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51章
不論是一貧如洗還是家事豐厚,楊家村一村子上下在大年初七這一天都沒能有多少過年的喜悅。人麵廣些的,才吃過午飯就上了各耆宿房中候著等消息,人麵不那麽廣的,也難免老著一張臉,去了人麵較廣的人那裏,等著二手、三手的消息。小五房身為族內紅得一等一的一門,自然也少不得三親六戚都上了門來,隻等著老太太回來了說話。
老太太卻顯得很沉著,一大早起來,先在院子裏遛了幾道彎,吃過早飯讓家下人請了安,便吩咐王氏,“老大媳婦不在,遇到這種事,本該讓你們伺候在一邊的,奈何你也是個誥命了,不好出來拋頭露麵的。倒是我老婆子老了老了,也無所謂避嫌。這一次,讓妞妞兒跟著我伺候茶水就行了。”
王氏本來打量著自己怎麽都有份跟隨的,見婆婆說得也是道理,自然也隻能應承下來。倒是蕭氏、慕容氏臉上均都是一寬:雖說和婆婆不睦,但二嫂的回歸,的確對兩個小媳婦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又用了半碗茶,老太太一整年來頭一次換了錦衣,勒了額帕,又插戴起了半套金鑲玉連魚的頭麵,雖然對於京城、江南地界來說,實在還有些簡陋,但在老太太而言,已經是難得的華服。
人要衣裝,老人家這樣打扮起來,自有一股說一不二的氣息,又柱了沉香木拐杖,手中扶著也是著意打扮過的善桐,兩人進了宗房,頓時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眾人也似乎直到今日才想起來:小五房的兩個兒子都有為母親申請朝廷表彰,這一位是正兒八經的四品恭人,眼下楊家村裏諸女眷,能在品級上和老夫人拚個旗鼓相當的,怕是還未曾出世。
一時間就連宗房都對老夫人多了幾分客氣,欠身自主位上起來,親自將老太太迎進了上首第二個座位,和老十六房老太太挨著坐到了一塊,善桐自然在祖母身後站著伺候,她遊目四顧,見屋內即將滿座,再一默默細數,心中也有了計較:族內家事略豐厚一點的人家,幾乎也都到齊了。從宗房的狗腿子小二房算起,外九房、老三房、老十六房、小十三房都來了人,小十三房甚至是海鵬叔撐著病體勉強出馬。此外還有些兒子多的人家,譬如老七房居然也混到了一個位置,雖說一房隻有一個位置,但再加上眾人帶進來‘端茶倒水’的小輩,屋內竟是一點都不覺得寬敞,鬧哄哄的連著甜絲絲的水煙味,嗆鼻的旱煙味,這個小會說是小會,倒不如說是田間地頭擺的龍門陣兒。
其實這話也不能說錯,當時的大家大族,是以耕讀為要。讀書不成務農為業也是本分。雖說家大業大,可沒有官職就得親自和田土打交道,同佃農打官司,西北連年戰亂,人口最少的時候,到了農忙時分,地主們也得下地幹活送飯。自然養就了這些人一身的土味兒,可善桐心裏明白:京裏的窮官兒們,別看麵上風雅光鮮,未必比這些土老冒兒們殷實呢。這些年也說得上風調雨順,西北人又節儉,指不定存了多少糧食,就等著熬荒年。不說別的,就是小十三房,人丁雖然稀少,可地實在是多,光是存糧的庫房就有十來個。要不然,老七房怎麽眼睛都綠了,非得要咬上這塊硬骨頭……
她正自出神時,隻聽得族長輕輕咳嗽了幾聲,忙積聚精神,全神貫注地望向了這位其實已經出了五服的叔祖父,略帶好奇地等著宗房的手段。眾人也都靜了下來,聽族長給這會議開了一個小頭,“大家也都知道了,臘月無好客,村子裏來的三位貴客,是借糧來的。”
或許是西北人性子憨直,這個開場白實在是平平無奇,沒什麽驚豔的地方。眾人一片寂靜中,又聽他道,“這糧食也不白借,算三分的利。眼下路壞了大家也都知道,糧食在江南在京城,就是運不過來!大軍就在延安定西,餓了是要出事的。就是不給利息,老帥們張口了自然也沒得說,得借,又還有三分利,我打量著也不壞,就先應承了一個數目。”
他咳嗽了一下,說了一個數字,眾人這一下就炸了鍋了,老七房房長都不顧自己的年紀,直跳起來,幾乎是吼出來的,“兩萬石!全村一年,再風調雨順也就是三萬石!他們倒好,一開口就是兩萬,我們得不吃不喝地攢幾年啊!”
