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樣的待遇
沙州民亂,最早就是魯明在朝會上提出的,還提議讓王騰去沙州平亂,趙丙的目的是讓魏子諸去,好找機會除掉他。
魯明不可能猜不到趙丙的用意,但他依舊推薦王騰,就等於是在這件事上,沒有附和趙丙,更沒有為難公主府。
所以對於此人找上楊瀚海,魏子諸也有些好奇。
楊瀚海嗤笑道:“還能幹什麽?找我打探對你的態度來了,他沒直接去公主府,而是轉道來找我,安的什麽心我不說你也清楚。”
魏子諸點點頭,“這是想讓我從你口中,無意中得知他的態度,好方便讓繼續左右逢源是吧?”
說著魏子諸也笑了起來,“這位戶部尚書大人啊,聰明是聰明,就是太圓滑了,不過在官場,這倒也不是壞事。”
“跟那些擠破了腦袋都想要擠進核心圈子的人不同,他很懂得進退有度,不管是在趙丙那邊,還是在我這邊,都是這樣。”
“如果不遇到那些愣頭青,看他不爽就要幹他的人,這樣確實是最穩妥的,穩妥是穩妥,弊端也很明顯,到時候無人敢重用他,他就隻能一直待在這個位置上,要是萬一哪天惹人不高興了,還有可能麵臨危險。”
魏子諸搖了搖頭,解開此事的好奇,對魯明也沒有那麽高看了。
倒不是說魯明沒他想的聰明,恰恰相反,這個人才是魏子諸目前為止,在朝堂上見過的最聰明的人。
其他諸如薛成趙開旗周錚,都不如他。
包括趙丙在內。
趙丙是權勢擴大了他的容錯度,所以以往即便做出了一些錯事,也完全來得及彌補,根本不需要擔心後果他承受不住。
但現在趙丙逐漸勢弱,別人都是直接往公主府跑,他們也不想想,萬一,魏子諸沒能成功把趙丙摁下去,他們這麽做,無疑就是已經把趙丙得罪死了,說不定就上了趙丙秋後算賬的名單上。
隻等著有朝一日重回巔峰,挨個清算。
可魯明不同,魏子諸跟趙丙,不管最後誰得勢勝出,他都有足夠的退路,工部是被迫邊緣化的,魯明卻努力把自己邊緣化,卻又遊離在兩邊陣營之間。
說牆頭草有些小瞧他了,有著一顆玲瓏心思倒是真的。
“不說他了,下月端午詩會,你有什麽打算?如果有什麽新作的詩詞,可以讓老夫幫你把把關。”
楊瀚海雙眼放光的說道。
魏子諸一眼就看出了他的企圖,笑罵道:“你這老頭,想要近水樓台先得月是吧?實話實說,我還沒做什麽準備,到時候再說吧,臨場發揮就行了。”
楊瀚海瞪大了眼睛,也不怪他對自己不敬,有些責怪道:“臨場發揮?那小子倒是敢說,別小瞧這天下的才子,更別小瞧在孟方治下的京都書院,輕敵容易吃大虧。”
魏子諸搖頭道:“我不是輕敵。”
楊瀚海鬆了口氣,“不是輕敵就好。”
接著又聽到魏子諸開口,“我隻是沒把他們放在眼裏。”
“……”
楊瀚海吹胡子瞪眼睛,看到魏子諸滿臉的自信,並不像是在打趣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隻能無奈的搖頭苦笑一聲。
“隨你去吧,不過這一次對你來說倒是個不錯的機會,你的文采明明那麽拔尖,卻無人得知,要我說,你就是太內斂了,你又不是我這把年紀,一把老骨頭了,功名利祿也都享受過了,內斂一點是應該的。”
“你才二十出頭的年紀,不正是意氣風發年少輕狂的時候嗎?有時候太過少年老成也不好,該囂張的時候就囂張,當然,驕躁不可常有,有什麽問題,我會幫你兜著。”
魏子諸抱拳行禮笑道:“多謝楊老青睞。”
楊瀚海瞪了他一眼,“我不愛聽這些虛的,你別忘了答應我的事情就行,最好別讓我等個十年八年的,到時候我還能不能看到那一日,都是個問題。”
說起正事,魏子諸也認真起來,他知道眼前這老頭,畢生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身上,所為的,不過就是那四個字。
天下大同!
魏子諸重重點頭道:“如今大堯國力還不夠劍指天下,但是在這大堯的一州之地,我已經在實施了。”
“你是說新科舉?”楊瀚海問道。
魏子諸點點頭,“先從最富饒的江州試驗,江州也是士族最多的地方,隻要順利拿下了江州,其他地方便不會再有什麽難處。”
楊瀚海眉頭一皺,“可你要知道,正是因為江州士族門閥最多,阻力也是最大的,即便你這個辦法確實不錯,也未必那麽容易成事。”
魏子諸淡然一笑,“天下成事之人,有哪個是躺著做成的事情?至於要怎麽對付那些士族門閥,我已經全權交給了方新陽,相信他在江州任職過父母官,應該比我更有辦法。”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魏子諸笑得有些幸災樂禍,“方新陽是個可造之材,一心想要為百姓做點事情,之前被趙開旗打入大牢,也算是在生死邊緣掙紮了一回,這件事交給他去做,十有八九能成。”
楊瀚海忍不住感慨道:“是啊!我也聽說了一些他的消息,他的確是幫你推行新科舉的最佳人選,此事若真能成了,便是開天下之先河。”
魏子諸補充道:“我推行的新科舉,不僅要打開寒門的晉升通道,更要讓百姓人人能夠讀書識字,啟蒙文學。”
“離國尚且沒有做到這種程度,大堯如果能第一個成功,好處之大絕非一般人所能想象,說實話,連我自己都想不到那一天,大堯會變成什麽樣子。”
“但也隻能一步步堅定的走下去了,大堯不比那些強國,隻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才能夠跟他們分庭抗禮,甚至超過他們!”
“新科舉推行我不擔心,之後我打算在全國範圍內興建書院,民間書院,取消百姓的入學學費,改為義務教育,讓他們也體驗一下,和那些鄉紳財閥士族大家的子弟,一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