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驚奇和無衣
很快,第十一、十二支隊伍也都檢閱而過,衛所百戶隊伍的表現和前幾支同樣不怎麼樣,講武堂二年級學生的表現和一年級學生差不多好。
最後一支隊伍出來的時候,允熥自己都沒心情看了,轉過頭對金純說道:「講武堂的學生練習的不錯,值得嘉獎。金純,這些二年級的學生,若是從現在開始到畢業時沒有犯什麼錯誤,原本該一年撤銷但時間不夠無法撤銷的處分,都撤銷了吧;一年級的學生,身上背著的處分減一等;領隊的人,朕聽你說是鄭軒?」
「是,陛下。」金純答道。
「司務從正七品到從九品的都有,鄭軒的司務朕記得是從七品,升為正七品。」允熥道。金純應諾。
允熥又道:「朕還有一件事情要交給你,……」
他正說著,忽然見到金純的臉色有些變化,眼睛盯著下面的校場。允熥好奇,轉過頭也看向校場,這一下子,就看到了令人無比吃驚的一幕。
只見正在行進的這支隊伍所有人腰板挺得特別直,就是兩支講武堂學生的隊伍也略有不及;這也罷了,可橫排也十分整齊,腳步聲略微凌亂,卻也比其他的衛所隊伍強得多。
踢正步腳步聲也不怎麼齊,也和講武堂學生的隊伍差不多,只是最後的轉圈有些亂。
整體上來說,這支隊伍與講武堂學生的隊伍可以說是不相伯仲。
允熥問道:「這是哪個衛的隊伍?」
侍立在他身邊的侍衛李波也十分驚訝:他並未去教導上直衛選出來的百戶,但也聽說教導他們十分不易,誰知竟然能有一支隊伍達到這樣的水準。
他聽到允熥的話,忙答道:「陛下,是府軍右衛的隊伍。」
「夫君右衛?指揮使是宋瑄?朕還記得有一個指揮同知是李增枝?」允熥自言自語。
「宋瑄和李增枝呢?快讓他們過來。」允熥對李波說道。
李波馬上去找。他們二人並未在台上,而是與自家的隊伍在一起,李波只能下了台前往檢閱完畢的隊伍那裡去尋找。
……
……
宋瑄放下手中的千里眼,對李增枝說道:「最後的轉向有些亂,要不然就能超過講武堂的學生了。現在綜合來看,恐怕是比不上。」
李增枝也放下了手中的千里眼,恨恨地說道:「怎麼最後這樣不好!」
「你待會兒可別斥責他們。他們表現的已經不錯了,咱們本來就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解決轉向混亂之事,昨日的排練不過是碰巧了那樣好,能當做常例的。」宋瑄說道。
「可是,」宋瑄的話李增枝當然明白,心裡其實也覺得是對的。但他一心讓府軍右衛的隊伍壓倒其它所有隊伍,但就因為最後有些亂而功虧一簣,他不甘心。
但宋瑄是指揮使,他雖然出身較高,但也不能不敬上官,只能壓下火氣。
宋瑄對自家的隊伍誇讚了一番,正當李增枝也要捏著鼻子誇讚一番時,李波走了過來,對他們說道:「宋指揮使,李同知,陛下召見你們二人。」
李增枝完全不願意誇他們,聽到陛下召見馬上答應,隨著李波前往主席台;宋瑄雖然覺得不妥,但也不能說什麼,囑咐了百戶幾句,也跟著去了主席台。
允熥見到他們,笑道:「十一支上直衛的隊伍,只有你們表現的不錯,幾乎可以與講武堂的學生相提並論了。」
「不過,朕想要要你們為朕解惑。你們到底是如何訓練的,讓這些士兵能夠表現的這樣出色?」
「陛下,臣與宋指揮使想到了一些竅門。」李增枝說道。
「什麼竅門?」允熥問道。
宋瑄開口介紹起來。
原來宋瑄和李增枝在看了五天挑選出來的百戶的訓練后,就斷定:到了一個月之後肯定無法成形,若是地上有豎線,還能保證不會走成蛇形;若地上沒有豎線,走成纏繞在一起的蛇也不奇怪。
他們兩個就開始想辦法。宋瑄忽然想到:『既然地上有豎線可以保證走直,若是地上有橫線能不能保證走平?』
他隨即實踐起來。依照大多數人一步的距離,他在府軍右衛的校場上劃上了無數道橫線,要求他們每一步都腳尖都頂在橫線上,這樣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還是不特別整齊。這時急病亂投醫的李增枝使出了近似於體罰的一招:命人製造了大量長條的木板,綁在一排四個人的身上,若是木板斷了,就說明沒有走齊,責罰木板斷口處兩邊的士兵。
