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夢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

第九十三章 雁門被圍 二

  晚上的時候,楊廣由於白天擺平了李淵的那件事,又收了李元霸這樣的大將,挑撥了宇文家和李家的關係,這真是一箭射下了幾隻大雕啊!想到這裡,楊廣不禁大笑起來。這時,身邊時候的大太監總管黃公公來到他的身邊。


  「皇上,這晉陽宮剛剛修好,並且還收羅了不少美人,要不要給您傳兩個過來。」楊廣一聽,正所謂飽暖思人慾,黃公公的話正好說到了楊廣的心裡。對黃公公笑了一下,黃公公心神領會,出去領進了了兩個宮裝麗人。


  「參見皇上。」


  「抬起頭來!」兩個麗人遵命抬頭。楊廣看著二人一個如梨花晨露般嬌嫩,一個似海棠迷霧般艷麗。看的楊廣心曠神怡。


  「好好好!過來,陪朕說說話!」黃公公看了看,知趣的出去了。不一會,裡面傳出了男人的氣喘和女人的呻呤聲。早上日上三桿,楊廣摟著兩個女人輕聲的說道:


  「二位愛妃,如今我們都這麼熟悉了,能讓我知道一些你們的事情嗎?例如你們叫什麼名字,家中可有什麼長輩。」楊廣一手抱著一個裸女,勾著她們問道。


  「皇上,臣妾姓張,是河東郡丞薛琳的外甥女。」


  「皇上,臣妾姓尹,家世方面沒有張姐姐顯赫,是河東小吏尹阿鼠的獨女,聽聞陛下駕臨,就央求父親吧臣妾送入宮中侍候陛下。」尹氏的出身終歸低一些,在這個門閥橫行的時代,終歸還是覺得矮人一等。旁邊的張美人聽到,派惹怒皇上,趕快打圓場:

  「啟稟萬歲,尹妹妹與我一同長大,我素知她從小知書達禮,性格婉約,只是性格方面有些害羞,萬望皇上不要怪罪。」張氏美人與尹氏美人並不認識,只是尹美人的父親在送了張美人一下些好的珠寶,再加上張美人也知道在後宮中危險重重,所以先拉一下尹美人,賣個人情給他。楊廣聽完,颳了一下張美人的小鼻子。


  「哈哈!朕不怪罪,朕不怪罪!嗯!張、尹二位美人聽旨!」


  「臣妾聽旨!」張、尹二位美人跪在床上聽楊廣傳旨:

  「美人張氏、尹氏溫文婉約,容貌秀麗,深和朕心,朕現賜二位美人為張妃、尹妃,隨侍朕躬。另外尹妃父親尹大人教女有功,晉陞為七品官職。欽此!」


  「臣妾謝恩!」尹妃聽到楊廣穿之後馬上謝恩。


  「皇上,難道臣妾侍候你不好嗎?臣妾的舅父聽說皇上要來,也把臣妾送入宮中,已在叮囑臣妾好好侍候皇上,皇上,您可要一碗水端平啊!皇上。」張美人在楊廣面前撒嬌,發嗲。楊廣本來就喜歡看人在他面前爭寵,如今目的已經達到,自然不願搏了她的面子。


  「好!薛琳也有功!晉陞薛琳為河東太守。欽此!」


  「謝皇上!」張妃也叩謝皇恩。


  「行了,謝恩還是來點實際的吧!反正現在沒有早朝,二位愛妃就多陪陪朕吧!」說完,楊廣又把她們二人拉到了自己的懷裡,宮殿里有響起了男女的氣喘和嬌呤聲。自從得了張尹二位美人,楊廣中日與她們形影不離。食同器,睡同室。一直在晉陽呆了十幾天,才在蕭皇后的諫議下啟程開始了另外的巡察,俗話說有人歡喜有人愁,楊廣在享受他的快樂時光,而有人卻在背後準備放他的冷箭。


  。。。。。。。。。。。。。。。。。。。。。。。。。。。。。。。。。。。。。。。。。。。。。。。。。。。。。。。。。。。。。。。。。。。。。。。。。


  漠北突厥王庭可汗金帳,始畢可汗坐在寶座上,下面是始畢可汗派往中原的密探。


  「你說中原現在烽火四起,各地的亂民叛亂層出不窮,這是真的嗎?」


  「是的大汗!自從楊玄感叛亂后,再加上征伐遼東失利,在大隋民間現在已經流傳出了木子得國和桃李章的民謠,看來楊氏已經失去了民心,所以楊氏現在要出巡民間,以顯示自己的皇權。現在的大隋朝廷就像一堆乾柴,只需要一點火星就可以變成熊熊烈火。請大可汗定奪。」都藍可汗聽完密探的報告后,開始進入了沉思階段,自從魏晉滅亡后,五胡亂華起,草原民族都希望打入中原,坐在中原皇帝的龍椅上,享受著漢人的錦衣美食,如花美女。使喚著成群的漢人奴隸——兩腳羊。『也許,這是我的一個機會,讓楊氏知道誰才是真正的王者』。想到這裡,始畢向密探說道:


