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監督個蛋
王子瑜,襄城兩人都有武元慶為她們所寫的詩詞,王子瑜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和襄城的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長樂一直羨慕不已,今天終於得償所願,她元慶哥哥也給她寫詩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甚美,甚得妾心.
在別宮又留戀半日後,武元慶將公主們帶回了洛陽宮.
第二日,武元慶遵照皇命去監督漕糧卸載入庫,到了地頭方才得知,怪不得皇帝什麼委任都沒有呢,原來昨天晚些時分,就已經有旨意下給了洛陽縣令.
武元慶到的時候,洛陽縣令領著含嘉倉藏監早早就等著了.
洛陽縣令別看只是縣令,但卻是京縣,縣令都是正五品的官員,而含嘉倉倉監則是從六品的,一般糧倉都是正七品的,但惟獨含嘉倉倉監是從六品的.
為什麼特殊呢,因為諸多糧倉里,含嘉倉最大,在後世這個糧倉被稱為古代最大糧倉,那在大唐這時候自然就是天下第一糧倉了.
含嘉倉的修建是和洛陽城一個時間段修起來的,也就是隋煬帝時期.
含嘉倉之所以會被建成最大,一來是因為地理位置正好處於大運河由南到北的中心樞紐,二來則是因為隋煬帝的好大喜功,這位皇帝建什麼都喜歡往大了來,糧倉也不例外.
但雖然建造的這個糧倉成為了最大的,城東西長六百多米,南北寬七百多米,共有圓形倉窖四百餘個。大窖可儲糧一萬石以上,小窖也可儲糧數千石,為了保護糧倉還特意在四周修建了城內城,城牆寬四五丈,高兩丈余,為了運糧便利,開了四道門.
但這麼一個建造龐大,嚴密的巨型糧倉在隋朝卻並沒有成為重要的儲糧倉庫,因為那時候洛陽周圍建造了好幾個糧倉呢,以防出現個大火走水被一鍋端,所以統治者把糧食是分散開幾個糧倉各放一部分的.
然而,隋末的動亂四起,讓統治者悲哀的發現他們錯了,錯的很離譜.
走水的意外沒發生,叛亂卻起來了.起來叛亂也就罷了,造反的裡邊還有一個非常聰明的李密.
別看李密在小說話本戲曲舞台上是個為了漂亮女人放棄江山的好色之徒,但實際上李密是個很有政治野心也是非常聰明有能力的一個人.
他家世顯赫,出生於四世三公之家,自己襲爵蒲山公.散發家產,救濟親朋好友,收養門客,禮遇賢才,從不吝惜資財。后又折兵讀書,尤其喜好兵書,常能背誦。
隋煬帝評價他說:個小兒視瞻異常,勿令宿衛.說他顧盼之間看起來不是一般人,不讓他在皇宮當守衛.
楊素也對自己兒子楊玄感說:吾觀李密識度,汝等不及.
這些當世能人都覺得李密非同常人,李密也配的上這個評價,反了隋朝後,他加入瓦崗,在他的謀劃下瓦崗很快壯大,成了當世十幾路反王中聲勢勢力最大的一家.
最後李密又幹掉了原老大翟讓,自己當了瓦崗的頭頭.隋朝派兵攻打瓦崗屢次被他打敗.
當時為了爭奪都城洛陽,那時候還是隋朝將領的王世充和李密在洛陽周邊激戰了將近半年時間.
那時候李密就發現了一個洛陽守軍的弱點,那就是洛陽城的糧倉基本都在城外.一旦城外的糧倉失手,洛陽城裡存糧就會不夠吃.
發現了這一點后,李密就開始了他的搶佔糧草戰略.李密先打下了城北面的興洛倉,之後又襲擊回洛倉,糧倉被占,洛陽城裡人心惶惶,守軍士氣也隨之降低,逼得王世充不得不出城作戰,結果王世充幾次襲擊倉城都被有所準備的李密給打敗,最後一次更是全線潰逃,搶著擁上洛水浮橋,淹死了幾萬人.
瓦崗眾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李密搶奪糧倉的戰略卻是成功的.後來幾年,王世充佔據洛陽,只要有人打到洛陽附近,首先搶奪的就是幾個糧倉,後來李世民和王世充爭奪中原的也不例外,弄得最後洛陽就是一座孤城,糧食斷絕,一天能餓死幾十個上百個,有的人直接就吃人肉,有的人抓來泥土放進瓦瓮,用水淘洗,沙石沉在底下,取出浮在上面的泥漿,把糠麩摻在裡頭,做成餅子來吃.
不光百姓缺糧,就連官員,高官都沒得吃,王世充的尚書郎盧君業、郭子高等人都是活活給餓死的.
那完全就是一片人間地獄,慘不忍睹.
於是大唐建立后,吸取了經驗教訓,充分的利用起了建在城內的含嘉倉,李世民登基后,尤其是貞觀二年的那場席捲關中河東的大蝗災更是讓李世民看到了大量儲糧的重要性.
於是下了皇命,東都洛陽以東的稅糧,從江南運抵的漕糧全部集中在含嘉倉,再由含嘉倉通過陸路水路運至關中長安.
而長安不缺糧的時候,含嘉倉就承擔起了所有大多數漕糧的倉儲任務.
春夏之時本不會有漕糧運到,但皇帝李世民巡幸洛陽,為了保證糧食存足,以防有個什麼變故,所以在皇帝早前決定巡幸洛陽的時候,朝中就特意下了命令,臨時讓江南官府抽調糧食運抵洛陽以備不時之需.
在含嘉倉倉監領著武元慶詳細介紹了一番情況后,時間快到了午時,遠遠的城牆外響起了號角聲,運糧船隊終於來了.
含嘉倉位於洛陽城東北角,有一寬寬八十多米、深十多米的寬廣深邃水道.運糧船隻沿著運河一直到通濟渠,然後從通濟渠渠首北上經瀍河後由水道西行,穿過里坊區直抵含嘉倉。
當船隊到來的時候,倉城東南的曹運碼頭霎時熱鬧了起來,運糧的工人嘩啦啦全擁擠了上去,管秩序的軍士大聲呵斥的維持.運糧的馬車也一架架的駛到了碼頭上等著一會運糧裝載.
武元慶看了一會發現,除了想多掙錢的民夫擁擠了些外,其他不管是值守的軍士,還是倉庫的官吏,就連趕馬車的都是秩序井然,沒有一點亂象.
在碼頭邊竟然還有一個管理處,裡邊有官吏在登記造冊,每下來一車糧,趕車的都要過去報數登記,基本糧食的統計在這裡就完成了,然後入倉時候再登記一次就不會有什麼錯漏了.
尼瑪,這還讓我來幹嗎?
監督?監督個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