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章 為什麼對爪哇島這樣處置
等朱褆走遠了,允熥先讓練子寧坐下,然後對他說道:「練卿,朕有件事要你去做。」
「陛下請吩咐。」練子寧微微彎腰。
「這封奏摺你可見到了?」允熥將朱高煦與曹徹聯名所進奏摺遞給他。
練子寧接過奏摺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遲疑著說道:「陛下,蘇王殿下以滿者伯夷國王位繼承為借口出兵,如此處置似乎不太妥當。」
他和朱褆一樣,或者說,此時整個東方地區對於政治關心的人想的都一樣,認為允熥想把國內的藩王都封到中原之外的地方去,覺得他有可能接受朱高煦這份摺子。但同時,他作為禮部尚書,如果真的要加封親王至爪哇島,似乎不應該是最早被召見的大臣之一,禮儀問題絕對不會是頭一個要討論的問題,而且還是單獨召見,這似乎又表明允熥不想接受這份摺子的進言。練子寧經過思考後還是決定猜測允熥不想接受這份奏摺的進言,但也沒有把話說死。
值得他本人高興的是,他確實猜對了。因為允熥馬上說道:「愛卿說的不錯,蘇王以匡扶滿者伯夷國正統、弔民伐罪為由出兵,最後卻要滅了滿者伯夷國,如此不合禮儀之事,朕豈能答應?若是答應了,那豈不是禮崩樂壞!」
說到這裡,允熥有些激動的站起來,繼續說道:「禮乃是天下之根本,豈能隨意違背?若是人人都能不遵守禮儀,那禮儀還有何用處?」
他又說了幾句,轉過頭來對練子寧說道:「你馬上擬一道聖旨,斥責蘇王與曹徹。措辭一定要嚴厲,不必顧忌蘇王是宗室,曹徹是國戚勛貴,一定要讓他們明白朕的態度。」
「擬完這道訓斥他們的聖旨,你再擬一道處置他們的聖旨。罰蘇王今後三年貢品加倍,三年內不得擅動刀兵,同時,在朕派去巡視的大臣抵達前,維持好爪哇島的治安,若是發現有懈怠之處,處罰還要更加嚴厲。等明年爪哇島之事安排妥當后,蘇王跟隨巡視之大臣一同進京,朕要親自教導他一番。」
「曹徹則告誡他如有再犯,剝奪天成伯之世爵,同時貶官一品,從都指揮同知貶為都指揮僉事,但仍兼任總兵的差事。」
按照現在大明的制度,總兵屬於特派差遣,不是朝廷中的官職,一般在任命一人為總兵時都會加都指揮使或讀指揮同知銜,將他降官一級已經不是很輕了,更不必說還有如若再犯要廢除爵位的警告;對朱高煦的處罰也已經算得上嚴厲了。
「是,陛下。」練子寧忙站起來,懷著驚疑之情躬身答應。他猜測允熥不會接受這封奏摺的進言,但這樣處置還是讓他有些驚訝:陛下怎會這樣嚴厲的處置?
『沒辦法啊,如果朕不這樣嚴厲處置,恐怕起不到用處。』允熥自己則在心裡想著。
允熥喜歡滿者伯夷國和這一國的國君么?怎麼會!滿者伯夷國先是不聽從他的命令,堅決要佔領三佛齊,後來在他南巡到廣州的時候還派人暗害他,讓他差點兒丟了性命。雖然後來經過查證,以及這次朱高煦攻陷苦橘城后發現的滿者伯夷國國內秘密檔案,此事與兩任國君威格拉瑪瓦爾達拿、威拉布彌都沒有關係,但也不會讓允熥對滿者伯夷國的印象變得正面。允熥恨不得這一國的王族與參與巫蠱案的官員全家死光。實際上,他就打算擬一道密旨,讓朱高煦找理由處死涉及巫蠱案的官員。
但王族是不能死光的,允熥這次也絕對不能將爪哇島變成下一個分封的藩王封地,至少現在不能。
第一,朱高煦這次出兵的理由太不合適了。朱高煦是以匡扶正統、弔民伐罪為借口的出兵,可打到最後卻要滅亡滿者伯夷國,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很難辯駁說符合禮儀。禮儀不僅是大明與周邊國家維持關係的規則,更是大明國內約束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規矩,若是能夠輕易違反,現在看來對大明、對宗室暫時有好處,但長遠來看可就未必了。對外的禮儀皇帝和藩王能夠隨意破壞,將來遲早有人會以此為借口破壞對內的禮儀。
而且在整個大明南方,允熥已經先後冊封了六位藩王,其中南洋周圍五個,另外一個是封在大理以西的岷王。雖然這些藩王得到封地看起來都是名正言順,但畢竟已經惹得大明周邊的番國驚疑不定,害怕自己的國家也變成大明的下一個目標,對大明的進貢是越來越勤了,但對於大明的提防也越來越重了,積極從大明引進先進的軍事技術與制度,增加對軍隊的重視,防止自己看起來很容易攻打從而變成下一個目標。畢竟從前與周圍的國家打仗風險總是可控的,亡國也不會是一朝一夕之事;但被大明選中作為目標,亡國可就在旦夕之間。允熥多次對番國使者說大明絕不會攻打對大明恭順且並未違背禮儀的國家,好不容易忽悠住了幾個國家,可這時朱高煦忽然來這一手,他要是答應了,可就前功盡棄了。為了維持禮儀的地位,他只能駁回朱高煦與曹徹的奏摺。
當然,允熥還有別的考量。開拓南洋,最主要的目標是什麼?一是給大明百姓尋找一個遷徙的地方,緩解未來必定發生的國內人口壓力,二是促進商業發展,促使財富向大明聚集,為量變引起質變做積累。給藩王們找一個封地只是次要目標,反正已經發現了漢洲大陸,所有藩王可以通通扔過去。
