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夢幻初唐> 第五百零四章 拿架的李世民

第五百零四章 拿架的李世民

  封禪是古已有之的禮儀。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但泰山封禪的具體起源卻不得考,因為有人說始於秦始皇,也有人說始於伏羲,還有人說始於黃帝,炎帝,堯舜禹之類,反正各種傳說都有.

  雖然說法種種,不過記載清楚的應該要從秦始皇說起.統一六國后的第三年,始皇東巡郡縣到「天下第一山」——泰山封禪,以表明自己當上皇帝是受命於天的.

  在泰山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刻石頌秦德。頌辭稱,「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只頌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然後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


  這上山下山,登封禮,降禪禮組合起來就是始皇帝的泰山封禪.

  封禪很多人覺得對皇帝來說應該是大事,好事,因為能封禪說明這個皇帝幹得不錯嘛,不然哪有臉封禪向上天彙報情況呢.

  但事實上不光皇帝非常看重封禪,每個皇帝都想在泰山封禪,就連大臣們也想皇帝能夠封禪,當然自己是能跟隨皇帝去才行的.

  因為皇帝如果封禪,那不但會石刻詔書對自己的功績歌功頌德,還會把隨從大臣的名字也刻在上邊.

  皇帝是天子,封禪是皇帝在向上天彙報工作情況,那隨行大臣的名字和工作報告刻在一起,自然也就說大臣們的名字也能讓上天看到,也算是蹭熱度上達天聽了.

  別覺得這理由很好笑,在古代雖子不語怪力亂神,但那指的是神怪仙佛,而老天爺是很有市場的.

  像寫史記的司馬遷,他爹司馬談因病未能隨漢武帝行封禪,那是一輩子都充滿遺憾的.臨終前拉著司馬遷的手哭泣悲嘆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邊夫」.

  所以,李世民登基當皇帝后,除了開始幾年比較亂沒人提封禪的事情外,之後幾年,常有大臣奏請封禪,想跟著沾沾光讓上蒼知道一下自己的名字.

  先是貞觀五年,朝集使趙郡王李孝恭等人上表,認為四方夷族均已歸服,請求行封禪大禮,李世民拒絕了.

  緊接著第二年就再次有人奏請泰山封禪,這次主力換成了武元慶他爹武士彠.

  李世民想裝逼來著,他說卿輩皆以封禪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給人足,雖不封禪,庸何傷乎!昔秦始皇封禪,而漢文帝不封禪,後世豈以文帝之賢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掃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巔,封數尺之土,然後可以展其誠敬乎!」


  李世民這話意思就是我這麼牛逼,不是別人說我牛逼,而是我自己真牛逼,難道沒有泰山封禪就能說我不牛逼嗎?肯定不能.你們都說泰山封禪是帝王盛世反正我是不以為然的.當年秦始皇封禪泰山,漢文帝沒有封禪泰山,也沒有誰敢說漢文帝就不如秦始皇好的.因為漢文帝時候天下安康,百姓衣食無憂,就算不封禪人家也是好皇帝.

  李世民就是說漂亮話,謙虛一下我這人很淡泊的,不在意那些虛的.

  結果裝逼裝成傻逼了,本想說完漂亮話后就順水推舟接受封禪的奏請的.

  因為古代嘛就是這樣,什麼事情都不能別人一說我就應下來,大臣們請辭皇帝還得挽留意思意思,然後幾次三番后再裝作依依不捨的同意.

  李世民依照慣例說完漂亮話,大臣們就很識趣的繼續奏請,李世民就裝作沒奈何的同意,結果李世民忘了他手底下還有千古明鏡魏徵老魏頭呢,裝逼給玩脫了.老魏頭上書表示老子我不同意.

  李世民就怒了,老子就謙虛一下你特么還當真了啊,你憑什麼不同意,你是覺得老子功勞還不夠高嗎?還是德行不夠深厚,還是大唐不夠安定,還是四夷沒有臣服,還是糧食沒有豐收,還是國家沒有符瑞?

  李世民也不謙虛了,直接拿自己的功績質問魏徵.

  魏徵老實的點頭說這些陛下都做到了.

  李世民更怒了,既然老子都做到了,那憑什麼不能封禪?

  李世民裝謙虛,裝逼裝不下去了,發怒質問,可他碰上了剋星老魏頭,老魏膽兒肥,根本不怕他,解釋說:「陛下雖有此六者,然承隋末大亂之後,戶口未復,倉廩尚虛……賞賚不貲,未厭遠人之望;給復連年,不償百姓之勞;崇虛名而受實害,陛下將焉用之!「


  咣咣咣,一串理由砸下來,直接把李世民懟了回去.

  自從貞觀六年裝逼玩脫了手,好幾年都沒有大臣提過封禪的事情了,可能大家也覺得皇帝不靠譜,老子們好心好意請你封禪你還拿架,結果被魏徵給懟了,那我們也不忙著操這個心了.

  一直拖到今年,貞觀十一年,李世民巡幸洛陽,這傢伙挨著泰山比較近了,終於有大臣再次提起封禪之事了.

  有了之前的經驗教訓李世民也不裝逼不拿架了,直接二話不說同意了,然後當下就下令秘書少監顏師古,諫議大夫朱子奢,以及魏徵,楊師道兩位宰相共同研究封禪事宜,最後由百官頭頭左僕射房玄齡裁定.

  封禪事宜定下后,抽調了很多民夫開始修路,尤其修上下泰山的路,還有搭建祭壇.

  魏老頭可能是因為這次沒有勸阻皇帝封禪擔心皇帝會驕傲自滿,所以開始頻頻給皇帝上書勸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後世稱為諫太宗十思疏的勸諫奏摺.

  雖然這時候魏徵上這樣的摺子聽掃興的,但因為封禪的事情魏徵沒有勸阻,李世民也就很給面子的接受了勸諫,,表示一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還用鎮紙壓在御案上首表示以後一定常看,時刻警醒自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