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
「常量數學、變數數學、或然數學、模糊數學,這四種數學,也對應著四種不同的文明型態。文明的發展,呼求著相應數學的出現,而數學的發展,映照著時代,有時,也會啟發著時代。」
「常量數學,對應著古典文明。」
「古典文明,也可以說是原始文明、火的文明、人力畜力的文明。」
「小許,你們年輕人喜歡聽歌,我記得有一首歌,名字好像是叫什麼《從前慢》?」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許廣陵念著其中的一句,然後道:「這其實是一首詩,被譜了曲,不過我也是因為歌曲才關注到詞。陳老,您也知道這個?」
以前沒發現陳老先生喜歡聽歌啊。
他要是喜歡的話,許廣陵立馬就能在山上弄一套音放系統,然後大喇叭放震天響。
不過音放系統沒弄,一個音樂室包括錄音間等卻正在建立中。
音樂畢竟是許廣陵的半個本行,當然現在說這話是有點虛了,隨著大宗師之路的進發,隨著醫、武、食還有現在這個數學等體系的接觸、學習、立項、研究,原本的音樂,在意識中所佔據的分量,也是越來越小。
許廣陵都不知道將來有一天是不是會忘了它。
不過應該不會。
音樂於他而言,一是懷念,二才是消遣,這大抵會是陪伴他一生的東西。
就算他走得再遠,也總會有那麼一些時候,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坐下來,靜靜地彈上一曲《蓮》,彈上一曲《也無風雨》。
對許廣陵來說,如陳老先生之前所講的,這就是他的坐標原點,至少,原點的構成之一。
由一首歌而憶起教他歌的那個人,然後由那個人而及那兩個人。
許廣陵思緒淡淡浮動,就如此刻帳篷外,遠天那如若靜止又如若飄動的白雲。
太陽高掛在天空,藍天之下,那白雲,像極了散亂著攤在太陽下晾曬的被子,像極了大朵大朵的棉花糖,也像極了,童年和少年的夢。
夢醒之後,我非少年。
無悲無喜淺淺思。
許廣陵忽然有點想喝茶了,或者,只是想拿個茶杯在手裡,慢慢地轉著。
「兩年前老夫過來找章老頭的時候,在火車站聽過。」陳老先生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輕輕彈著橘柄后帶著的幾片葉子。
一代大宗。
聽過,肯定也就記住了。
許廣陵點點頭。
「從前的日子慢,什麼都慢。」陳老先生淡淡說著,「慢,簡單,這也是古典文明的主要特色。」
「人們大多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以牛背短笛信口吹,可以荷擔帶食鋤田去,可以閑敲棋子落燈花,也可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樣的一個時代,數學,也處於起始、萌芽和初發展的狀態。」
「時代不需要高深的數學。」
「哪怕有人進行高深的數學研究,或者有天才一不小心就突破了文明的壁壘,觸摸到了變數數學甚至是模糊數學,然後其成果,也只能是止於書房,然後被束之高閣,然後散佚,然後被遺忘。」
「又或者千百年之後,被後世的人發掘出來,引起一陣驚嘆。但也僅此而已了。」
「為什麼?」
「因為時代不需要。」
「三十碼的腳,不需要四十碼的鞋子,四十碼的腳,也不需要五十碼的鞋子。」
「就算那鞋子再好,再精美,不適合,就是不適合,不需要,就是不需要。任它如何精美,如何漂亮,也只能是被放在鞋盒裡,置之角落,然後日久塵積。」
許廣陵點頭。
大宗,就是大宗。
哪怕陳老先生只是武學上的大宗,是「一介武夫」,而不是其它方面的大宗,也絲毫不妨礙其站在大宗的高度,然後以一代大宗的視角,來觀照以至於俯瞰其它的體系。
就如此際,武宗馭數學。
而其之所以不是數學上的一代大宗,大抵,也有且僅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吾生也有涯,而吾知也無涯」,其一生,絕大部分的精力,都傾之於武學了。
其它方面的寂寂無名,換來了在武學一道的登臨絕頂。
其中得失,自不用言。
武學,是這個人的根本。其它,那百十個博士學位之類的,所代表的,都是風景。
跟著這樣的一位老師學習,若僅憑此而想晉入數學的大宗,那是不行的,還需要其它方面的汲取。
但若只是用來入門,那是足夠了。
這也會是世界上最優秀、最高級別的入門老師,找遍全世界,估計也找不出十個。
許廣陵決定今天的晚飯,給老先生多加兩個雞腿。
唔,暫時還沒有雞腿,那就來兩條糖醋魚好了!
「古典的,那樣的一個時代,數學的萌芽,人們對數學的認識,是從哪裡開始的呢?」
「從○開始。」
陳老先生用大拇指和食指圈出了一個「○」的形狀,「這是零,也是圓,是最初的起點。」
「孩子剛出生,睜開清澈的眼睛看向父母,彼此的眼中,那黑黑的眸子,都是圓的。」
「大人去田地幹活,踩著日月的腳步,伴日而出,踏月而歸,太陽和月亮,也都是圓的。」
「家前屋后,樹是圓的。」
「雞鳴桑樹顛,那以樹為巢的雞,其所下的雞子(雞蛋),也是圓的。」
「田裡的莊稼收穫了,要用小車拉回來,那車的軲轆,也是圓的。」
「由圓而及扁圓,而及不規則圓,然後在對比之下,也有了『正圓』和『橢圓』的概念。」
「車軲轆,便要求正圓,越正越好。」
「車軲轆由外圍的圓圈和中間作為支撐的木條構成,圈要求圓,條要求直。越圓越好,越直越好。」
「然後,『規』和『矩』便出現了,規以正圓,矩以成方,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直到今天,小朋友學習數學,圓規和直尺,也依然是必備工具。」
「然後,半徑和直徑的概念,以及圓周的概念,便也理所當然地出現了。」
「再然後,『π』出現了。」
「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五三五,八九七九三,二三八四六。」說到這裡,陳老先生微笑著,「當年,初開頂竅之後,為了測試一下記憶力,老夫曾特地找了圓周率過來背。」
「不過那時受條件所限,只能找到小數點后的五百位,沒什麼意思,所以後來,還是把全唐詩拿過來背了。」
許廣陵點頭,「陳老,要說正式的非學習式記憶,其實我也是從全唐詩開始的。」
說著這話,許廣陵轉向坐在一側的章老先生,道:「老師,您呢?對了,您不用說我也能猜到,是與醫藥相關的,『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茯苓甘草比』這樣的,對吧?」
章老先生含笑點頭,卻又道:「拙言你只說對了一半。湯頭歌訣這樣的小東西,為師老早的時候,就已經會背了,不會忘的。不過開竅后,為師確實是把這些東西又給全面系統地複習了一遍。」
「複習之後,為師真正記誦的第一本書,是內經。」
==
感謝「莫名遇見」的推薦票支持。
感謝「志向007」的月票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