而達到這兩點主要目標,未必一定要分封藩王。因為漢人比南洋各族人民都更勤勞,也不會有人控訴『工作都被中國人搶走了』,所以各國對漢人移民都來者不拒,許多國家的漢人數目與比例都不低,是所在國僅次於國君出身的主體民族的第二大民族;反而這幾年由於大明陸續在南洋加封藩王,各國對漢人提高了警惕,迫害是不敢的,但限制、排擠漢人是有的,尤其商人做買賣受到的限制較多,財富向大明聚集的速度減緩。而且各番國做的都合理合法,誰也挑不出什麼毛病。當手段已經影響最終目的的時候,就應該變化手段了。
第三,則是出於對爪哇島這個地方的考量。爪哇島是南洋最富庶的島嶼,也是人口最多島嶼,島上宗教勢力很大,世家大族的勢力也很大,別看朱高煦好像很容易就覆滅了滿者伯夷國,但寺廟與世族真的聯合起來反對統治者,僅憑朱高煦這點實力是鎮壓不下去的,更不必說剛剛就封的藩王,現在他們之所以沒有輕舉妄動,只是在觀察大明下一步的舉動,想要穩當的統治,就必須維護他們的利益,尤其是宗教勢力的利益。
但問題在於,此時爪哇島上第一大宗教勢力是婆羅門教,第二大勢力是天方教。婆羅門教對允熥來說屬於可以合作,但絕對不能倚靠,更不能真得信了的宗教,天方教則是必須除之而後快的。如果分封過去的藩王聽從允熥的命令,則統治不可能穩當;如果為了統治穩當維護這兩個宗教的利益甚至信奉,那,那結果更壞!
其四,就是允熥的私仇了。允熥對於當初的巫蠱案一直耿耿於懷,對於所有參與此事的人都想處死,尤其施展巫術之人來自天方教,就更要殺。可如果加封一個藩王至爪哇島,假設他政治手腕非常高超,聯合婆羅門教穩固了統治,未必會對天方教徒下殺手,畢竟每個統治者都認為人力資源是寶貴的資源,不會隨意浪費,自己當初剷除天方教徒也是秘密行事,分封的藩王很可能由於認識不到天方教徒的危害,也對於給允熥報私仇沒什麼動力,只是重重的處置他們,而不斬草除根,他們就還有春風吹又生的可能。為了報私仇,為了剷除天方教,至少暫時也不能加封藩王。
總結來說,就是出於維護規矩的考慮,出於長遠利益的考慮,出於保證主要目標完成的考慮,出於宗教的考慮,不能,至少暫時不能加封藩王到爪哇島。至於將來,等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借口,等主要目標完成,等……,這些條件都齊備了,到那時再說那時的處置。
這些內容化作文字有很多,但在允熥腦海中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練子寧還在疑惑,允熥就已經回過神來,又對他說道:「既然朕宣了你入宮,這道聖旨也就由你代為草擬吧。」
「大概意思是,其一,由威拉布彌之子希達繼承滿者伯夷國國君之位,但由於其國此戰殘破,軍隊十不存一,暫由大明藩國之兵駐守,保護滿者伯夷國,並且維持秩序;其二,年後派一名大臣巡撫南洋,主要巡查爪哇島,將所見到之事稟報給朕。另外,在聖旨中要寫明,大明絕對不會分封藩王於爪哇島。這道聖旨年前就要發出,務必讓在京的所有番國使者知曉。」允熥雖然已經決定不會加封藩王,但到底如何處置還沒有想好,所以先將必須要安排下的事情安排好,具體的等明年再說。
「是,陛下。」練子寧又答應道。
允熥與他說了這一會兒話,時候已經到了午時。允熥命小宦官收拾東西,又對練子寧笑道:「練卿,馬上就要過年了,練卿家裡可已經做好了過年的準備?」
「陛下,臣家裡男主外女主內,家事都是夫人操持,臣並不知曉。不過這麼多年臣之妻做事也從沒有過大紕漏,過年更是從無遺漏,應當已經做好了準備。」練子寧也笑著回答。
「這可不好。雖然男主外女主內乃是正理,但對於家事也不能毫不關心。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么。」允熥道。
「陛下所言有理,臣回去后就關心一番家事。」練子寧又笑道。
「朕可不是在插手愛卿的家事,若是愛卿的夫人問起,可不要將朕供出來,以免她埋怨朕。」允熥和他開玩笑道。
練子寧賠笑幾句,提出告辭。允熥過年這段時候從來不會留大臣在宮裡用膳,已經過了午時他也該告辭了。
「那愛卿退下吧。」
「是,陛下。」練子寧行禮退下。
「已經午時了,該用膳了。」見練子寧走了,允熥看了一眼沙漏,見已經到了午時,這樣說了一句,隨即吩咐小宦官到:「你,去吩咐御膳房,今日中午朕的膳食送到坤寧宮。另外,再多準備一份。」
「多準備的這一份是給朝鮮世子朱褆的,所以今日午時的膳食要準備一兩道朝鮮風味的菜。」
「這,陛下,您要在坤寧宮招待朝鮮世子?」小宦官聽到允熥的吩咐,不敢相信的反問了一句。坤寧宮是內宮所在,甚至可以說是內宮的核心,從前從來沒有外臣曾經來到過這個宮殿,即使皇后想要召見娘家兄弟,不得到允熥的允許也不能讓他們來到這裡;可允熥卻要在坤寧宮招待朱褆!
「不在坤寧宮招待他,如何顯得朕把他當做親侄兒一般?「允熥自言自語了一句,隨即厲聲吩咐:」還不快去!你想抗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