雖說老七房素日裏名聲不好,但這番話出來,倒是激起了一大片讚同的嗡嗡聲。族長不說話了,隻是拿眼睛看了善桐這邊一眼,垂眸做起了老僧入定狀。
這是擺明了要讓祖母出頭說話……善桐倒沒覺得族長這是禍水東引,畢竟這件事小五房出力多,那是看得見的,大家看似是在駁族長,不少人的眼睛也看著祖母呢。就是祖母不出頭,她都想替祖母說幾句話了。
可老太太還沒開聲,就有人發話了。
十六房老太太猛地一拍桌子,她站起身來了,“這是都忘了元德年間的事了?”
這聲音並不響亮,卻一下就把眾人都說得啞了火,唯獨老七房房長——這個精壯黝黑,頗有幾分無賴氣質的壯年漢子,還不服氣地嚷道,“元德年那也是朝廷駐軍不力幾乎是縱兵入關!如今我看前線消息也不大好,咱們就是給了糧食,人家還打輸了,老叔,這仗該問誰討呢?”
這話雖然是歪理,可也不無道理。元德年間北戎南犯,就是因為駐軍把守不力,退得比兔子還快了幾分,把大好的西北糧倉,陝西腹地留給敵人燒殺搶掠。直到桂元帥調兵遣將從後掩殺過來,這才解了圍。可就是這樣,寶雞一帶也幾乎是十室九空,此役不但傷了西北的元氣,著實也傷著了西北諸人對朝廷的信心,大軍要糧食是不怕的,怕的是要了糧食還打不贏,那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十六房老太太還沒開口反駁,族長已是先咳嗽了一聲,不緊不慢地道,“話也不能這樣說,人家沒糧食吃,兵散了就是匪。誰不知道楊家村是個富戶,知根知底的人盯了上來,咱們又得罪了官家,倒是全族都要折進去了。這糧,肯定是要借的。”
到底是族長,這話說得雖然不怎麽大義凜然,但勝在實在,一群漢子紛紛稱是。老七房房長還要說什麽,宗房老四起身給眾人添茶,他也就沒了聲音。
要借肯定還是要借的,老七房這幾句話,不過是各房的一番垂死掙紮,見不是事,眾人也都認命。十六房老太太先表了態,“俺們家地不大多,人口不少,也難……就出個五百石吧!”
十六房秀才雖然多,地卻的確是不少,這一千石的數目說出來實在是有幾分小氣。善桐看了她一眼,心想:真是說得比唱得好聽,到了自己頭上,就顯出小氣來了。
旋即又是一凜,提醒自己:我又何嚐不希望人家多出些,我們少出些。畢竟是活命的糧食,誰知道來年年景怎麽樣,鬧起饑荒來,可不是說著玩的。
有了十六房開頭,其餘幾房也都各自說了數目,倒是有多有少,善桐心算了一番,加在一起也有近七八千石了。宗房出個一萬,還有小五房未發話的,出個兩三千,這兩萬石的數目,足可以湊齊了。說到底,楊家村這麽大的人家,兩萬石還真動不了他們的筋骨。小姑娘一時間倒覺得祖母很有幾分小題大做了,這件事眼看著就能平安過度,又哪來宗房的手段可看。
此時也就隻有小五房未曾發話,眾人不期然都看著老太太,十六房老太太更是神氣十足,自覺大義凜然——也的確,出了兩個四品官,雖說小五房家風正,這些年來也未曾欺男霸女魚肉鄉裏,但家事要比尋常人家更豐厚些,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就說地,實在也是並不少的。
老太太卻始終並不說話,隻是看著族長,半日才咳嗽了一聲,淡淡道,“老哥,該揭盅了吧?”
隻聽這話,善桐心裏就是一個咯噔:她太熟悉祖母了,聽了老太太的話,便知道這決不是事情的結束。換句話說,老帥們肯定是不止借了這麽多的……
也是,就兩萬石,十萬大軍,夠吃多久,就是實打實地發下去,也就是半個月的工夫。人家又為什麽要廢這麽大的勁兒,連少將軍都派來了做筏子。
從前沒長大的時候,成天都覺得大人的世界很複雜,如今自覺已經長大了,覺得大人的世界沒那麽複雜了,很多事兒自己也可以辦了。善桐才赫然發現,到了正經場麵,自己的腦子,還實在並不夠用。處處都落後了一步,雖然已經能看懂大部分的鉤心鬥角,卻總是要等人家的招出了,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裏麵還蘊藏了如此心機,是自己沒有看明白的。
她能想到的,各房房長自然不會想不到,眾人又起了些小小騷動,老族長麵色數變,終究是道,“唉,老嫂子這樣說了,那咱就這樣辦。”
他就又咳嗽了一聲,才慢悠悠地道,“這一次呢,朝廷也不是不知道我們的難處。老帥們特地請旨,得了三個國子監的恩生空缺,三個京衛武學的恩生缺……”
到底還是瞞了點家底。
老太太本來用意,是想催促宗房說出真實數目,不想族長反而順水推舟,到底還是要把監生名額的事放到台麵上來說。她不禁大皺其眉,卻也無可奈何。隻得偏過頭來,讓善桐伺候著打起了一袋水煙吸了兩口,才低聲吩咐孫女,“你仔細看看,這就是你老叔祖的手段了。”
善桐自然看得明白,深知這才是戲肉所在,之前一切不過鋪墊。族長是先摸了摸各房的底線,再祭出這一招來。如此各房如果對此名額有意,則勢必不能加得太少,尤其是那些對恩生名額勢在必得的人家,必定會互相攀比。如此一來,踴躍捐輸之餘,族庫要出的份額,自然也就少了。
她不禁微微一笑,也壓低了聲音回祖母,“叔祖還是厚道呢,按著我來,族庫說不準是一兩穀子都不用打了。”
“哦?”此時屋內已經起了一陣嗡聲,老太太興味盎然,索性也和小孫女竊竊私語,“那依你的辦法,該怎麽樣呢?”
