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禮不伐喪
雖然心中已決意起用前朝宿將宇文忻輔佐太子楊勇北拒突厥,但楊堅也頗為授予宇文忻何種職銜費了些腦筋:以宇文忻的爵位、地位,自該授予其行軍元帥之職,可他畢竟曾受自己冷落近一年之久,心中難保不會產生怨氣,驟然賦其兵權,楊堅著實放心不下。幾經琢磨,楊堅終於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傳詔冊任宇文忻暫領右領軍大將軍,協掌咸陽兵事,將其派往咸陽輔佐楊勇。
右領軍大將軍位列十二衛大將軍之一,且是執掌皇帝身邊近衛部隊的親近軍職,不但地位尊顯,而且執掌極為緊要,冊任宇文忻這一軍職,足以顯示出自己起用他的誠意。同時,宇文忻卻並不實際執掌領軍府,冊任詔命中的「協掌咸陽兵事」就將他的職權範圍死死限定在了太子楊勇身邊,不得單獨掌軍。
關中多座州府失陷,也使得朝中大多數大臣開始對楊堅南北並舉,兩路用兵的戰略方針提出了質疑。左僕射高穎在外領兵,右僕射蘇威自然就成了群臣之首,自從突厥大軍自西北大舉來犯以來,不斷的有文武大臣前往蘇威府中遊說,請求他出面勸皇帝徵調伐陳大軍北上抵擋突厥,蘇威心中本就對南北兩路用兵的策略持有異議,卻與一干文武大臣的持論相左,他認為:南下伐陳,實現華夏南北統一是重中之重,為達此目的,朝廷可以暫時與北面的突厥達成妥協,繼續維持向其稱兒獻貢的格局,待攻滅南陳后,再做計較。
懷著這樣一種心思,又自認為身居宰相之位,負有下情上達,將群臣的意見轉達給皇帝的職責,一向精明強幹的蘇威在關中危急的生死關頭,卻犯了糊塗,下了一步臭棋。
在太子和宇文忻屯兵咸陽的次日,蘇威即請旨入宮,建議楊堅與突厥苟合,加緊攻陳。
聽罷蘇威言之鑿鑿的一番建言,楊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這像是自己最為看重,身兼五職的蘇威說出的話嗎?
鑒於蘇威身負維持京城治安之重任,楊堅心中對他主張與突厥苟合雖然極為不滿,但也沒有當場回絕他,只以「容朕三思」為借口打發了蘇威,卻於次日一早即下詔,免去蘇威尚書省右僕射之職,暫以知門下納言事的名義居留相位,同時,恢復了原右僕射虞慶則的相位。
正當長安朝中因突厥大軍壓境而煩亂不堪之時,自南陳帝都建康卻突然傳來了一個驚人的好消息:在位長達十多年的南陳宣帝陳頊因病駕崩了,並且在陳頊的葬禮現場發生了激烈的宮斗,陳頊的次子——南陳始興王陳叔陵用藥錘當場將南陳太子陳叔寶打成了重傷。目前南陳朝廷正面臨著分裂的危機。
真乃天助我也!楊堅在長安宮中合上江淮前敵發回的軍報,不禁長舒了口氣,仰面嘆息道。
然而,當他接著展開與這份軍報同時送達長安的左僕射高穎寫來的親筆奏章時,雙眉又緊鎖了起來。
面對著趁南陳內亂舉兵伐陳的大好形勢,高穎竟在這道奏章中建議楊堅主動撤軍回關中。
高穎給出的理由主要有兩點:其一,朝廷前不久舉兵伐陳,師出有名,是有道伐無道,且近聞楊素在東都懷柔撫遠,招攬了不少江左世家子弟棄陳北奔,如今南陳遭遇國喪,古有「禮不伐喪」之說,倘若於此時加緊攻陳,則於道義有失,極易激發南陳軍民團結抵抗外敵入侵的決心,不如暫借「禮不伐喪」之名先行撤軍,以圖長遠;其二,突厥南侵,關中震動,調集二十萬大軍北返關中對敵突厥,可解朝廷面臨之燃眉之急。
近些天來,楊堅執拗地堅持不抽調攻陳大軍北上,實則是由於他不肯輕易放棄自幼說曾立下的統一華夏,結束自兩晉南北朝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成就一代令主威名的宏志大願,卻不料爾今他最為信任和倚仗的左僕射高穎也勸他撤回攻陳大軍,專一對付突厥,這不能不使楊堅既感到失望,又有些無奈。
經過了一夜的反覆思考,楊堅最終採納了高穎的建言,對之前定下的南北兩路用兵的戰略及時做出調整:抽調攻陳大軍北上,共拒突厥。
就在楊堅下達調兵北上的詔命之後不久,長安東面關內諸州突如其來發生的一場動亂使得楊堅對高穎調兵北上建言的正確性更加堅信無疑了。
幾乎在南陳宣帝駕崩的消息傳至長安朝中的同時,長安東面關內諸州接連發生了以「十八羅漢聯寨殺胡」為名的叛亂事件,一夜之間,在同、華諸州府城內,出現了成千上百名手持兵器的土匪公然圍攻州府衙署的現象,更有甚者,在東都洛陽附近,也相繼發生了類似事件。
一向被視為京畿重地的關內及關東諸州府一再發生了強襲州府衙署的惡性事件,不能不引起楊堅的高度重視。
他緊急冊命新任度支尚書楊尚然為關內道黜置大使,統一協調關內各州府駐軍全力清剿匪患,同時,傳命給東都長史楊素,嚴令他協助新就藩的秦王楊俊,加緊對關東諸州匪徒的清剿。甚至,為起到足夠的震懾作用,楊堅還向楊俊和楊素下達了一道口諭,凡在關東諸州捕獲之造亂匪徒,可以暫不必依《開皇律》,仍以原有律令處治。換句話說,也就是對這些匪徒,不只是簡單地處死了事,而可以施用凌遲、車裂、腰斬等酷刑從嚴懲處,以威攝其同類。
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這令人驚心動魄的半個月時間裡,楊堅收到的唯一一份令他喜形於色的好消息就來自河北道楊廣差人發回的那道收復白道州的報捷奏章。
當楊堅將楊廣報捷的奏章拿在手中反反覆復觀看了多遍之後,仍覺不過癮,立馬從武德殿起身,趕往正陽宮來見皇后獨孤伽羅報喜,欲要愛妻分享自己此刻心中的這份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