同時為了保證他們背挺直,李增枝又花自家的錢買了一百條和後背差不多長短的白桿,綁在衣服里,這樣他們的背想彎都彎不下去了。今日檢閱時,他們衣服里都藏著木板。
允熥聽了他們的話,恍然大悟:「朕說呢,怎麼覺得他們的動作十分僵硬,後背也不自然的突起,原來如此。你們可真會想辦法。」
可允熥雖然誇讚了他們,心裡卻不怎麼高興。他是想問出他們訓練的訣竅好推廣,但除了在地上划橫線這一條可以推廣外,剩下的不具備推廣價值。
若不是允熥給出的賞格太高,若不是李增枝自家有錢能買這些東西,若不是宋瑄在府軍右衛威望甚高,若不是府軍右衛本來就是精銳軍隊,若不是最近京衛的伙食有了極大的提高,李增枝的做法根本行不通。一般情況下如他們這樣等同於體罰的做兩日,士兵就敢抗命不尊,這完全是特例中的特例。
不過宋瑄和李增枝還是值得讚賞的,允熥又誇讚了他們二人幾句。
李增枝十分高興。從小所有人都覺得他沒什麼本事,包括他親愛的父親和大哥,這讓他十分不服氣:我也不是酒囊飯袋。這次他總算是證明了一把。
在一旁的李景隆也替弟弟高興:他剛才聽了宋瑄和李增枝的講述,同樣認為他們的做法不具備推廣價值;但李增枝畢竟差不多完成了陛下的任務,肯定會有獎賞。
果然,「傳朕口諭,府軍右衛百戶聶榮,加世襲千戶銜,賞賜白銀百兩;試百戶加世襲百戶銜,賞賜白銀三十兩;總旗、小旗,加試百戶銜,賞賜白銀十兩;普通士兵賞賜白銀十兩。」
「至於你們兩個,宋瑄加昭勇將軍階,李增枝加懷遠將軍階。等哪個衛出缺了,朕命你為指揮使。」
「臣宋瑄(李增枝)謝陛下恩賜。」他們二人跪下說道。
「不用這麼跪來跪去的,起來吧。」允熥說道。
等他們二人起來了,允熥忽然想到了什麼,將金純叫了過來,說道:「朕剛才有事情想吩咐你,不想被打斷。你可看過《詩經》?」
金純覺得允熥的這句話十分輕視他,當文官的哪有沒看過《詩經》的?但還是答道:「臣看過,詩三百首基本都能背誦。」
「那《秦風·無衣》這一首,你覺得好不好?」允熥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金純在心中將這首詩過了一遍,說道:「在《詩經》中,算得上不錯的詩了。」
「那你背一遍。」允熥道。
金純不解,但開口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允熥轉向在場的武將:「你們覺得,這首詩若是配上曲子,士兵們能不能聽懂?會不會喜歡?」
「陛下是要如同秦國一般將此詩作為軍中吟唱的歌曲?」藍珍忽然說道。
其他人恍然大悟:原來陛下的用意為此。
或許有些人不知道,華夏自古以來也是有軍歌的,流傳下來最早的就是《秦風·無衣》這一首;南北朝時柔然國有過一首頗為大氣的戰歌;之後唐代邊塞詩十分流行,戰歌也有不少。
唐代以後,五代後唐庄宗李存勖曾親自創作軍歌,能讓將士高歌,在戰鬥中英勇殺敵,捨生忘死,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戰歌,可惜其詞曲都沒有流傳下來。
再然後所有有關於戰爭的詩詞歌賦都是事後奏凱之歌,一直到清末才再次有軍歌出現。
允熥前世所有國家都有軍隊的軍歌,這些軍歌或強調紀律,或鼓舞士氣,比文縐縐的官話要有用得多。所以他也要創立軍歌。
「陛下,這首《秦風·無衣》或許在先秦之時通俗易懂,是普通士兵都能聽懂的歌曲,但現在的士兵大多聽不明白這首歌什麼意思。」李堅說道。
「朕剛才檢閱這些隊伍時,覺得號子聲很乾巴巴的,忽然就想到了《秦風·無衣》這首詩,覺得士兵們行軍途中歌唱軍歌是不是能提振士氣?反正朕有時唱歌能提振精神,所以想設立軍歌。既然這首詩士兵們聽不懂,就不作為軍歌了,朕令讓他人編寫軍歌,供士兵歌唱,用來鼓舞士氣和強調紀律。」允熥道。
他自己其實也知道這首《秦風·無衣》現在不太適合當做軍歌了,但他為了表明華夏有軍歌是自古以來,自己只是在恢復傳統而不是創新,所以必須提出這首詩來,等他們否定后再順理成章的創立自己的軍歌。
說完了最後的話,允熥結束了今日的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