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人證物證
王觀看了禦史台一眼,還沒讓明曄發話,他便道,“禦史台大人,何不等我將話說完了,在下定義?不然陛下讓我查此案,還有何意義?”
禦史台被王觀噎了一下,張嘴幾次都沒有將完整的話說出來。
王觀對此卻是很滿意,繼續道,“回稟陛下,臣之後又將壽康宮與鳳禧宮的所有人宮人都請道刑部問了一遍,從鳳禧宮小宮女小荷口中得知,當初娘娘為太後娘娘配了香料之後,便交給了壽康宮的翡翠保管。”
“嗯,還有呢?”明曄隨口問了一句。
“臣已讓鳳禧宮的宮人候在了宮外,陛下可要召見?”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王觀你還真是直言不諱,一點都不擔心自己的耿直會得罪什麽人。
如今他這麽一說,無疑是已經將禦史台給得罪了遍。
華昱一旁用象笏漫不經心的敲了一下手心,瞥見禦史台臉色越來越黑了,若非還在上朝,一定撲上去用手中象笏將王觀的腦袋給敲碎。
明曄手指在下巴上轉了一圈,也不知是不是遲疑見還是不見。
兀自沉吟了半響,明曄方才“拿定主意”,輕啟薄唇道,“宣。”
魏公公連忙趁此機會,在一旁喊道,“宣鳳禧宮宮人小荷覲見。”
朝中諸位大臣紛紛將目光移到殿門口,就見一綠裙丫頭邁著碎花小步子,一步步快而輕的挪了進來,顯是見過大場麵的,麵對一幹大臣和龍椅上的皇帝,一點都沒露怯。
她兀自跪下,行大禮,“奴婢小荷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明曄等她請禮完了,才漫不經心的問道,“方才你在外麵,可有聽到王大人所說的話?”
“奴婢聽見了。”小荷匍匐在地上,聞言偷偷抬起頭看了王觀一眼,然後道,“回稟陛下,王大人方才所說,千真萬確。當初娘娘去壽康宮的時候,奴婢有跟著去,娘娘的香料是事先在鳳禧宮就配好的,奴婢之所以知道是因為娘娘在配香料的時候,曾叫奴婢跑了一趟太醫院,讓奴婢要一問藥材。”
“哦?是何藥材?”明曄佯裝急切的追問了一句。
小荷道,“回陛下,是陰沉木。”
小荷又道,“因為此一味小料難得,鳳禧宮中並未有備份。娘娘聽說太醫院的太醫偶爾會為後宮娘娘製香,便讓奴婢前去問問。當日張太醫也在,可以為奴婢作證。”
“傳張太醫。”明曄轉頭對魏公公說了。
魏公公連忙去交代了一旁的小太監,讓他去太醫院跑一趟腿。
不一會兒小太監帶著張太醫回來,一問張太醫方才小荷說的話可否真是如此,張太醫看了小荷幾眼,想了半天才點點頭。
“陛下恕罪,臣年紀大了,有些事情記不住。”張太醫先請罪道,“臣方才記起來小荷那日的確是來過太醫院,找臣要了一味香料。”
張太醫是太醫院年歲最大,也是最有威望的太醫,如今貴為太醫院院令,說的話還是有幾分權威。
但禦史台偏不信這個邪,緊咬著不放,“方才張太醫你也說了,你年紀大了,記不住事,你怎麽就覺得小荷去太醫院拿了陰沉木?難道不是記錯了?”
張太醫性子慢,有不曾與誰結怨,一把年紀又不屑與誰拉幫結派,隻是掃了禦史台一眼。
而後又對皇帝迎迎一拜,道,“因為那日是臣親自將陰沉木交與小荷的,隻因是最後一點,所以臣記得格外清晰。之後碰上華尚書,臣還與之提起過此事。”
皇帝目光一轉,又了落到了華昱身上,看起來像是勾著嘴角笑了下,幽幽問道,“華卿,可有此事?”
華昱被拉下去,早就習以為常,麵不改色的出列道,“回陛下的話,確有此事。當日,禮部尚書也在。”
也沒要明曄去問,禮部尚書就已經十分自覺的開口了,“啟稟陛下,那日臣的確在場,也的確確有此事。”
眼見這關係網越扯越大,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沒完沒了的,饒是禦史台也聽出來了,這儼然就是一出安排給他或者是其他人看的戲。
禦史台咬咬牙,隻好暫時將內心的不甘心壓了下去,站在一邊,兀自冷笑了一聲,追問道,“即便如此,也隻能證明皇後娘娘隻是在自己宮中配了香料,並不足以說明說明。”
“禦史台大人,別著急,我這就將之後的事情全部說出來。”王觀一改方才的咄咄逼人,偏頭對禦史台一笑,尤其膈應人。
華昱忍不住在一旁掩唇咳嗽了一聲。
在禦史台越來越黑的臉中,王觀才稍微收斂了一下,繼續道,“臣方才說娘娘最後將香料交給了翡翠,翡翠是太後娘娘的帖身宮女,照顧娘娘起居如此之久,應該不會做此等掩耳盜鈴之事。”
說著,王觀露出一個格外複雜的表情,“但直到昨日,臣才查出壽康宮許多出入的賬目都不對,有些賬目十分含糊,臣對此一竅不通,隻好去請教了華大人,華大人將賬目看過了,告訴臣,那本賬冊隻怕是故意做出來的假賬,因為壽康宮的出入賬目與賬本上明顯不符。”
“哦?還有這等事情。”明曄臉上多了一點微笑,但這笑容卻無端叫下麵所有大臣心中一梗。
說來也是,明曄自登基以來,就一直是主張勤儉,最痛恨的便是鋪張浪費,如今後宮各個宮中都縮減了用度。現在聽說壽康宮賬目不對,不生氣才怪呢。
“正是,臣也覺得奇怪。”王觀一點都不在明曄臉上的怒火,繼續道,“臣後來將人召去刑部問了,才知壽康宮的所有賬目都是翡翠一人在打理,太後娘娘因為覺得宮女翡翠跟著她時日較長,並不曾懷疑過她,然而翡翠卻是辜負了娘娘信任,利用娘娘的信任,滿足自己一己私心。”
“王大人此話又怎麽說?”禦史台冷笑連連,對王觀的話,卻是一個字都不信。
王觀道,“證物和證人都在,禦史台大人可要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