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0章 不溫不火(感謝花間兄持續推薦!我的動力!)
轉眼楊宇到國子監任職已經快半個月了,楊宇對自己的新工作生活狀態非常滿意。
每天早上楊宇起來先練練刀法武藝。雖然現在轉入文職了,不過楊宇覺得強身健體總是好的,上學不也有體育課嗎,你看男生讓練俯卧撐,女生讓練仰卧起坐,那都是有道理的,什麼?不明白什麼道理?長大了你就懂了。
練完武藝,和朵蘭一起吃過早飯,就騎馬去國子監,追風很不幸的由戰馬淪為「通勤馬」,追風每每抗議,楊宇就拍拍它說:「知足吧你,你看看跨月,都淪為逛街馬了,你要不滿意跟她換換?」追風打個哆嗦也就忍了。
到了國子監,楊宇往觀文殿走的時候,總有人對他指指點點,剛開始楊宇還得意洋洋,心想你看,雖然我被貶官,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我是為國有功的英雄。
可後來無意中聽道兩個學生說:「瞧瞧,嘿,武將管觀文殿,亘古未聞啊!」另一個道:「國子監之恥啊!」楊宇才突然意識到,大梁士子們在楊宇進入國子監后,口風突變,由力挺自己變成力貶了!原因無它,就是因為一個武將來國子監管觀文殿……好吧,楊宇自己也覺得怪異,德興皇帝當時是怎麼想的?
楊宇落荒而逃了兩天,也就習慣了,心裡安慰自己:哼,老子見過的書,說出來嚇死你們!對指指點點充耳不聞了。
到了觀文殿,然後楊宇一天的工作就開始了,然後就下班了。
等等等等,怎麼剛開始就下班了?對啊,因為楊宇的工作內容是……什麼也沒有。
說是讓楊宇負責觀文殿的工作,可實際上本來觀文殿的工作就很輕鬆,而且文博士管理多年,各項事務安排的井井有條,楊宇觀察了幾天,也就樂得放手讓文永廣去做了。
楊宇似乎真的回到了過去,上班后泡上一壺好茶,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
觀文殿眾人原本等著楊宇新官上任三把火,哪知快一個月了,什麼動靜也沒有,後來還是文永廣一語道破天機:「你們這些獃子,楊大人是被貶過來的,又不是升過來的,燒什麼火啊,又不是做飯!」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楊宇呢,對於自己被貶官沒有任何想法,真的,不是氣話,是真的沒一點想法,有時甚至會於家產生感激的想法,又讓自己過上了喜歡的生活,當然,前提是如果不是用那種卑鄙的方法。
轉眼又是一天快要結束,楊宇正琢磨著,自己和朵蘭的婚期上次誤了,已經讓人查日子的,應該也快回信兒了嗎?晚上回去吃點什麼呢?
一個助教蹬蹬跑來稟報:「錄事大人,祭酒大人請您去一趟。」
楊宇一聽頓時心慌氣短。按理說自己官職只比紀永低了半級,可每次楊宇見紀永,總是心驚膽顫,就好像回到初中,被叫去見班主任一樣。原因嗎,紀永太不苟言笑一本正經了,楊宇第一次見面給人印像不好,紀永每次見了他更加是冷若冰霜,搞的楊宇總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似的。
楊宇到了紀永的屋內,小心行了禮,用小半個屁股坐了,結果紀永一句話讓楊宇差點掉地上:「韓老將軍去逝了,明天我們去弔唁。」
能讓紀永稱為韓老將軍的,那就是韓成松大將軍了,當時西征軍攻佔西京,長和左加騰不降,正是韓大將軍帶領大軍過境,才斷絕了他自立的希望,從而就地投降。就是楊宇自己,也還是被他「押送」回來的呢,一路上,韓大將軍對自己可是很照顧,原因也很簡單,自己和他的長孫——韓文猛,曾在柳官驛並肩禦敵,是生死弟兄。所以不管怎麼論,楊宇都得去拜祭一下這位韓大將軍。
次日一早,楊宇隨紀永前往韓府,還沒到府前,已經能看到前來弔唁的人絡繹不絕,馬車、轎子已經排出了很遠,兩人下轎步行。進了韓府,只見一片縞素,韓府前廳改成了靈堂,前來弔唁的人熙熙攘攘。楊宇跟著紀永,偶爾見了認識的抵聲打個招呼,這種場合下不方便多說話。
因為人太多,需要一波一波分批弔唁,楊宇剛站到等候的人群最後,就聽前面有人說:「看,兩位皇子出來了,聽說皇上得知韓老將軍去逝,哭昏倒了兩次呢,今天特意讓他們代表自己來弔唁的。」
楊宇趕緊抬頭去看,只見兩位皇子一前一後出來,二皇子眼尖,看到楊宇后微微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兩位皇子剛過去,後面跟著出來一撥,為首一人相貌英俊,只可惜長一了幅三角眼,顯得很狡猾,正是於化及,楊宇不由瞳孔一縮,轉回頭來。楊宇見了陷害他的人,心裡不可能沒有一點波瀾,不過事後,於化及也被貶官了,現下也是從四品的直閣將軍。雖然說起來降的比楊宇還厲害,不過楊宇認為,還是罰的輕了。
宇化及也看到了楊宇,不過沒有任何錶示,楊宇不知道,自己在於化及眼裡已經是個廢人了,於家和太子早商量好了,楊宇平民出身,無非可能比較會打仗,弄到國子監養起來,也就徹底沒能奈了。
哪知於化及身邊的幾個朋友——都是一些二世祖——看見楊宇了,其中一人陰陽怪氣地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啊,如今是鴨子也能上樹,母雞也能打鳴,大字不識一個,也能為人師表啊!」
另一人道:「厲害真厲害,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會不會寫,就敢去上任,臉皮真厚啊!嘿嘿!」
先前那人道:「不是厚,只怕是沒臉皮!」
賓客都看向楊宇,哪知楊宇目視前方,全當沒聽見,風輕雲淡的,那幾個人好生沒趣,偏偏這種場合又發作不得,冷哼幾聲去了。
紀永看在眼裡,心想:這個楊宇不是個怕事的人啊,看不出來倒頗有胸懷。
楊宇其實心中已然怒極,沒有發作是有原因的。
楊宇不是惹事的人,不過,如果有人惹了他,他也肯定不介意去惹惹別人。於家這樣對待自己,當然要反擊,楊宇已經定下了打擊於家的計策,而且已經開始悄悄實施,所以這時的口舌之爭,楊宇就很不屑了。
對方是世家,於文嚴更是大梁軍中第一人,一個區區從四品的國子監錄事,會有什麼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