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禽獸
貞觀七年四月,混世魔王程咬金的二兒子要娶媳婦,哦,不,是尚公主了.這個尚字用的好,可以假同上.
皇帝嫁女兒自然是要大操大辦的,程處亮雖然是老二,但那也是嫡子,程咬金為兒子準備的排場也不小.
成親那天,半個長安的人都擠到懷德里第,也就是懷德坊程家府邸周圍看熱鬧.
不過這成親可不是在程咬金家裡的,而是在皇帝給清河公主修的公主府里.
在清河之前,她有好幾位姐姐都已經成親了,但像老大襄城公主一樣嫁到夫家而不是公主府的一個都沒有.
這不得不說,襄城公主和其他公主是很不一樣的,當然她嫁的夫君也比其他公主嫁的有本事的多,才能讓皇帝破例.
程處亮和清河公主李敬成親,按理說武元慶這個當姐夫的應該算到娘家人裡邊.但是程老魔王愣是讓他大兒子和三兒子,程處默,程處弼兩個生拉硬拽的將武元慶給綁到了家裡.
讓武元慶這個程處亮的半個老師,給程處亮當儐相,寫催妝詩.成親那天早上,看著一臉絡腮鬍五大三粗的程處亮穿著大紅的喜服,帽子上還插著一朵紅花在鏡子前邊照了又照,武元慶就膈應的不行.
「禽獸.「武元慶小聲唾罵.
恰巧這時,程處默推門進來,他沒聽清楚,忍不住問道:「你說什麼?「
「我說你家老二是禽獸.「武元慶鄙視的指了指站在鏡子前被自己給帥到了的程處亮.
「喂,你小子又嘴賤了.「程處默沒好氣的說.
「這是我嘴賤嗎?「武元慶衝程處默翻了個白眼,然後大聲問程處亮:「處亮,今晚洞房你準備怎麼過.「
「還能怎麼過,喝完合巹酒就睡覺唄.「程處亮轉過頭,呲著牙露出個燦爛的微笑說道.
「怎麼睡啊.「武元慶又問.
「你說怎麼睡?「程處亮一臉浪笑的反問.
「看到沒,我說他禽獸難道有錯嗎?「武元慶努努嘴,鄙夷的問程處默.
程處默有些無語,他知道武元慶的意思.
男女成親,洞房花燭夜行周公之禮,啪啪啪那本是應有之事,不幹這事,就像武元慶和襄城,王子瑜成親的時候打了一晚上鬥地主,那才不對呢.但無奈這清河公主才剛剛十歲,就放到唐代這普遍成親在十三四歲的朝代,也顯得有些年幼.
對武元慶來說,自然更加沒辦法接受了.他貞觀二年和襄城成親時候,襄城都十四了,他都認為小,身體發育不成熟,不能行夫妻之禮,到現在貞觀七年,五年過去了,襄城也十九了,他都依然還這麼認為呢.
更不用說清河這才十歲,和他家二丫一般大.二丫還是每天上躥下跳撩貓逗狗懵懂的奶娃子呢,清河竟然就要成親了.
這要是有人敢上門給二丫做媒,提親,武元慶能直接亂棍打出去.就是武士彠和楊氏這麼做,武元慶也能不管不顧把家裡鬧翻了天.
程處亮這個傢伙也真不是個玩意兒,不說以前,就其幾天武元慶還專門給他講過生理衛生知識,給他講過清河年幼,過早行房產生的嚴重後果.可這傢伙卻絲毫沒聽進去,滿腦子就想著今晚洞房后怎麼禍禍清河,怎麼睡了.
這麼個貨色,不是禽獸是什麼?
李世民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清河上邊明明還有幾個姐姐沒嫁呢,像南平公主,遂安公主這樣的都可以賜婚嘛,可他都沒選,偏偏選了十歲的清河賜婚給了程處亮.
這尼瑪,腦子瓦特啦.
不管武元慶心裡怎麼罵李世民腦子瓦特啦,怎麼罵程處亮禽獸,這婚禮都該怎麼進行還怎麼進行,武元慶頂多找程處亮他老娘程孫氏提點幾句,至於說效果怎麼樣,武元慶基本不抱希望.
接上清河,然後敲鑼打鼓轉了半個長安最後繞回懷德坊清河公主府拜天地.新人送入洞房,賓客吃吃吃喝喝喝直到深夜方才散盡.
四月清河成親,五月皇帝李世民就領著老婆孩子一大堆人又跑九成宮避暑去了,用官方話說叫上幸九成宮.
九成宮,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三年二月,竣工於隋開皇十五年三月,開始名叫「仁壽宮」,是文帝的離宮。唐貞觀五年修復擴建,更名為「九成宮」,「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層」,言其高大。
九成宮位於岐州麟游縣,在長安西北三百六十二里處,這裡東障童山、西臨鳳凰,南有石臼、北依碧城,天台山突兀川中,石骨稜稜,松柏滿布。炎炎夏日三伏天溫度也就如同春末夏初不冷不熱剛剛好,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氣溫平均在二十一二度,微風拂徐,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實為消夏之佳境。
去年,也就是九成宮擴建的第二年,李世民第一次臨幸九成宮.當時,通直散騎常侍姚思廉還上奏摺諫言,不想讓李世民到九成宮避暑,理由是勞民傷財.
李世民哭笑不得,就僅僅從長安到岐州,三百里左右的路程,算得上什麼勞民傷財.雖不以為意,但李世民也不想和姚思廉爭辯,只是解釋說:「朕有風疾,暑輒頓劇,往避之耳.「
李世民說我有病.我有病,這是赤裸裸的恐嚇,就跟後世兩方人吵架,打架一樣,一方說我有病,你要敢氣我,打我,我直接躺地上你信不信.李世民就是這樣,他告訴姚思廉我有病,你特么別惹我,不然老子躺地上訛死你.
皇帝都這樣說了,姚思廉還能說什麼,只能乖乖認慫.見他這麼識相,李世民打一巴掌給個甜棗,賜給姚思廉絹五十匹.
到了九成宮,李世民心情愉悅的很,處理朝政之餘常常到處閑逛,竟然讓他發現了一眼泉水.
這泉水以前都沒有被人發現,李世民是第一個發現的,這讓李世民很高興,覺得,哎呀,老子還真是天命所歸,第一次來就發現了這麼一眼甘甜清涼的泉水.
這是祥瑞,是好事,得讓人記下來傳諸後世.
於是,由魏徵撰文,大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九成宮醴泉銘碑》就這麼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