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議和?不存在的
當劉敢抵達朝堂之時,眾人已經等候多時。
小皇帝劉協高坐上位,左右文武以張昭、周泰為首,各自排排站列成長龍。
眾人的表情嚴肅,不苟言笑。
一時之間,氣氛頗為嚴謹。
劉敢一進大殿,目光便落在了一個陌生中年男子身上,只見此人一身錦衣華服,身材細瘦,樣貌和善,下巴上留著幾許美髯,整個人看上去頗有儒雅之風。
此人,便是閻象無疑。
一陣介紹寒暄過後,閻象表明來意,是為兩家罷兵議和而來。
同意議和的人很多,畢竟九江大戰勞民傷財,袁術麾下兵力又遠遠多於劉敢,真要一直這麼打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以張昭為首的保守派,幾乎個個表態同意罷兵休戰。
周泰卻是個例外,一直以來他都是主戰分子,有一句話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換在他身上來形容真是再貼切不過。
三天不打戰,周泰就能「上房揭瓦」給你看。
眾人都有所表態,唯有劉敢一言未發。
此時劉敢站在一旁,彷彿成了一個局外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悠閑姿態,就好像今天的事情完全與他沒有任何干係。
「不知這議和一事,明王怎麼看?」
劉協目光望向劉敢,朗聲一問。
劉協一直很在意劉敢的態度,劉敢沒有表明立場,劉協就不會輕易下決斷,尤其是軍事上的問題。
閻象也把目光落在劉敢身上,雖然劉協才是天子,但是這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天子顯然還沒有決斷權。
「不怎麼看。」劉敢聳了聳肩,淡淡道:「此事陛下決定即可,如果沒什麼其他事,本王先行告辭了。」
說完,劉敢拱了拱手,竟是真的轉身溜了。
閻象盯著劉敢消失的身影,呆立當場,啞口無言。
這便是天下盛傳的江東劉無雙?
行事這般兒戲!
處事如此隨意!
閻象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一切都擺在眼前,令人無法質疑。
其實不止閻象不敢相信,有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包括小皇帝劉協也是一樣。
起初劉協剛到廬江之時,劉敢有很多不尊敬劉協的地方,這讓劉協一度以為自己剛出虎穴,又入狼窩,劉協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可能要再次淪為一個傀儡皇帝。
但是後來劉敢主動放權的行為,大大刺激了劉協一把。
劉敢以天子年幼不便掌權的說辭,把民政之權全權託付給張昭,劉敢自己則是只問軍事,不問其他。
這儼然是一副忠心耿耿的肱骨之臣模樣。
平日里,劉敢對劉協的私生活也沒有什麼限制和約束,除了不要離開舒城,平時劉協愛去哪去哪,當然了,隨身必須有人保護,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到後來,很多重大的決策劉敢都沒有參與,完全交託於張昭與劉協自行商議處置,一副不聞不問的放權姿態,好幾次都把劉協感動的差點哭了。
劉協甚至開始幻想自己成年的那一天,也許大權終有一日可以掌握在自己手裡。
所以,劉協相當尊敬劉敢,下了朝堂,私下裡都口稱劉敢為皇叔。
去劉敢府上蹭飯,那也是隔三差五就去一次,如同家常便飯一般稀鬆平常。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劉協心心念念想見到的小喬,一直沒有再出現,聽說小喬好像是被袁術的手下抓走了。
哼,這個袁術好大的膽子,抓走了小喬,還敢來此談什麼議和!
想到此處,劉協頓時心頭一怒,冷冷道:「除非袁術退出揚州,否則議和一事免談!」
閻象不知劉協為何突然發怒,但是提出這種苛刻條件,顯然此次議和不大可能輕易和談。
閻象費盡唇舌,在劉協面前好說歹說,最終不但沒有談攏,反而被劉協狠狠罵出了朝堂。
出了朝堂,閻象以為此次出使的任務要以失敗告終,長吁短嘆之際,突然被人拉上了一輛馬車,嚴格來說不叫拉,而是綁上了馬車,因為這一切的行為,都不是閻象自願的。
閻象被黑布蒙上了雙眼,失去了視野,再次重獲光明的時候,他已經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這是什麼地方?你們想幹什麼?」
閻象沒有慌張和膽怯,冷靜地向面前的陌生人提問。
沒有人回答閻象的問題,這些人就像是聾啞人一樣,對於閻象所說的任何話語,都是充耳不聞的冷漠姿態。
時間一長,閻象放棄了追問,他口乾舌燥,饑寒交迫,好在這些人對他還不算差,不但沒有把他綁起來,還給他送上了可口的食物,禦寒的大衣,好吃好喝的招待。
閻象吃飽喝足之後,派人抓他的主謀悄然而至。
「子非先生食慾不錯嘛,這麼多飯菜竟然都吃完了。」
當劉敢出現在閻象面前的時候,他的臉上沒有吃驚,而是很平靜,好似早已料到一般。
劉敢不由大感意外,問道:「子非先生知道是我?」
閻象輕哼一聲,冷冷道:「在揚州境內,除了你劉無雙,誰敢跟袁公作對?」
劉敢撫掌笑道:「這到也是,既然子非先生猜到是我,可知我請子非先生來此的目的?」
閻象冷聲道:「有話快說,有屁就放。」
劉敢也不氣惱,心平氣和道:「本王想請先生棄袁助劉,歸我麾下,為我效力。」
閻象哈哈大笑,劉敢面不改色,四目相對,閻象率先開口:「劉無雙的部下都是靠綁來的嗎?在下今天真是漲見識了。」
劉敢突然躬身施禮,正色道:「情非得已,還望先生不要記掛於心,我是真的很看中先生的才能,若有先生相助,袁術那廝指日可滅。」
閻象冷哼道:「自古忠臣不事二主,你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劉敢輕輕一嘆,語重心長道:「袁術此子倒行逆施,橫徵暴斂,治下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可笑的是此子自以為手持玉璽,便想妄圖稱孤道寡,做那大不違之事,昔日周自后稷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今漢室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再者,袁術比之文王,相差何其遠也?」
「袁術此人絕非賢主,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先生如此才智高絕,難道還看不透其中關節么?話說回來,即使先生不為自己考慮,也該為下一代考慮,正所謂居安思危,袁術一旦稱帝自立,先生的名聲也就跟著臭了,先生的子子孫孫更要背上賊臣逆子的名聲,世世代代遭人唾罵,這難道是先生想看到的嗎?」
閻象默不作聲,面色陰沉。
「先生若一時想不明白,可以慢慢考慮,我們都有時間,只是那袁術可能就沒有多少時間了。」劉敢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妄圖稱帝,真是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