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諸天:開局給風清揚講笑傲> 第一百三十一章 局勢

第一百三十一章 局勢

  公元183年,一個多災多難的年份。在原本歷史中,太平道已經在準備起事了。

  太平道的起事,算是三國的起點,各種英雄人物趁機而起,就連賣草鞋的劉備,也撈到一個縣令。

  可在這個世界,因為李然強加干涉,太平道有本事的人都跑去當官,現在走在最正確的道路上,只要時機不到,就不會出來造反。

  這個世界的英雄,想踩著黃巾軍的屍骨上位,卻是絕無可能。

  可太平道不出來造反,不代表別的勢力不出來造反,到了夏天時,北方大旱,天災人禍不斷,漁陽郡張舉兄弟首先跳出來造反。

  隨後南方長沙郡等地也都有人跳出來造反,甚至有些反賊還打出了推翻劉宏另換新君的旗號。

  本來都是些小問題,以大漢的軍力,輕易就可以鎮壓,但實際上這後面有士族豪強在推波助瀾,所以搞得聲勢越來越浩大。

  好在此時靈米已經推廣開來,百姓家都有存糧,基本能活下去,自然不會盲從於人跟著去造反。

  這種聲勢浩大的表現,只是士族豪強搞起來的表面現象,並不能維持太久,也動搖不了大漢根基。

  劉宏非常惱火!

  各地民變一起,矛頭就紛紛指向十常侍,說是因為他們橫徵暴斂,殘害百姓,才會導致出事。

  可他又不是傻子。

  前面才將士族豪強打壓一番,現在形勢就變得如此混亂不堪!

  再說矛頭指向十常侍,跟指向他沒有任何區別,十常侍本來就是他用來對付這些人的刀。

  這是要下了他的刀。

  真要說起來,就十個太監加上一些他們的親人,就算禍害起天下來,難道能比得上士族豪強?

  他知道這是士族豪強對他的報復,誰讓他收拾了那麼多殘害百姓的官員,壓制了這些士族豪強。

  這是皇權跟士族豪強之間的爭鬥,他絕對是不肯退步的。

  也就在這個時候,宗親劉焉上奏,請求施行州牧制。

  為了更好的處理各州紛亂的問題,劉宏最終採納宗親劉焉的請奏,推行州牧制度。

  第一批州牧人選又以劉姓宗親居多,其中劉焉任益州牧,劉表任荊州牧,劉虞任幽州牧,劉岱任兗州牧,這就相當於分封了。

  這些人都是漢室宗親,肯定不想大漢混亂下去,也都做出許多好對策,如此倒把事態平息下來。

  劉宏此舉動又是治標不治本,甚至為以後的混亂埋下禍根,天子正統的觀念正在民間悄悄轉變著。

  李然又在此動蕩中得益,被封為并州牧,掌一州軍政大權。

  這事很不可思議!

  但說到底,都是因為他立下功勞的原因,而且背後還有十常侍在推動,他們很需要有實權的盟友。

  劉宏也不是沒想過將李然調回洛陽,安排宗親去接替并州牧位置,屬實是并州地廣人稀,又要面對胡人進攻,沒有強人坐鎮不行。

  李然面對胡人進攻,從來就沒有戰敗過,也因為他的存在,并州邊關才能得到安寧,這很重要。

  今年這一場大旱,不僅影響大漢朝,也同樣影響到胡人各部。

  到夏季之時,胡人對漢朝的入侵越來越頻繁,連幽州、涼州都受到襲擾,而在這場襲擾中,涼州的董卓跟幽州的公孫瓚開始冒頭。

  此時兩人新冒頭,只能掌握到部分兵權,沒能很好的對付胡人。

  不過兩人身後有何進在推動,發展壯大是遲早的事。

  李然則是趁機上表,請求擴充軍陣,好應對變化。

  各州郡靠不住,那就只能靠李然了,劉宏傳下旨意,封李然為并州牧,征北將軍,要他負起對付胡人的重擔,允許并州擴軍一倍,擴充到十個軍陣。

  待得時間來到秋季,并州新增五個軍團盡數訓練完成。

  此時陣將略有不足,尋常將境高手李然又看不上,就從太平道調來波才,張曼成,管亥三位將境高手,又徵召少年太史慈跟張飛。

  太史慈屬於寒門子弟,此時年齡稍小,但戰力已經練出來,不弱於太平道三位高手。因為離并州比較遠,是李然親自去招攬,並且把他的家人也帶到并州。

  張角怎麼想辦法招攬張飛都不能成功,李然只是寫了一封信讓人送過去,張飛就來了。

  因為李然名聲在外,征戰連戰連勝,未曾戰敗,又是農聖,張飛對他很是崇拜,都不帶考慮的。

  張角得知后,鬱悶得要吐血,這人跟人之間,差距就是這麼大!

  自此之後,李然率領十個軍陣縱橫大草原,殺得胡人各部一退再退,劫得他們欲哭無淚。

  ……

  時間勿勿,轉眼兩年多,已經來到了公元186年春。

  兩年多時間胡漢對抗下來,胡人再沒能來侵犯大漢,各部更是損失慘重,再不復之前威風。

  并州軍對於胡人來說,簡直就是恐怖的代名詞,胡人軍陣遇上他們可謂是倒大霉,斗將就從來沒贏過,少於十個軍陣就會被并州軍強殺,多於十個軍陣,最終都會因為後勤出問題而戰敗。

  這種連戰勝一場也做不到的戰爭,實在是令人崩潰,搞得許多胡人部落紛紛向漢帝上書請降稱臣。

  劉宏在處理此事上,倒是與一般好大喜功的皇帝不同,他深知胡人性格,打得過就來侵擾,就來劫掠,打不過就裝孫子。

  若是允許他們投降稱臣,最終只能是養虎為患,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兩年李然劫的東西太多了。

  不時就有牛馬送到京都來,這都是橫財啊!劉宏哪裡肯放手這些即將到手的財富啊!

  所以接受投降是不可能接受投降的,除非胡人各部肯併入大漢版圖,成為大漢又一個州。

  胡人當然不肯接受這種條件了,反正往西去還有大把大把的土地,實在不行就一直西遷,量那李然也不可能追這麼遠來劫他們。

  李然的本意是要造反,當然不會對胡人趕盡殺絕,他明白養寇自重的道理,就是先把胡人打殘,保證在他造反的時候不能來添亂。

  所以這場戰事才會拖了兩年多,不然以他的機動性,認真動手的話,早把胡人趕到西方大陸。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裡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然後一步步晉陞,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