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前往晉陽
皇帝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把太子的安全和調查武元慶的事情都交給了尉遲敬德。這時候的尉遲恭才剛剛和長孫無忌平叛羅藝歸來。
尉遲恭隋唐時期的名將。評書隋唐英雄傳裡邊十八條好漢裡邊排第十三位。年少時是個鐵匠,後來跟著劉武周反隋,再後來武德三年投降了李唐,得到了李世民的充分信任,當所有人都不相信他要殺了他的時候,是李世民力排眾議選擇了信任他。當然尉遲恭也完全對得起李世民給他的信任。不但作戰勇猛幾次救過李世民,而且玄武門政變之前更是親自參與策劃,勸說李世民,政變當天一馬當先不但再次救了李世民一命,還射殺了準備勒死李世民的齊王李元吉。在東宮車騎將軍馮立,副將軍薛萬徹猛攻玄武門,秦王府的時候,又是尉遲恭手持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級趕到示眾,才讓東宮士卒潰散。還是他,披堅執銳闖進海池,威逼李淵下令讓所有軍隊聽從秦王李世民的處置。
同樣,尉遲恭的誓死效忠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玄武門政變后論功行賞,尉遲恭和長孫無忌,並列頭等功臣。皇帝賜絹萬匹,然後把整個齊王府都賜給了尉遲恭。貞觀元年,拜右武候大將軍,賜爵吳國公,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四人並食實封千三百戶。
這傢伙就是李世民的鐵杆死忠。所以,李世民才放心的把如此重任交給了他。
李世民的命令下的很急,除了他,長孫皇后外,只有得到命令的尉遲恭知道是為什麼。
就連他大舅子,長孫皇后的哥哥吏部尚書長孫無忌都不知道,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一幫宰相****一樣的看著剛回朝沒幾天的尉遲恭,馬不停蹄的又開始調兵遣將,急哄哄的準備領著三千右武衛的悍卒保護太子去晉陽,卻愣是沒搞明白是怎麼回事。
不就是太子去晉陽嗎,不就是祭天嗎,用的著國公護衛,副宰相跟隨嗎,這他媽排場也太大了吧。
再說你尉遲恭去也就算了,還帶著你兒子一起去,你當這是郊遊呢。
宰相們都很不高興,覺得自己被忽視了,皇帝不再愛了,有心找皇帝麻煩,彈劾尉遲恭,但然並卵,皇帝怎麼會處置自己的死忠呢,尤其還是明顯得到皇帝授意的尉遲恭。
太子李承乾很憂傷,明明早上才給母后請了早安,怎麼上午的時候就下旨讓自己去晉陽了。最主要還沒告訴自己為什麼,只說提早啟程,以免耽誤七月祭天。
自己是小孩子沒錯,可又不是傻的,七月祭天,現在才四月好不好,長安距離晉陽又不是很遠,就算太子出行走的慢,那個把月也爬過去了啊,用得著這麼早啟程嗎?
是不是自己哪裡惹父皇母後生氣了,這是要發配自己嗎?李承乾在自己的寢宮惶惶不安,又不敢找父皇母后問個明白。
李承乾這邊擔心害怕不願意去,那邊他姐姐襄城公主和妹妹長樂公主卻找到皇后央求要跟著太子一起去晉陽玩。
看著兩個眼角泛紅泫然欲泣的小姑娘,長孫哭笑不得。
「襄城,長樂,你們怎麼想起來跟著太子去晉陽了,路途那麼遙遠,很辛苦的。想要玩,皇宮這麼大,還不夠你們玩的嗎。不行也可以讓侍衛保護著你們出宮到長安城裡玩玩啊」。
「不嘛,母后,兒臣要和太子哥哥一起去晉陽玩,人家還沒有去過那麼遠的地方呢。而且皇祖父就是在那裡起兵,才有了現在的大唐的,人家要去看看嘛」長樂公主才是個七歲的小蘿莉,奶聲奶氣的和自己母后撒的一手好嬌。
「是啊,母后,您就讓我們一起去吧,我會照顧好長樂的」襄城公主也在一旁嬌聲哀求。
襄城公主母親早亡,長孫憐惜她,自小就養在自己身邊,待她就和親生女兒一樣,而且襄城也聰明孝順,雅禮有度,作為長女她一直是李世民眾女的榜樣。
而長樂公主更是李世民和長孫的嫡長女,更是萬千寵愛於一身,剛出生,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欣喜若狂的給她起名叫麗質,取天生麗質難自棄之意。
長樂公主的志文中用華美的辭藻盛讚道:「公主資淑靈於宸極,稟明訓於軒曜。……皎若夜月之照瓊林,爛若晨霞之映珠浦。」