善桐扒在祖母耳邊,輕聲細語地道,“要是依我呀,我這會子就說,大家也不急,回去想想,想好自己能出多少了,再來找我說道。留個數字就好了,到時候誰出的多,名額自然就給誰了……”
她話才說了一半,族長已經笑道,“大家不用急,動用族庫總要告訴全族一聲,正月初十在宗祠有個大會。初十之前,各家願出多少,往我這說一聲也就是了。”
居然和善桐的主意不謀而合!
老太太一下有些心驚,一麵是心驚孫女兒居然如此聰明,小小年紀,和飽經世事的族長都想到了一塊。另一麵,她也是老人精了,幾乎是一下就看出了這主意的厲害。
眾人暗中攀比,唯恐不高,不能得中那難得的恩生名額,這是看得出來的事。隻看老三房和老十六房那摩拳擦掌的樣子,就知道這三元之中,他們是必定要占上兩元的了。餘下一元,族內多的是人家巴望著呢——再加上武學門檻低,武秀才的功名也好拿一些,不能走文路,走武路那也是功名……好些人家已經流露出了蠢蠢欲動的神色。這一招一出,恐怕宗房是不用動用族庫多少,就已經可以湊夠數了。
宗房小氣,本來是宗房的事,也沒甚好說的。可天下亂象將起,一家一族如果不能緊緊抱團,隻怕覆滅就在轉眼之間,不能再由著宗房這樣鬧下去了!
老太太掃了屋內一眼,見眾人臉上寫滿了計較,竟是沒有一人和她一般憂慮,一時間不禁大起無奈之感,歎了口氣,振奮精神正要說話時,隻聽得耳邊又有人問道,“伯祖母,您……打算出多少哇?這恩生,是打算便宜了善柏,還是善桂呢?”
也是有些見識,知道善檀同善榆他們,用不著這恩生的名頭,也能蔭庇進國子監讀書。
這話一出,屋內的眼光頓時又刷地一聲聚集到了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在心底歎了口氣,不得不肅容道,“這件事我老婆子就不摻和了,糧食我們出,名額,讓給大家吧!”
卻沒有多少人訝異——小五房為借糧的事出了多少力,和借糧的人有多黏糊,大家也是看得見的。此時若不避嫌,話說出來就很難聽了。又有人乍著擔子去問宗房,族長還沒說話,宗房老四已經輕描淡寫地道,“家裏沒有讀書種子,就不湊這個熱鬧了。”
“到底是族內耆宿,”十六房老太太也不禁挑起大拇哥,臉衝老太太讚了一句,“這事辦得,幹淨利索!”
老太太苦澀一笑,見眾人都有起身的意思,竟似乎就要這麽散了,一咬牙,她站起身來,放沉了聲音,“老哥,這事這樣辦也不是不行,您思謀深遠,我是佩服的。不過有一樁事您得先答應我,要不然豁著和您破了臉,我也不能應承。”
先不說她素來威望高,就是這一身的華服,已經讓眾人高看一眼——平時小五房不顯山不露水的,大家也都難免忘了她們的顯赫。今日老太太披掛上陣,才叫人想起,這一位背後乃是有兩個四品大員撐腰,更別說其中一味還就在定西,到寶雞不過八百裏路,說得難聽點,他跺跺腳,楊家村就得吃不住的搖!
就算是最拿大的十六房老太太一下都沒了聲,屋內瞬時靜了下來,族長皺了皺臉,倒像是在做鬼臉一般,一時間顯得有幾分滑稽。他卻是沒半分停頓,“老嫂子隻管說。”
老太太一點都沒有放鬆自己的姿態,她死死地盯著族長,一字一句地道,“族庫裏還存有多少糧食,年年都是帳上看的。多少年也沒有開倉驗看了——這是瑣事,素來都是煩宗房操辦的。不過今年情形特別,大家要多出了糧,手裏沒了餘糧,若遇到災年可真就一點辦法沒有,隻能靠族庫了。我老婆子老腦筋,不信帳上的數目,那都是虛的,老哥,族庫多出少出不要緊,您得讓我看一眼,庫裏的糧食,足額不足!”
這話一出,旁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善桐卻已經是響亮地倒抽了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