  「去把眾位貴族長老請來,商議進兵中原的事情,還有記住,別讓可敦知道,不要走露任何的消息。」


  「是!奴才明白!」密探退下后找來突厥部落的所有貴族長老。


  「什麼,可汗你想來一次對中原皇帝的偷襲,像數百年前匈奴的冒頓單于圍困漢高祖劉邦那樣搞一次白登之圍。」數百年前,匈奴的冒頓單于率領四十萬騎兵入侵長城,漢高祖劉邦帶領三十萬軍隊迎戰,冒頓故意以老弱殘兵和弱馬瘦牛展示給劉邦看,讓劉邦輕敵,引誘劉邦進入白登山後圍住,如果不是陳平出策,以重金賄賂匈奴的單于夫人——閼氏,並假意說劉邦願意以中原第一美女嫁予單于為妻,是單于夫人在冒頓單于面前進言,才放了劉邦,後來開始了中原王朝對草原民族的進貢行為,後世美其名曰和親。自此以後,草原的游牧民族對冒頓單于極為崇拜,冒頓把漢高祖劉邦圍困於白登一直是草原民族最為歌頌的英雄事迹。


  「大可汗,你的這一決策極為英明,但我還是擔心中原地大物博,如果我們貿然行動,我害怕到時后偷雞不成蝕把米,沒有得到多少利益,反倒會損失我們不少兵馬物資。而且我們現在已經分為三國,實力大不如從前,若我們動,其他兩國可能向我們劫掠,萬望可汗三思。」這位突厥貴族長老看的出來是個謹慎的人,始畢聽後有些不悅,但看在這位貴族長老說的也是實情,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發兵在即不能蠻幹,所以他微微一笑:

  「長老真是謹慎,但你的擔心太過多餘,我已經派出密探深入中原,知道了現在的中原又開始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以後中原的分裂勢力向我大突厥爭相進貢金銀、錦緞、美女財帛的事情會再次出現,只要我們行動迅速,事成之後,草原其他部落的人會對我們更加的畏懼。待我們打消了楊氏的氣焰后,擴充我們的實力,等我們實力強大以後,趁中原分裂之時一舉拿下中原的花花江山後,在提兵草原,一統南北,成就祖先的未完成的偉業!」聽到始畢的講話,大帳內所有的突厥貴族大喊:


  「萬歲!萬歲!」


  「出發!」始畢可汗安排好事情后,以打獵為名帶著部落中的精銳帶出,並傳下命令,在其出去打獵期間,部落一切事務還是按照慣例有可敦負責。在可敦的祝福中,始畢可汗帶領著大隊人馬踏上了征途。


  楊廣帶著蕭皇后和張尹二妃一路欣賞著關外的大漠美景,一路遊玩至山西北部的雁門,在路上,不斷有官員勸楊廣返回長安,整理國政,不要在外巡幸太久,都被楊廣以旺議國政的罪名革職。


  「臣雁門太守伍嚴秋恭迎陛下,歡迎陛下來到雁門,行宮已經建好,請皇上移駕。」楊廣沒有表示什麼,直接駕臨了雁門行宮。伍嚴秋正要稟報漠北的突厥軍隊有所異動,但看到楊廣沒有理他,心中焦急,正好看到隨行的蕭皇后:


  「皇後娘娘,臣這裡有份奏則,還望娘娘在適當時候把他交給陛下。」蕭皇后看到楊廣對張尹二妃的依戀程度如此,心中也有些不快,看到這封奏則后,對伍嚴秋點點頭。蕭皇後來到楊廣居住的雁門宮寢殿,看到張尹二妃與楊廣正在床上胡鬧,一派酒色奢靡的景象,要知道現在還是白天,現在就白日跟女人睡覺,實在是太。。。。。。蕭皇后的怒火實在是忍不住了。


