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踢開永樂> 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

第1800章 護衛統領與拜見朱榑

  為保證文垣安全,除安排侍衛保護,允熥又撥了一個千戶的將士隨駕,以曹行的長子曹友為統兵將領。曹行當然很感激允熥。太子雖然兩年多前就出來做事了,但是在理番院辦差,與武將八竿子打不著,武將們也不敢擅自去接觸太子,即使是曹家這樣的大明頂級勛貴,也沒與太子說過幾次話。


  而曹行這批勛貴是怎麼崛起的?還不是從當今聖上十五歲為太孫后就跟在太孫身旁,又在太孫的帶領下於北邊與蒙古人打了一仗,得了當今陛下的信任和重用,這才崛起或者保持了父祖傳下來的威勢?像曹國公家裡,雖然李景隆還活著,但他們家沒有人做過東宮官、參加過卡廷之戰,雖然仍是國公之爵,但已經隱隱露出頹勢來了。


  所以家族中是否有人跟在太子身邊就很要緊了。可當今陛下卻又不為太子設立東宮屬官,他們干著急也沒法子;可陛下忽然命太子前往天津,又派人帶兵護送,這就是一個極好的機會,一個極好的讓自家子弟親近太子、維持威勢的機會。允熥將這個機會給了曹行之子,曹行怎會不感謝陛下?『陛下果然十分顧念舊情,不僅最近又賞賜了當初在卡廷戰死之人,還讓我的兒子做了統兵將領。』曹行心想。


  不過,允熥之所以命曹友為統兵護送的將領,並不是曹行想的這樣。他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曹行之子是現下這幾個他最重用的勛貴家的子弟中最有出息的。曹友三年前憑藉自己的本事被選入講武堂,這樣的人當然要重用。允熥又特意告訴文垣籠絡曹友,十分直白的與他說,即使以後大明不再南征北討奪取土地分封藩王,但朝廷也要有幾個能打仗的將領,用以對付不服大明的蠻夷和造反的百姓;而曹友是現在勛貴中最有本事之人,所以要籠絡他。文垣雖然偏向文官,但也明白父親的話是對的,當場答應。


  文垣三月下旬從京城出發,沿著有軌馬車的軌道一路北上,過了二十餘日抵達鳳陽,祭拜高祖父、叔曾祖父的陵寢,接見當地鄉老,體察一番民情后,繼續向北趕路。


  過了鳳陽沒多久就到了山東。此時原本禍害山東的齊王早已被廢,繼任的王爺也改封到了南洋;原本封在東平州的魯王也去了南漢洲,山東少了兩個藩王,就少了許多依仗藩王的勢力作惡之人,百姓的生活比洪武末年好許少。


  在青州府,文垣通過與當地鄉老交談,終於明白父親為什麼要把藩王都封到海外了。確實有好藩王,但如果出了像齊王這樣的壞藩王,對當地民生的影響太大,在文垣看來,朱榑在洪武末年的所作所為已經快要將當地的百姓逼反了,即使不發生路謝之亂也早晚會有人造反。雖然最後反賊定然會被剿滅,但失去的民心卻不知多少時候才能挽回。等鄉老們退下后,文垣自言自語道:「等將來我的孩子出世后,除嫡長子之外的兒子也一定都打發到海外去。」


  「至於打發到哪兒,新發現的澳洲大島似乎面積極大,水師饒了島嶼一圈后,估算島嶼有南北十幾省大小,甚至更大些。雖然這座島嶼荒涼了些,但至少東南與西南可再各分封一位王爺。況且漢洲大陸還有許多空地,印度還能分封,地方總還有。」


  第二日文垣去拜見了廢王朱榑。他對於這位已經成為傳奇的叔祖十分好奇,對他為何會從一位殘暴的王爺變成一心向善、普度眾生的高僧非常不解,難道就是因為自己被手下擒住,裹挾進了反叛之軍,妻兒又被叛軍所害,就大徹大悟了么?文垣一向認為這種敢於殘暴的搜刮百姓、即使多次被曾祖訓斥也不悔過的人都有一副厚臉皮和硬心腸,豈會就這樣大徹大悟?還是說,他想用這種法子洗脫過去的壞名聲?


  不過他想要見到朱榑並不容易。因為身份,朱榑的名聲極大,每日有許多人想要求見他,朱榑也對所有想要求見他的人一視同仁,不論貴賤都親自接見,就算是文垣也只是見面的時間長一些。文垣又不願驚擾了百姓,只與這位叔祖父交談了一刻鐘就只得離開。


  但是這短短一刻鐘的見面,文垣已經被朱榑折服了。他不信佛教也不通道教,但見過許多高僧真人,但那些所謂的得道之人在他看來都遠遠比不上這位七叔祖。他當時就感嘆道:「七叔祖,侄孫在前來之前還懷疑叔祖是沽名釣譽,想要用這種法子洗脫自己從前的壞名聲。但親眼見到叔祖,侄孫才知曉自己想錯了,叔祖必定是真心悔過、皈依佛祖。」


  「貧僧已是方外之人,太子殿下不必稱呼貧僧為叔祖,請殿下稱呼貧僧的法號昧庵。」朱榑只是這樣說了一句。


  文垣又說了幾句話,忽然道:「昧庵大師,父親幾個月後今年秋季要在南海舉行佛教大會,邀請大明、日本、印度、藏地、蒙古等人的高僧前去參加,您可會前往?」


  「貧僧本不願去,但又想著中原的佛教散失典籍頗多,若是能在這樣一個匯聚天下所有佛教高僧之地與其他地方的高僧交流,或許就能補齊散失的典籍,又與寺內的其他僧人商議后決定前往南海。」朱榑道。


  「這就好。」文垣笑著說道。他並不完全知曉舉行佛教大會的目的為何,只知道這是父親試圖加強對藏地、印度控制的手段之一;但臨行前父親特意囑咐他邀請朱榑前去,見到任務達成忍不住笑了出來。


  達成這個目的后,文垣離開山東,繼續北上。又過了十幾日,他來到天津。


  此事張彥方等人走水路已經趕到天津,只是等著文垣趕來,待他也到了天津后馬上開始組建天津市舶司。新組建一個衙門,又是與外番商人打交道的衙門,事情千頭萬緒,文垣也沒空再去其他地方,專心和張彥方等人組建市舶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