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天意
白公子轉過身看著墨一。
「你怕死嗎?」
「不,我害怕自己犯錯。」
白公子臉上閃過一個毫無溫度的笑容。
「這是你唯一的機會,我的傷還沒好。」
「我從不乘人之危。」
「你沒有成就大業的氣量。」
……
朝會的日子到了。
百官戰戰兢兢地聚集在大殿上,他們多半都已經知道了元青的死訊,心裡滿是新皇帝會不會剷除異己,大開殺戒的擔心。
不過看上去皇帝的心情還不錯,他的第一份詔書就是為死去的先皇加廟號為聖祖,算是極致的讚許,雖然有違禮制,但沒有任何人站出來反對。
這麼一來,皇帝的心情就更好了。
百官也漸漸放鬆下來,看上去,至少現在,皇帝並沒有殺光一半朝臣的意思。
「欽天監所言墮天門將開,請群臣商議。」
大殿上安靜下來,百官面面相覷,確定皇帝不會在這種時候騙人,然後一陣嗡鳴漸漸響起。
站在這裡的人都經歷過二十年前的那場災難,無論是在勝利者的行列中,還是失敗者的行列中,他們都可以確信,那真的是純粹的災難。
而現在,那場災難要重演了。
皇帝看著眼前像是一群無頭蒼蠅一樣的人們,露出一個殘酷的輕蔑微笑。
這便是元青曾經視為依仗的東西,本質上不過是個垃圾堆,他們當然擁有恐怖的力量,曾經讓皇帝都只能退讓,但在真正的災禍面前,他們無比脆弱。
「那麼,群臣有何想法,皆可直言。」
沒有人有任何想法。
皇帝強忍著笑意擺擺手,宦官拿出詔書,開始宣讀。
以九皇子為主帥,領禁軍兩萬北上,與邊軍一起,等待墮天門動蕩,掃清門中出現的一切。
「陛下聖明。」
大殿上的所有人都心不在焉,不過他們說這句話的時候倒是異口同聲。
然後朝會結束了。
……
於文心事重重。
他察覺到了儒家內部的暗流,沈正遠比所有人預料中更快地得到了新皇帝的信任,但儒家內部的其他人卻並不想讓他做主。
「短視。」
於文沒敢把這個詞說出口。
猶豫再三,於文走進了沈正的府邸。
這裡已經有很多儒家弟子在等待了。
多年的亂局戛然而止,深陷其中的儒家卻幾乎毫髮無傷,就算為暗流涌動而憂心忡忡的於文也不由得有一種振奮之情,他一直都相信沈正。
「皇帝今天在朝會上那麼做,到底是想要什麼?」
沈正雖然一臉疲憊,卻還是笑著上來歡迎於文,他知道,儒家弟子之中,這個人算是少有的實幹之才。
「墮天門有變,那是真的。」
儘管知道新的皇帝不會撒謊,但於文還是呆住了。
他深深的吸了口氣,然後慢慢地吐了出來。
「此事……」
「此天佑我儒家,」沈正笑著將於文請進了書房,「為了大軍北上,皇帝不僅沒有因為元青而歸罪於儒家,甚至多有妥協,先賢多年努力,而今終有一線曙光。」
「不可過於樂觀。」
雖然嘴上這麼說著,於文還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心中甚至有一個荒謬的想法——夫子聖人顯靈了,儘管無比荒謬,但這個念頭在他心中縈繞,始終沒有消散。
「此天佑我儒家,我原以為有天傾之危,沒想到……」
「皇帝所求,是漕糧。」
於文點點頭,這樣一來,一切就能穿到一起了。
儒家始終是江南最強大的勢力,就算不能完全掌控江南,也能翻起風浪,北方邊軍大戰之時,就算儒家只是放出謠言,說漕運被斷,軍心都會不穩,皇帝投鼠忌器,自然對儒家不敢如何。
「不能貪戀一時安穩,皇帝心思深沉,手段毒辣,如果儒家不改換門庭,他日天下太平,恐怕他不會忘記舊事。」
沈正也是這麼想的,但儒家之中並非只有一個聲音。
「今上酷烈,更何況得位不正,不是賢君。」
三賢之中有兩位也在沈正府上,孔平安原本就在京城,羅正陽自濟水北上入京,還有江南西林書院的山長顧園未到,但也已經北上了。
「衍聖公,」於文恭敬地彎腰行禮,「北山先生,今日行中府上群賢畢至啊。」
「而今存亡之秋,不要再行俗禮了,」孔平安揮揮手,「今上登基,則墮天門動蕩,這是得位不正,獲罪於天,我儒家豈可奉無德之人為君!」
沈正心中充滿了無奈,孔平安站在他府中前庭這樣高聲說話,就算隔牆無耳,也要鬧得人盡皆知了。
「請上座。」
孔平安當仁不讓地坐了主座,他雖然對沈正不滿,卻還是相信他會為己所用。
「三皇子仁厚,親近我儒家,而今墮天門動蕩,大軍出京,無論京城之中有多少人忠於皇帝,都會大大分散他的力量,沈行中,你收攏六皇子余部,奉三皇子為主,乾坤變色只在一日之間,我儒家方能入主朝堂。」
這是個令人無法不心神激蕩的預想,而且幾乎是完全正確的。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身為四皇子時甘為人下,少有黨羽,除了墨家,幾乎沒有可用之人,此次北方有事,大軍之中皇帝的私人安插少了,怕邊軍有變,安插多了,留在京城中的力量自然薄弱,而如果兩邊平衡,則兩邊都要不穩——元青留下的舊部實在太多,而且幾乎無處不在,如同羅網,只要沈正出頭聯絡,就是一股遠勝於皇帝的力量。
更何況,皇帝登基,墮天門便動蕩,有太多人將此事視為天兆。
但沈正知道,那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美夢。
如果皇帝真的沒有足夠力量,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如果六皇子的舊部真的足夠強大,元青死於非命,他們為什麼不出頭為六皇子報仇?
三皇子仁厚,不過懦弱,六皇子舊部眾多,不過一盤散沙,皇帝就算孱弱,終究大義所在,欽天監言之鑿鑿,沈正手握真正的先皇遺詔都不敢出頭,孔平安所言只是取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