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顧煦年回京
第186章 顧煦年回京
酒兒變了。
身在其位謀其政。
她丟掉了幼時的童真和少女的嬌軟,穿上明黃色的袞服,有了帝王氣魄,一個眼神便令群臣戰戰兢兢,一個首肯便令群臣鬆了口氣。
誰都沒有想到,昔日笑容甜軟嬌氣十足的小公主有朝一日會有如此帝王氣象。
酒兒的變化落在朝中眾臣眼中,無不是稱讚有加。
原本支持酒兒的臣子都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原本不支持酒兒的臣子在酒兒稱帝之後都對酒兒刮目相看。
不甘心的也有,例如柳丞相。
酒兒受不了柳丞相三天兩頭給自己找事,甚至消極怠工等一係列屍位素餐的情況,勸其自動請辭。
“柳丞相,你老了。”
柳丞相沒料到酒兒竟然會如此待他。
但陛下終究是陛下,他從來沒有叛逆之心,沒有與其對抗的本事。
他無比悔恨自己昔日沒有好好提點自己驕縱跋扈的女兒,竟然讓她白白將楚子翰這般人物硬生生推倒了對立麵。
柳丞相辭官後,昔日故友來送他。
故友知道柳丞相心中不忿,勸慰說道:“這位陛下已經算大度的了,若換做別的心胸狹隘的人稱帝,朝中上下昔日反對她稱帝的人,早就血洗一遍了。”
柳丞相知道好友說的是。
他在朝中還有許多子孫後代,楚酒兒隻勸他歸老,家族中其他人未聞有敲打跡象,許是他真的老了,竟然學會了和帝王賭氣,硬生生將自己的官帽賭沒了。
柳丞相辭官歸鄉,朝中眾人無人再敢懈怠。
酒兒以身作則勵精圖治,下麵百官亦是如此,上行下效之下,朝中蛀蟲被清理出去,換有能力有抱負有原則的人頂上。
京都治安肉眼可見地變好,經濟民生也日益漸好。
不覺間,三年已過。
酒兒召顧煦年回朝。
身在北疆的顧煦年收到信件,開始安排軍中事宜。
他知道自己遲早都要離開北疆回京都,從前戍邊是他的誌向,如今京都之中有他的理想。
他早早就有開始培養安排他人接替自己的位置,也是因為他的這些動作,夜棲寒早早猜到他會走。
知道顧煦年要走,夜棲寒特意過來送他。
“要走了嗎?”
“嗯。”
“還回來嗎?”
“不回來了。”
夜棲寒心裏頭有千言萬語,此刻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顧煦年問他:“有什麽需要我帶的話嗎?”
夜棲寒想了許久,最終搖了搖頭。
幼時情誼,時至今日,他的已經變了質,而酒兒已經登上了那九五之尊的高位,且即將大婚,他無論有什麽話想說,此時也沒有了意義。
夜棲寒送顧煦年走的時候,他對顧煦年說道:“好好待她。”
顧煦年點頭,“我會的……”
——
鎮北王回朝。
朝中上下議論紛紛。
顧煦年身為北疆之主,酒兒召他回朝,這其中是否有著些什麽他們不知道的事。
是覺得顧煦年北邊勢大,且平國再往北是一片海洋,用不著那麽多兵力鎮守,想要削減顧煦年的權?
酒兒上位以來,從未做過任何無意義之事。
朝中眾臣討論著酒兒召顧煦年回來的目的。
顧家上下也對此事有許多憂慮,眼見著酒兒三年裏把三朝元老柳丞相都給勸得告老還鄉了,朝中的頑瘴痼疾也治理了,現在什麽事都沒有,把顧煦年給召回京中來,難不成是為了削藩?
顧瑾年心裏頭有許多憂慮,卻不敢表現出來。
顧煦年回家後,他立即把人拉著進屋問話。
他還沒開始問,宮裏的人就已經算著時辰來傳喚顧煦年了。
顧瑾年抓緊時間問道:“煦年,你老實跟哥說,陛下這次召你回宮,是好事還是壞事?”
顧煦年笑道:“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來傳旨的是陳公公。
福公公老了,陳公公去年開始接任了他的位置。
陳公公作為酒兒的身邊人,已經知道酒兒傳喚顧煦年回宮所為何事。
陳公公說道:“恭喜鎮北王。”
顧煦年笑得風清雲朗,跟著陳公公入宮。
——
秀娥一如往常替酒兒梳妝。
平素上朝的時候,酒兒的妝容會英氣些,要有帝王氣勢,妝容也很重要。
今日要見顧煦年,秀娥給酒兒梳女子的發髻。
秀娥的動作熟練又溫柔,輕輕挽起長發,給酒兒盤了個漂亮傾髻,發髻上插著匠人精心打造的菱花金鈿,傾髻發間別了朵牡丹花。
細細的清灰眉粉掃過黛眉,芍藥花粉撲在白嫩的臉上更顯出少女白裏透紅的蓬勃之氣。
酒兒對鏡自照,非常滿意。
紅氣養人,她登基之後,帝王之氣讓她愈發地霸氣了幾分,本就大氣的眉眼愈發地端正,渾身的氣質也昂揚了許多。
酒兒仰頭看向秀娥,“我今日好看嗎?”
秀娥點頭,“陛下今日好看極了。”
酒兒愈發滿意起來。
當了皇帝比從前忙上許多,夙興夜寐都是尋常事,為了處理群眾複雜的臣子關係,熬了好些夜,她還能保持著白嫩的肌膚和紅潤的起色,可以說是天賦異稟了。
“陛下,鎮北王到了!”
酒兒回過頭,看見步入殿中的顧煦年。
顧煦年望著眼前日思夜想了三年的女孩兒,昔日的小姑娘已經長成了大姑娘,有了帝王之威,卻又不減女子的貌美。
酒兒問道:“鎮北王,朕好看嗎?”
顧煦年回道:“好看……”
見酒兒要和顧煦年敘舊,秀娥帶著一眾宮人離開了神鳳宮。
酒兒看著顧煦年,顧煦年也看著酒兒。
酒兒白淨秀麗的麵龐隨著年齡漸長愈發的端莊大氣,配上精致的妝容,說不出的明豔動人。
顧煦年長了幾歲卻沒怎麽變,還是一如既往的英姿勃發。
酒兒問道:“鎮北王,朕要削藩。”
顧煦年回道:“好……”
酒兒忍不住笑出聲來,“你哥因為這事愁得頭發都快白了,你這輕描淡寫地應下,他知道了怕不是要氣死。”
顧煦年淡淡道:“承蒙先帝聖恩,顧家才有今日氣象。如今北疆安定,往北沒有需要防範的國度,削藩是理所當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