  「陛下!臣妾有要事稟報,你們兩個妖精還不快給本宮滾出去,快點!」張尹二妃聽到蕭皇后這樣呵斥她們,心裡有些驚慌,故意躲在楊廣的身後瑟瑟發抖。


  「皇上,皇上,臣妾好害怕!」


  「皇上,皇上,你可要保護好臣妾呀!」張尹二妃在楊廣面前撒嬌,也是在蕭皇后的面前上眼藥,蕭皇后心裡自然知道,楊廣對女人的爭風吃醋也一貫了解。對於女人就更對朝臣一樣,他喜歡這樣的感覺。可蕭氏終歸是他的結髮妻子,為他的登基鞍前馬後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為他生兒育女,在他還沒有成為太子前,他曾經彷惶;曾經孤獨,是蕭皇後用女人特有的柔情給他慰藉,所以即便楊廣成為皇帝后,有很多受他寵愛的嬪妃,但皇后之位還是蕭氏的。


  「不得對皇后無禮,你們兩個先退下吧!」張尹二妃出去后,楊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


  「梓潼!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跟朕說呀!看把梓潼急的。擦擦汗!」楊廣寵溺的幫蕭氏擦汗,蕭皇后等楊廣擦完后,把奏則想楊廣面前一遞:

  「皇上,請看!這是漠北的軍情急報,突厥始畢可汗的兵馬有所異動,好像兵鋒是向我雁門開來。這件事情實在不能不防啊!臣妾想請皇上起駕內地,以避鋒芒。」楊廣看了奏則后。不慌不滿的把奏則丟在地上。


  「梓潼終歸還是婦人,這個不用擔心,我大隋如今雖然有些難處,但還是兵強馬壯,何懼之有,區區幾個草原上的盜馬賊不足為患,梓潼不要太過擔心。再說了,朕是天下仰望天可汗,」蕭皇后還想勸,楊廣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皇后,朕現在有些累了,請皇后回到自己的寢宮,真要休息了。」蕭皇后看到楊廣還如此的自信,心中也只有嘆息一聲。


  「皇上請節制身體,保重精神!臣妾告退。」蕭皇後向楊廣行禮告退後,楊廣的寢宮中又響起了奢靡鼎沸的聲音。聽到這個聲音,蕭皇后的心口彷彿一塊大石壓著,讓她喘不過氣來。可卻又無可奈何,只有嘆息的回到自己的寢宮。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楊廣在雁門的十幾天里不做任何的防備,只顧與張尹二妃歌舞淫樂,而突厥的始畢可汗卻抓緊時間,日行數百里,直接洗劫了雁門周邊的邊鎮哨卡后,大量的災民出現在了雁門關城外,呼喊著希望官府能夠開城救濟。城樓上的守軍馬上報告給了雁門太守伍嚴秋,伍嚴秋馬上進宮求見楊廣。


  「什麼,城外出現大批難民?」


  「是的,聽守軍彙報,是突厥人洗劫了邊鎮哨卡,使得他們流離失所,現在他們請求入城救濟,請皇上定奪。」楊廣聽到伍嚴秋的稟報,還沒有下令,又有人來報:

  「報!稟告皇上,難民身後出現大批突厥騎兵,大批百姓被殺戮裹挾,雁門四門全被封鎖,請皇上定奪。」


  「伍太守,雁門是邊關重鎮,現在有多少糧草軍械?多少兵馬?」


  「回稟皇上,雁門現在有三萬兵馬,加上皇上的護衛兵馬,加起來有五萬餘人,但大多都是步兵,騎兵不足五千。糧草按現在的消耗速度,大概可以維持半個月左右。」


  「為何防守如此鬆懈,還有物資如此緊缺,你身為太守罪責難逃呀!」伍嚴秋聽到這話心裡十分委屈,因為楊廣的遼東運河兩項國政,使邊關兵馬糧食軍械供應大批的減少,如果不是早得到消息,說楊廣要來巡視,伍嚴秋也難以籌集到這些東西。可自古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不忠,如今楊廣要他背黑鍋,他也不得不背。想到這裡,伍嚴秋趕快跪下向楊廣請罪:

  「皇上,臣罪該萬死!請皇上開恩啊!」蕭皇后在一旁看到,覺得這伍嚴秋也是冤枉,就上前勸道:


  「皇上,如今大敵當前,我們應該萬眾一心,才是解決難題的良策,這伍大人近日來接駕中做事勤勉,請皇上饒恕他吧!」楊廣心裡也清楚,今天的事情主要責任在他,再加上伍嚴秋的態度,因而也不想太難為伍嚴秋。


  「傳旨,兵馬嚴守城池,不得出戰,伍嚴秋待罪立功,在城樓督戰,不得有誤,另外點燃雁門的烽火台,並派出精騎,向鄰近城池傳信,讓他們出兵勤王,欽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