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人傻錢多
話說倭國人拿出來的到底是什麼寶貝,竟然引起一陣驚呼呢。
珊瑚。
沒錯,就是紅珊瑚,和上午送給武元慶的那個是一樣的品質。
但品質一樣,個頭上可就大大的不同了。送給武元慶的那個紅珊瑚算上下邊的基座也才多半米,可是現在抬上殿來的這個紅珊瑚不算基座都能有一米出頭的樣子。
紅珊瑚屬有機寶石,色澤喜人,質地瑩潤,生長於遠離人類的一百米至兩千米的深海中。
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生長極緩慢,不可再生,而紅珊瑚只生長在幾個海峽(台灣海峽、日本海峽、波羅地海峽、地中海),受到海域的限制,所以紅珊瑚極為珍貴。
在後世紅珊瑚因為其價值被人們不節制的濫開採,導致其極為稀有,價格是漲了又漲,一漲再漲。
而在古代則是由於其開採的難度,畢竟是在深海中,為了開採這東西死掉的漁民不知凡幾,所以使其同樣被作為奇珍異寶被人收藏。
尤其是在中國,紅珊瑚就被視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貴權勢,所以又稱為「瑞寶」。像現在吐蕃那邊喇嘛高僧多持紅珊瑚製成的念珠,而後世清朝的時候,二品官上朝穿戴的帽頂及朝珠系由貴重紅珊瑚製成。
紅珊瑚數量稀少,得之不易,特別是高達二尺以上得珊瑚樹更為罕見,而現在倭國竟然拿出一株三尺有餘的紅珊瑚來,無論是顏色、塊度、凈度亦或者是光澤上都是極品,深紅的顏色在滿殿的燭光照耀下熠熠生輝。讓明黃的大殿和大殿中的人臉上都映上了一抹紅。
如此品相和大小的紅珊瑚引起人們的驚呼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能有財力或者權勢收藏有紅珊瑚的人,在這大殿中也不算太多見,起碼那些五品以下的官員家裡是不一定有的,就算有也不會這麼好這麼大。
與這驚呼讚歎形成對比是不少官員那稍顯難看的臉色,尤其是像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王珪等宰輔,一個個臉色都顯得很陰沉。
不是說他們覺得這紅珊瑚不夠資格進獻給皇帝,恰恰相反的是他們覺得這東西太貴重了,所以不適合送給皇帝。
外國給中原國家朝貢由來已久,從公元前三世紀開始,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的國家就開始了這樣的具有政治意義的行為。這樣國家對國家的行為被稱作朝貢。
朝貢制度從商朝開始,那時候還只是周邊一些部族給商朝統治者進貢一些禮品。
等到了公元前二二一年年秦朝統一中原地區之後,建立起了嚴格意義上的中央集權制帝國,除了匈奴,周邊國家已經沒有能和秦帝國相抗衡的存在,於是朝貢制度順理成章的被推廣到了周邊的這些勢力不強的國家中去。
後來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其後中原王朝崩潰,五胡亂華導致朝貢體系崩潰,到了隋朝一統天下后,才重新得以恢復。
在西晉以後,隋朝以前的這一時期內,往往同時有多個政權均聲稱自己是中華正統天下之主,要求周邊諸國朝貢,各小國往往也同時向多個大國朝貢,更有一些國家一邊接受朝貢,一邊又向更大的政權朝貢。
就算到了現在的大唐時期,國力鼎盛,倭國、渤海等國也力圖成為次級的朝貢中心,甚至互稱對方的使節是「貢使」,就像倭國在六二三年的時候讓逼著新羅向他們朝貢,然後今年自己又來長安向大唐朝貢一樣。
與朝貢相對應的是中原國家內部的進貢制度,和朝貢極其相似,只是周邊國家變成了內部的各級地方官府。
無論是朝貢也好,還是進貢也罷,都離不開進獻的貢品。《禹貢·疏》載:「貢者,從下獻上之稱,謂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異物,獻其所有,謂之厥貢。」可見,貢賦之物,為一地「所生異物」,也就是特產之物。
各國進獻的貢品基本都是本國的特產,何為特產呢,不是一定要當地的特色寶物,哪怕是當地特色的農作物,或者商品,亦或者是動物都可算在這個範疇里。
朝貢算是一種政治和商業並存的行為,外國送貢品給中原國家的統治者,統治者往往都會對他們進行賞賜,而由於天朝上國的大國思想,也可以叫習慣性裝逼,往往賞賜給各國的東西財物要遠遠比給過送來的貢品數量多上許多,價值也大的多。
像貞觀二年的時候,波羅國獻波稜菜,李世民就大手一揮賞賜了人家上好的絲絹一百匹。波羅國也就是後世的尼泊爾,而所謂「波稜菜」,即後世大家熟知的暗送秋波里的秋天的菠菜。
從尼泊爾千里迢迢送來了幾捆菠菜,李世民就賞賜了人家一百匹上等的絲絹,這尼瑪價格完全不對等,尼泊爾人賺大發了,可賠大發了的李世民卻顯得得意洋洋,還把那些菠菜當做好東西賞賜給了幾位大臣,武元慶他爹也在被賞賜的幾個人當中。
還有南詔國每年都進貢的石榴,西域諸國進貢的胡桃、葡萄等等,都為他們的國家賺回來幾倍,幾十倍,上百倍,上千倍的財貨。
當然這些國家也會送上些金銀珍寶之類的東西,但數量都不會太多,人家又不傻,送點土特產就能換回絲綢,瓷器等一大堆的貴重物品,誰還會送好東西呢。
當然除了中原國家的統治者外,大部分的朝臣也不希望這些國家送太貴重的東西,因為皇帝一個個都是缺貨,賞賜的回禮太重了,貢品越貴重,賞賜的回禮自然也就越呈幾何增長的貴重,傷不起啊。
而國內各級官府的進貢也是如此,除非是所謂的祥瑞,不然一般送給皇帝的都不會是當地最好的東西。當然這個事不涉及賞賜的問題的,皇帝一般也很少會因為地方送了點什麼好東西就大肆賞賜地方官員。
不送最好的東西給皇帝,乃是各級地方約定俗成的規矩,怕的是一次把東西送到極致,皇帝很喜歡每年都要,萬一哪一年產出的東西質量不如以前了,皇帝怪罪下來丟了官帽,甚至掉了腦袋。
所以,基本送到宮裡的所謂貢品都不會是精品,而是次一級的貨色,簡稱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