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隋行4G> 第329章 順風順水

第329章 順風順水

  西北已是狼煙動地,大隋皇朝正面臨著南北交兵的空前困境,而身在并州的楊廣卻對此全然不知。


  恰恰相反,由於近一個月來接二連三的順風順水,使得楊廣心情大好,眼看著就要過年了,竟動起了要吃餃子的心思。


  自一個月前,張衡一語定策,要楊廣一手向長安報信示警,一手明與留守白道州之突厥一部加強聯絡,實則抓緊時間募兵籌糧,做好兩手準備,隨時應付突如其來的變故以來,整個河北道行台治下面臨的形勢就一日好過一日。


  在楊廣的堅持下,僅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一條通往雁門關外的水渠就已修建峻工,使得雁門關以北突厥境內飽受乾旱困擾的突厥百姓終於能夠喝上從關內引來的清水了。為表達對隋朝接濟突厥百姓的謝意,突利可汗送來五十匹腳力上佳的良馬給楊廣,並主動提出建議,兩國於雁門關以北五十里處重新恢復互市,互通有無,和睦相處。楊廣欣然同意了。


  與突厥的關係得以短暫的緩和,並沒有使楊廣放鬆對其的警惕。經安若溪首倡,李徹等驃騎營將領全力支持下,楊廣在督修水渠的同時,頒下了一道募兵令,面向河北道治下十九座州府的全體士庶人等,徵召忠勇之士補入自己的近衛部隊——驃騎營。


  這道別出新裁的募兵令一下,頓時在河北道治下諸州府民間激起了一股巨浪。在北齊治下世代生活多年的河北百姓起初大多不敢相信,堂堂的隋朝晉王殿下,竟然敢面向他們這些前敵國治下的子民招募近衛。要知道,依當時歷朝歷代的令式,能夠成為朝廷親王身邊的近衛武士,不單單是對一個人品行、能力的最大認可,而且對他所在的整個家族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尤其是身為繼承了攻滅北齊衣缽的隋朝親王,能頒下一道面向舊齊子民招募近衛武士的募兵令,對大多數河北百姓來說,都從中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我們不再是被大隋朝廷歸入另類的敵國子民了,從此也不再矮人一頭了,能夠到晉王身邊當兵,充分反應出朝廷對我們的高度信任。


  儘管如此,在募兵令下達后的最初幾天,設在各州府衙門前的募兵處仍然門可羅雀,徘徊觀望的人多,實際報名應徵的人卻屈指可數。


  為徹底打消人們心中的顧慮,在李徹的建議下,楊廣親自主持了第一批的遴選募兵活動,從并州中前來報名應徵的三十五人中挑選出了兩名補入驃騎營,並於并州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外張榜公布了入選者的姓名、出身。


  消息一經傳開,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未范效應。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從四面八方的閭里鄉村前往各州府衙署報名應徵的丁壯男子如潮水般而來,人數很快就超過了一萬人。


  楊廣又突發奇想,徵得李徹等驃騎營將佐贊同后,隨即又頒下了一道募兵令,公開宣布:凡是此次未入選驃騎者,如其本人自願,盡可加入并州府軍,為國效力。


  新的募兵令頒下,猶如火上澆油一樣,把河北道治下諸州的徵兵行動推向了另一個高潮。


  聞訊匆匆趕回并州的河北道行台右僕射兼晉王府長史王韶捧著一份總計超過三萬人的應徵名冊,對這位年紀尚不足十四歲的晉王殿下可謂是刮目相看:在楊廣兩道募兵令頒布之前,他自己馬不停蹄地奔波於各州府的世家豪右門前,費盡心思地說服他們放寄身其門下的為數眾多的客戶應徵入伍,卻收效甚微,萬沒想到,楊廣到并州后不久,就因身邊的驃騎營於靈石一戰中受到重挫,採取了面向河北百姓招募丁壯補入驃騎營的辦法,極大地聚攏了人心,辦到了自己沒能辦到的事。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王韶回到并州,得知楊廣出關與突厥人簽訂和約一事後,並沒有像張威那樣對楊廣橫加指責,只提醒楊廣切莫因一紙文書的簽訂就放鬆了對突厥人的防備。


  經過層層遴選,不但從前來報名應徵的三萬多人中成功地挑選出了近兩百位身手不凡的年輕後生補入了驃騎營,而且為鎮守并州的府軍募得了近三萬人馬,此次募兵行動可說是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近些天來,唯一使楊廣感到有些不安的是,六叔楊爽並沒從幽州率軍趕回并州和他會合。


  高句麗王高湯表面上對剛剛開創不到一年的大隋皇朝極為恭敬,不僅曾派出使臣前往長安貢獻方物,向楊堅討封,而且對楊爽向其提出的索回高寶寧的要求滿口答應,但是卻遲遲不交出高寶寧,反而於暗中挑唆居住於遼東的漠合諸部不斷襲擾營州一帶。


  楊爽也是年輕氣盛,當獲知漠合諸部背後是高湯在暗中支持之後,不由得勃然大怒,隨即親率大軍進駐營州,準備以重兵壓境來逼迫高湯送回高寶寧,徹底臣服於隋朝。


  要知道,楊廣雖被冊任為河北道行台尚書令,但衛王楊爽才是楊堅委以軍權重任,享有專悃之權的河北道行軍元帥。他一旦親率十萬大軍東出臨榆關,進駐關外的營州,河北道的心腹之地幽並之州留守的兵力就十分有限了。


  出於對來自正面最強大敵人突厥的高度戒備,包括張威、王韶、李徹在內的幾乎所有河北道行台吏員在得知楊爽親統河北道隋軍主力東出臨榆關的消息后,眾口一辭地紛紛請求楊廣立即差人趕往營州,勸說楊爽以防禦突厥大局為重,將隋軍主力撤至關內,以備不測。


  楊廣也感到六叔此次舍突厥於不顧,執意率軍東出臨榆關強逼高句麗交出高寶寧,行事過於草率了些,但苦於楊爽不僅是自己的長輩,論爵位也和自己相當,而且是被父皇授予專悃之權的河北道行軍元帥,即便自己親自前往,也未必能勸說得他同意從關外撤兵,更何況是身份、地位遠遜於楊爽的眾台僚呢。


  當此之時,張衡主動請纓,承擔起了這一項艱巨的差使,奉楊廣之命遠赴營州,力勸楊爽及早撤軍至關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