爽朗笑道:“王爺,不肖您說,我會好生照顧蔓兒。待君歸來之際,我自會還您一位仙姿玉色的新婦。”


    趙熠聞言嘴角一揚,喜悅之情從眼中滿溢出來,春風滿麵地望了眼如蔓,又將目光轉向柴郡主:“姑姑您費心了。”


    “都是我應該做的,你們兩個都是好孩子。”柴郡主笑著取來一隻玉杯,遞給趙熠手裏,又道,“王爺,按照代州風俗,遠行之人飲平安酒,便可一路安順。這杯平安酒,我代河東軍民敬您,祝您順遂如意,皆得所願。”


    趙熠笑嗬嗬地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向眾人行一禮,便撩起披風朝後一甩,大步流星地踏上了南歸的未知路途。


    

    冬季的北方郊野,一片蕭瑟。枯木凋零,殘雪點點,放眼望去,皆是荒原。


    不知是外麵的景致太過單調,還是車內的溫度正好適宜,馬車走出代州沒一會兒,趙熠就開始犯困,哈欠連連,隨著馬車上上下下的顛簸,他很快又打起小盹來。


    也許是沒有如蔓在身邊,他睡得並不安穩,做了好些個斷斷續續的夢,夢境亂七八糟毫無邏輯,似乎隻是一群看不清麵孔的人烏泱烏泱在吵架。他很想高喊一句“都閉嘴”,誰知卻先被耳旁一聲戰戰兢兢的呼喚聲給叫醒了。


    “殿…殿下?”一個侍衛手中端著一杯熱茶,躬著身子靜立一旁,麵露迷茫,小心謹慎地看著他。


    趙熠這才發現馬車已經停了下來,對於眼前忽然出現的侍衛他亦感到十分奇怪,便指著茶杯問道:“你這是…何意?”


    侍衛更加大惑不解,尷尬道:“殿下,這是您方才叫我準備的茶水。”


    “什麽?”趙熠愣住,“我沒有啊。”


    “額…可是…嗯好吧,那是…那是小人聽錯了…”侍衛吞吞吐吐半天,蹦出幾個字,讓趙熠覺得十分奇怪,便叫來了張複。


    “張公公,方才本王可有讓他備茶?”


    張複也是一臉尷尬,猶豫半天才小聲道:“回王爺的話,確實是有的。”


    趙熠咦了一聲,奇道:“本王不是一直在睡覺麽?”


    張複謹小慎微地措著辭:“方才您忽然掀開車簾,說要喝茶,我們這才停下了馬車,我們幾個人都聽見了…”


    “怎麽會這樣?”趙熠晃了晃自己的腦袋,除了有些嗜睡,也沒覺得有其他不適,“我怎麽不記得了?我剛才確實在睡覺啊。”


    張複關切地看了他一眼,忙道:“是不是您昨日喝的酒還沒醒?”


    “不會吧,這都第二天下午了。”趙熠納悶,明明今天早上還好好的。


    張複有些擔憂,在馬車裏上上下下望了一圈,道:“殿下,是不是車裏太悶了?是否需要老奴陪您說說話,解解悶兒?”


    “好啊,張公公請坐。”趙熠正想向借這個機會向他打聽汴京的事情,便應了下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