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夜與燕> ②③遊戲

②③遊戲

  夜與燕最新章節

  說,過去的幾個月裏,環境得到改善。


  野生動物出現在街道上、湖水中。


  看到文字:“大家夥們可能是以為人類mie絕了…”


  配圖,豹子、鹿、天鵝等等。


  一時,不知說什麽好。


  想到: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隨後掃到新聞,【孩子上網課時不學習】、【沉迷遊戲,偷用家長的錢給遊戲充值】。


  如果說前者(網課)是非常時期的無奈之舉,那麽,後者則早已成為一種社會問題。


  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


  和燕子討論了這個問題,燕子提到遊戲的成癮性。


  說來也巧(長話短說)。


  方才刷貼吧,想看點搞笑的動圖,結果刷到一個帖子。


  說,某地下城玩家刷一千次深淵,出了軍神耳環。卻遇到六字真言(dnf的“特色”之一:網絡連接中斷),想死的心都有了,直接棄遊。


  第一反應:啥玩意,那麽重要。


  我是玩過dnf的,多年以前。


  許是離開久了,忘了什麽感覺。


  b站搜了那件裝備的名字。


  卻看到國服第一紅眼的直播視頻(up主錄製的)。


  不知不覺看了好幾個小時。


  又不知,從何說起。


  那種,不出自己心儀的裝備就萬念俱灰的感覺,我好像,也經曆過。


  【以下內容,引號代表引用。】


  形容一下的話,大概就是主播說的那樣,“別人能拿到,為什麽我拿不到”。


  “以前看韓服玩家打個神話,哭的鼻涕一把眼淚一把的,覺得好笑。現在,自己也一樣。。”


  “我應該是不色盲。”


  說著,拿了個彩色的圖,p到了遊戲上。


  (解釋一下,副本隨機出現紫色、金色、彩色三種,難度依次升高,出的裝備質量也依次升高。


  金色出史詩,彩色出神話。)

  “為啥離我這麽遠呢?”


  幾百分鍾的視頻,從頭看到尾。


  以為能出,但沒出。


  期間,主播還特地放了《神話》,做背景音樂。


  還換了(有紀念意義的)天空套時裝。


  (隔天的錄屏。)

  “出什麽神話,做夢呢還神話!”


  “這幾率都低成什麽樣了,買個疲勞藥我心裏都涼著。”


  隨後是出了彩色副本,而遊戲閃退。


  “我遊戲呢?!”


  主播抓狂,給客服打電話。


  無果。


  我原本,打算回憶一下dnf旅程。


  從格蘭之森,到天空城。


  到極晝,禁地,雪山,老鼠、盜賊副本(忘了名字)。


  無頭騎士,菠蘿丁,血蝴蝶,雜技團、小醜,海上列車。。


  記得酒館有個什麽轟雷樹果實,可以炸飛隊友的。


  甚至記得當年一起玩dnf的隊友的遊戲名。


  最初,和木頭魚去的電信服,卡的不行不行的。


  (那時候,在這裏登陸電信服,延遲特別高。)

  此處省略若幹字。


  回憶,尚可。


  沒什麽特別差勁的事情發生(比如被盜號,比如被騙子騙)。


  也有什麽特別好的事情。


  為什麽突然說這些。


  因為主播也是老玩家。


  從前看過一些dnf主播的錄屏(大概是去年或前年)。


  刷深淵刷到絕望啦,裝備強化失敗碎掉啦,等等痛苦的回憶,可以說是dnf玩家的家常便飯。


  有的玩家一直在,遍嚐喜怒哀樂。


  我當然也熱愛過這款遊戲(卸載重裝好多次,又回歸好多次),有過歡喜有過悲傷,最後選擇訣別。


  讓我決心離開的,大概是因為那把靈魂伴侶強化碎了吧。


  那大概,是我唯一擁有過的史詩武器。


  好了不說了。


  時間不夠,也不想在回憶上花費太多精力。


  (得開啟極速模式了。。雖然很想慢慢述說。)

  隻是還有些東西呼之欲出。


  可能也是一直以來的追問。


  比如,遊戲和學習的區別是什麽。


  說不好。


  那麽換個問題。


  沉迷遊戲,最致命的弊端是什麽。


  我想應該是:人與遊戲建立了羈絆,從此沒其他人什麽事兒了。


  這是一種自我封閉。


  其實,我也是一個自我封閉的人。


  那麽,這兩種封閉的區別,又是什麽?

  想到了一個不錯的例子。


  故鄉的山上,有個泉眼。


  那泉眼,形成了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


  去看望過好幾次,也曾在池塘中玩耍。


  發現水裏有各種各樣的生物,簡直像一個微型生態圈。


  比如,浮萍,水草。


  比如,小魚,青蛙,蝌蚪,水黽,蜻蜓的幼蟲。


  再比如,水蛭。


  甚至,水蛇(不常見)。


  生態圈,是一種完善的係統,並非隻有益蟲存在。


  我渴望成為這種係統。


  也許未必能持續到永遠,但這就是我的願望。


  那麽沉迷遊戲呢。


  遊戲,也像一個池塘。


  池中,隻有遊戲和我。


  封閉係統。


  這個比喻,應該從前提出來的。


  拿到現在,不是特別適用。


  因為,最近發現“遊戲直播”這東西,裏麵還有文章可做。


  它從遊戲和我變成了,遊戲成為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


  一個人玩遊戲,很多人看他玩。


  即便自己沒在玩,也樂在其中。


  接下來如何討論,還沒想好。


  彼岸在何方,不甚清楚。


  但我想,最終聚集在一起的人,應當是誌趣相投的人吧。


  (這裏的“誌趣”,不是褒義詞,也不是貶義詞。)

  這誌趣,有時是超越了人類情感的(親情友情愛情等等)。


  我是說,即便是重要的人,也未必能夠合拍,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這正常,源於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


  這溝壑,不是想要填平就能填平的。


  我無意為遊戲正名,也並不打算批判它。


  持中立態度吧。


  總結一下,那就是,同類是不會互相嫌棄的。


  不是有個詞,叫“臭味相投”嘛。


  這事兒先說到這裏,以後想到了再補充。


  古詩詞還沒整理完,今天也許就不發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