長樂公主也對得起自己的名字,長得是人如其名,天生麗質,才七歲的她已經長成一個容色絕姝的小美女了。不但人漂亮小姑娘還特別懂事,也沒有說父母寵愛就變得飛揚跋扈,恃寵而驕。而是和姐姐襄城公主一樣,孝順懂禮貌,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非常友愛。
這兩個公主可謂是唐朝公主中的典範。這時一起求到了長孫這裡,可憐巴巴的樣子讓長孫實在是硬不下心去拒絕,無奈的長孫只能答應了兩人的請求。
長孫皇后滿眼寵溺之情的看著兩個得償所願的女兒歡呼雀躍的跑了出去,她對太子的這次出行充滿了期待,老天賜予了自己如此好的兒女,就絕對不會吝嗇於再多賜些其他的好東西,長孫堅信。
三天後上午,東宮玄德門外,三千護衛已經整裝待發。隨著太子儀仗出行,浩浩蕩蕩旌旗招展,三千護衛也各司其職分散護衛,李承乾的車駕在中間的位置,尉遲恭騎馬隨侍在側,溫彥博,薛元敬兩個人也乘車跟在後邊,襄陽和長樂兩位公主的車駕緊隨其後。
東行三十里,就到了後世人熟知的灞橋。
此時正是柳絮紛飛的時節,灞橋邊送別親友的人們已經開始習慣用折柳來表達對親友的祝福思念。
要是李白在此少不得念一句「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白居易則會說「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可惜,李承乾的到來,讓依依惜別的人們瞬間四散。太子出行要避讓,否則容易惹事,搞不好要掉腦袋的。
李承乾沒有享受到折柳送別的待遇,因為沒有人來送他。
不知道他是否感覺到內心凄涼。
過了灞橋,又走了幾十里晌午的時候在會昌驛稍事休息,下午又走了幾十里,天色稍晚的時候,已經到了渭南驛。
這時候已經不適合再走了,尉遲恭原定的也就是在這裡住一晚的。
尉遲恭招呼屬下安排防衛,李承乾則和兩個妹妹到了驛站安排的房間。把兩個妹妹送到各自的房間后,李承乾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剛進房間,內侍就進來說太子右庶子溫彥博和太子舍人薛元敬來了。
等兩人進來后,李承乾小大人一樣坐在榻上,一本正經的問道:「二位大人,有事嗎。」
溫彥博兩人施禮道:「沒什麼事情,臣等就是來問候一下,看看殿下有什麼需要的嗎,畢竟殿下這也算是第一次獨自出行,臣等擔心殿下會有什麼不適應」。
「哦,兩位大人多慮了,本宮很好,沒有什麼不適應的。」李承乾笑著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既然如此,臣等現行告退了「微施一禮,溫彥博哂然笑道。
就在兩人扭身出門的時候,李承乾忽然心頭一動,開口道:『兩位大人且慢「。
兩人趕忙回身說道:」,太子殿下,可是有什麼事要問嗎「。
」嗯,本宮忽然想起來,您兩位大人和尉遲將軍好像都是河東人,溫大人您好像是Q縣人,那裡離晉陽可不遠,父皇命本宮主持七月在晉祠的祭天儀式,本宮卻對晉陽知之甚少,所以想請教二位大人。「
」殿下請問,臣知無不言「作為副宰相,基本回話的都是溫彥博,薛元敬就在旁邊聽著就是,他已經被溫彥博代表了。
」本宮聽說溫大人曾跟隨大儒王通學習,而王通是太原王氏上代族長,現在族長是王通的弟弟王績,溫大人對這太原王氏應該很熟悉,就給本宮說一說這太原王氏吧「。李承乾笑著道。
溫彥博正色道:」殿下,這太原王氏是五姓七宗之一,從魏晉以來最最著名的門閥之一,而您隴西李氏也是其中之一。王氏以詩書耕讀傳家,出過的名臣武將無數,故而王氏在河東一帶甚至我們整個大唐都是赫赫有名的,尤其是在河東,幾乎每家每戶都和王氏有著大大小小千絲萬縷的關係。當年太上皇晉陽起兵的時候也得到了王氏的鼎力支持,所以王氏和朝廷的關係是很好的「。
李承乾點點頭:「嗯嗯,這些本宮也有所耳聞,那溫大人可否知道太原王氏最近的事情嗎」。
溫彥博聞言一滯,尷尬的乾咳一聲說道:「殿下有所不知,臣離家甚早,對王氏近況不甚了解,不過薛大人前兩天才剛剛從晉陽回來,我想薛大人對王氏的近況應該更了解一些」。
薛元敬看著太子看過來的眼神,肚裡氣的罵娘,溫彥博你個老匹夫不為人子,剛才一句話都不讓我說,光你叭叭叭說,現在你回答不出來了,就把我推出來,你把我當成什麼了,你副宰相了不起啊,我特么好歹也是太子舍人呢。
心不甘情不願,還不得不說,薛元敬這個憋屈。
「臣的確對最近王氏的近況比較了解,臣前幾天就是到晉陽和王通之女相親的」薛元敬小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