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選孩子
次日。
玄皓想,如今他膝下的孩子隻有一個公主和一個皇子。在後宮裏麵,孩子太少了,特別沒有熱鬧氣息。想要大臣們的孩子來陪他的伴讀。
最重要的是,玄皓把前朝大臣們的孫子弄到後宮來,有他們一個孫子在玄皓手裏,大臣們做事情都多了幾分忠心。
於是,玄皓讓大臣們的內人們把自家的小公子,或者是小孫子送到宮裏,由他來挑選,能選出來的就陪伴玄皓的小皇子在尚書房讀書。
尚書房是專門供皇帝的子女讀書的地方。
皇帝會選擇極好的先生來教他子女,在民間叫老師為先生,在皇宮裏麵,叫老師為太傅。
能當皇帝子女的太傅,那肯定是很優秀的人。
下朝以後,大臣們讓內人選一個不喜歡的兒子,或者是孫子進宮去陪皇帝的孩子讀書。
大臣們都不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去陪皇帝的孩子讀書,隻不過皇帝是君,他們是臣,不得不聽從。
隻能選一個不寵愛的孩子進宮,在去之前,讓內人教好孩子宮裏的規矩。
所謂內人就是大臣們的女人,他們的妻子。
幾日以後。
玄皓上完早朝,大臣們也下朝了,大臣們讓內讓帶上孩子,坐上官轎進宮。
貴婦們來到玄皓的養心殿大廳。
如果有皇後,一般都是去皇後那裏,如今沒有皇後,隻能來皇上的養心殿大廳等著玄皓過來選孩子。
玄皓挑上的就留在宮裏,吃穿用度都在宮裏,一直陪伴玄皓的皇子讀書。
得進宮的孩子,往好聽地說,得以陪伴皇帝的孩子讀書是榮耀,往不好聽地說,簡直就是給皇上的皇子送玩伴,皇子有什麽三長兩短,她們的孩子脫不了關係,而且,玄皓手裏多了一個籌碼。
玄皓換下上朝的朝服,來到養心殿的大廳,貴婦們一一向玄皓行禮。
貴婦們在來之前就教好她們自己孩子規矩,如今孩子們也跟著給玄皓行禮。
玄皓讓她們都平身,然後每一個孩子全部站好,排在大廳裏,讓玄皓選。
玄皓選了幾個看著特別順眼的,其實就是長得比較養眼的,人人都喜歡好看的,選擇喜歡的,不影響心情。
當然了,心靈美是最重要的。
玄皓選好以後,貴婦們就告退了,告退之前囑咐她們的孩子,在宮裏要好好聽玄皓和太傅的話,好好陪伴玄皓的小皇子讀書。
貴婦們離開孩子以後,坐上官轎,都偷偷地在官轎裏流眼淚,她們的孩子,就算再醜再笨,也是她們身上掉下來的寶貝疙瘩。
其中,被玄皓看上的就有徐昭昭的親侄兒。
徐昭昭的額娘舍不得把孫子送進宮,可哪有什麽辦法呢?徐昭昭阿瑪選擇把比較聰明的哪一個孫子送進宮裏去,笨一點的放在家裏。
徐昭昭阿瑪是想著,聰明一點的孩子在宮裏的生存的機會要大一些。
在徐昭昭阿瑪的心裏,哪一個孫子他都喜歡,都想讓他們活著,送進宮裏的哪一個孩子,希望長大以後不要怪他們選擇把他送進宮裏陪讀。
徐昭昭的哥哥,如今隻有三個孩子,兩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女孩子是最小的。如今把一個男孩子送進宮裏來了,徐府裏就隻剩下一個女孩子,一個男孩子了。
在送來之前,徐昭昭的大嫂傷心難過,眼淚不停地掉,那是她懷孕十個月的,她舍不得,可舍不得也沒用啊!
徐昭昭的阿瑪讓徐昭昭大嫂別哭了,被皇上知道了就不好了。
徐昭昭的額娘回去以後,也傷心地哭了。
而徐昭昭的大哥在前線,還不知道這事兒,就算知道了,也無可奈何。
不過還好,徐昭昭是孩子的親姑母,已經寫信帶給徐昭昭了,讓徐昭昭多多照顧她大哥的兒子。
徐昭昭收到信以後,有高興有難過,高興的是,終於有一個親人在自己的身邊了,難過的是有又一個孩子卷入後宮裏麵來了。
後宮就如同戰場一般,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休想活著。
如今,她不但要保護好自己,還有護著哥哥的孩子。
於是,徐昭昭就安排一個太監,一個宮女去尚書房當差,注意裏麵的風吹草動。萬一出什麽事情,她也能第一時間知道。
如果有機會地時候,她要教一下他這個侄兒子,謹言慎行,見機行事,防人之心不可無。
在後宮裏,大部分都是禍從嘴出,還有,誰也不能相信。
今日出了小太陽,永壽宮裏麵的宮女太監把永壽宮裏麵的院子打掃幹淨,又提水來擦地。
每一塊青石板都擦得亮堂堂的,永壽宮裏麵的宮女太監都很勤快。
主要是不用徐昭昭操心,都是浣溪和剪香管著,小羽子也管著他的小太監。
永壽宮的院子如此幹淨,徐昭昭看了心情大好。
每一天宮女太監們都要把永壽宮裏裏外外打掃得幹幹淨淨,浣溪檢查過關了才算幹淨。
徐昭昭出了正殿,天氣不錯,她打了一個哈欠,伸了伸懶腰。
“這麽好的天氣,本宮要跳舞唱歌。”徐昭昭說道。
唱歌就算了,徐昭昭好久沒有唱歌了,唱歌嗓子疼。跳一會兒舞,不但可以保持身材,還可以鍛煉身體,一舉兩得。
永壽宮雖好,可在徐昭昭心裏,遠遠比不上徐府,那裏有家的感覺,而這裏沒有家的感覺,在這裏勾心鬥角無處不在。
她感覺自己無時無刻都活在戰場上。隻有永壽宮能給自己一些安全感。
在皇宮裏,玄皓是她的希望,也是後宮裏所有女人的希望。
徐昭昭在院裏翩翩起舞,她不但會跳舞還會練劍,不但會練劍,還會寫詩詞。
不過她寫的詩詞都是愛情詩,山水詩,不敢寫關於前朝的。
後宮是不能幹擾前朝的,一直以來的規矩。徐昭昭有時候特別想不通,男人可以的,女人也可以,沒有女人那來的男人?
唉!隻可惜以她個人的想法不算,要以大家。
那個時候,重男輕女,條件不好的,隻能男孩子讀書,女孩子在家幫著家裏做家務,長大了就嫁人。
還好徐昭昭生在富裕的徐府,得以讀書,而且家裏的父母也不偏心,她和哥哥父母一樣疼,一樣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