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大同世界,烏托邦
神庭歷7820年,陸丞的分身尹昭,蔣秋芸的的分身秋音,帶著數十座未央宮和上億人口,一起乘坐銀河號,抵達仙女星系A5834星,也就是「大同世界」。
這一批凡人,都是當年跟著陸家,留在中土待在地下世界,渡過十日橫天、百鳥朝鳳的劫難,然後被帶到神劍山莊和金烏仙苑的那批人。
他們待在未央宮中太久了,心靈和視覺受到束縛,不利於人族的成長,更不利於觀摩星空研究宇宙的演變,所以尹昭和秋音將他們帶到「大同世界」,展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釋放自由的天性。
說起來,「聖人陸皇」的成功,靠的是眾多的人族科學家,藉助於現代科技的模型。
陸家經過多年演算,雖然建立了好幾個證道模型,然而那些模型是否符合天道,還需要進一步觀測和驗證。
具體的方法分成宏觀和圍觀兩種。
陸丞早年收的弟子祖風和池映月在研究宏觀模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兩位天文學家都已經進階仙王,研究的重點是天體物理和星辰的演化。
另外還有一批物理學家,以陸青山和陸離人為代表,他們留下分身做研究,從微觀世界入手,觀摩電子、質子、中子、光子、夸克、輕子等粒子的運行軌跡,從中抽提出天道法則,豐富那些個證道模型。
說實話,陸丞將來能有多大成就,最終完成幾步證道,歸根結底要靠人族科學家齊心協力來破解宇宙的奧秘。
陸丞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帶領著兩億百姓一起奮鬥。
鴻鈞老祖也不是孤家寡人,他用造化玉碟收攝神魂,整合天下神、仙、佛、魔為一體。但他不相信廣大人民的創造力,他將凡人視作草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跟陸丞不一樣的地方。
鴻鈞只相信個人修鍊,不了解人族的科技文明。
陸丞則是兩條腿走路,認為科技文明和修真文明是一回事。
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比如說牛頓,他認為上帝是第一推動力。
然而反過頭來,也可以說神學的盡頭是科學。因為科學起源於哲學,哲學脫胎於神學。
在陸丞看來,科學和神學是一體的。在陸青燕、陸青山、陸秋聲、陸傾城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已經破解了大量的神話和修真奧秘,比如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虛實相生,萬物互化,花開頃刻,一眼萬年,空間圓融等。但在時間圓融方面還有缺陷。時間法則始終是宇宙中最難破解的法則。
在尹昭和秋音抵達「大同世界」之後,陸遊並沒有急著離開,他留在這裡進一步完善大同世界,從周圍的星辰抽取仙靈脈和鴻蒙靈脈的殘根,將其帶到大同世界來,藉以提升仙靈氣的濃度,讓三道仙陣的威力逐級提升。
除此之外,陸家第55代側枝後人,金仙陸名章脫穎而出,主動請纓執掌長老院,召集了一批科學家,設計出十八軸連動的雕刻機,在仙玉上雕刻多維龍章神符,源源不斷的製作仙玉球,將其埋入土中,演變為仙靈脈。
仙靈脈越來越多,進一步提升仙陣的等級。
如此以來,A5834星隱藏得更深了。
這顆星辰的直徑是原來地球的十倍,表面積是地球的一百倍,理論上可以容納數百億人口,現如今只有兩億人,地廣人稀,很適合人族的發展。
為了防止大家族的土地兼并,長老院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不允許大宗門的地位凌駕於帝國之上。
各地都建立了古武學院,挑選資質好的年輕人入學。
陸家敞開了供應各種修真法門,鼓勵人族修士進階玄仙、金仙。但這一切都是低調激進行的,陸家沒有主動宣揚自己對人族的貢獻。後世的歷史書被精心修改過,抹掉了關於陸丞的記載。
蔣秋芸被描述成著名的文學家,沒有人知道她是頂尖的大修士,功力到了仙帝後期。
關桑月作為靈氣復甦之後,第一個飛升的仙人,倒是被記錄在案,但對飛升后的描述變成了空白,很少有人知道她進入天庭做了瓊華宮主。
陸青山作為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梅靈裳作為著名的棋仙,這兩人都出現在教科書中。同樣的,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是修士,更不曉得他們的功力極高,已經變成了仙帝級別的人物。
陸家作為頂尖的修真家族,不需要維持人間虛名。
太過於高調沒有好處。因為人心很複雜,羨慕嫉妒恨無處不在。就算從古武學院畢業的修士,經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熏陶,總有一部分人想要追求個人利益,試圖凌駕於華夏百姓之上,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會背叛人族,投靠鴻鈞和三清老祖。
到那時,他們會將「大同世界」的奧秘說出來。
陸家現在有多高調,將來就會有多麻煩。
所謂「大同世界」,只是人類的美好想象。要想建立真正的「大同世界」,必然會經歷一次次的崩解和毀滅。
因此之故,陸家才編纂教科書,修改互聯網上的記憶,讓後世的年輕人無法了解真相。
只有親身經歷過大劫的陸家嫡支後人,以及早年就是大修士的別派高手,比如說青城派的楊飛瓊,她已經修成了仙君;再比如峨眉派的清萇師太,她已經修成了十地菩薩。只有這些人才了解歷史真相。
陸家在支持大同世界的年輕人走上修真之路的同時,也鼓勵另一部分年輕人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國家提供大量的自然科學基金,針對科研人員的獎勵多種多樣,除了金錢、名譽和地位之外,還有丹藥、仙酒、悟道茶,以及血池煉體、養神陣中培養神識等等。在大量丹藥和種種法門的刺激之下,就算資質不好的科學家,也能將壽命延長到一千五百歲!資質尚可的科學家則會走上長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