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百度穿梭> 第115章 才子之殤

第115章 才子之殤

  望萬里藍空,入百丈紅宮,踏青石之路,步綠柱殿堂。百官齊上朝,三人兩伙各自談笑揣摩深思。唯獨護國公、二親王遠遠相視會意一笑,志在必得之氣勢令大朝汗顏。


  諸王與文武官員兩列立好,齊聲喊道:「參見大王!」


  大王陳肅異常,似是聞到殿內異常之味,抬手示意眾臣平身,諸王之前自是護國公,其後二親王,之後鄧親王。


  「今日開朝,只為一事,」大王抬起一根手指,猛然落下,「便是明日文人王考,二親王那裡準備得如何?」


  「回大王,」二王側前一步,「經各城初選,地域複選,參加王考的文子計五十八名,加之王命五人,大王歷二十年王考共六十三人;除王命才子之外,各考生均已妥善安置,只待明日開考。」


  「好──」大王略帶興緻起身,走入百官中央通道,「有人說本王既已有了王命文人,自會在前五文魁中令入榜的王命才子入殿,今日諸位倒是議議,究竟選幾人入這王殿為官,何等官職更為適宜,免得本王落下口實……護國公,你先說!」


  陳王拱手回道:「無論選中何人,均為王命,臣等自然聽從大王口令,絕不怠慢;至於王選幾人,授予何職,老臣昨晚一夜未曾熟睡,便也是細細琢磨來琢磨去,那日文房雅室室主之言不無道理,倘若再過些年,這殿內老臣估計走不動的人越來越多,到那時慌忙擇選,恐怕手足無措,甚至會出現瑕疵導致用人不善誤了國事,此殿之內年過花甲之人不在少數,臣以為多入為善;至於賜封何等官職,老臣認為次王為宜,既有參政之權,待諸王逐一退位之後也可直接為王。只是……」陳王停住,看似遇到難題。


  大王踱步來到陳王身邊,意味深長道:「但說無妨。」


  陳王乾咳一聲回道:「這是首次王選學子入朝,定要給天下才子一個交代,大王可否考慮榜首之人給予厚遇,否則定會傷到殷殷學子之心。」


  「依護國公之見呢?」大王暗想,你這是真心為了朝政,還是算準文房雅室之人無法奪魁?

  「老臣斗膽回稟,可否考慮直接封王,輔佐二親王梳理天下文事,也可幫老臣打理官刑之府,畢竟老臣年逾六十,有時倒是力不從心……」


  直接封王?!

  大王心中一凜,不自覺向王台走去,眉頭皺在一起,如果依照護國公之見,這王考榜首協力文武二權,倒是平了護國公與親王之職。他停在王台之前,沒有轉身,不想令眾臣發現自己躊躇之像,低聲問道:「二親王,你意下如何?」


  「臣附和護國公之見,如今天下昌和,正是培樹年輕人之機,為南國後日長盛不衰紮下根基,臣以為入殿之人不少於五人最為適合;至於榜首學子,理應厚待,封其為王以號令天下文人以真才實學入殿,更是利於今後的王考……」二王振振有詞,一同迎合這年輕志士入朝,與當年反對王考大相徑庭,正因為有王命才子,才一面迎合大王,另一面卻暗謀毒意!


  五人!文首封王!

  大王暗叫,沒想到你二人密謀得如此合契!

  「鄧親王!」大王又向前一步,仍是背對朝臣。


  「回大王,五數學子入朝,老臣還是覺得多些,這朝堂瞬時便進入五人,著實不好把持,」他自然希望王命才子能有一人入榜,到時能夠壓制陳王與二王門人,自己年邁已是無真正才子拜入門下,他當然知道那五十八人之中的名士盡數在二位手中,而王命才子均是民間志士,絕無把握問鼎,「至於榜首官職,還望大王三思……」


  這話滿堂之人皆是聽得明白,鄧王眼睜睜地看著第一年輕朝臣歸於陳王與二王門下,老親王自然不是滋味。


  大王猛一轉身,知道想攔也攔不住,便高聲說道,「本王之見,便允了這文榜前五人盡數入朝,免得你們說本王厚此薄彼;至於榜首,本王不但要封其為王,著其輔佐文武兩府,還要加封,大大的加封,」他終於相信王后所言,此次開朝定會有人提及榜首之職,不如借勢發力,引來這榜首,如果直接允准,學子定然會恩謝護國公與二王,而自己加封,定會扳回一些劣勢,說不定反倒被自己所用,「本王要在這朝廷之內設殿丞之職,賜封文人榜首,齊親王之位,統領非王各官之見!」


  諸王一時騷動不安,這殿丞之職不但齊了護國公與兩位親王,若再統率非王的諸官,豈不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護國公與二王頓時陷入兩難境地,明明是自己意欲提拔榜首,無論是誰,自是兩位門人,自可互相照應,如今突然大升,地位扶搖直上,甚至暗中有著更為強大的親王之權。駁斥,意味著自己打自己嘴巴,出爾反爾,附和則是拱手讓出一份王權!

  鄧王老謀深算,立刻對大王的聰明才智折服,無論是誰的門人,封王拜丞那是大王之意,也可以對自己有些益處,未等護國公與二王說話突然喊道:「老臣附和!」


  諸王一聽鄧王竟順著護國公與二王,紛紛言道:「臣附和!」


  各官也是同聲道:「謹遵大王之旨!」


  護國公與二王各自暗罵自己門下之王,可是為時已晚。


  大王之令不脛而走,京城之官民無不動容,這一屆文人王考可謂是鼓天下文人之氣,榜首無論老少,直接成為殿丞,乃南國第一朝臣,一旦王令附和與駁斥平均,自是此人言之能勝,因為手中還有非王的諸官。


  大王更是開歷史先河,在朝中逐步樹立類似於丞相的高於王的政官之職,為王制的變更紮下根基。


  文房雅室之內一片沉寂,文圖萬萬沒有想到此次王考如此受到朝廷重視,直愣愣盯著蘇士等人。


  蘇士咧嘴一笑:「大王果然英明,護國公與二親王提出榜首封王,本是破例之舉,明知無法反駁,乾脆再加封,無論是何人得此殊榮,定不會忘記大王恩惠,實在是高明!」


  文圖根本聽不進去,開口說道:「各位兄台,我文房雅室成敗在此一舉,天下更多的文人墨客也是翹首瞻望著文房雅室,本室主在此拜託各位不但展露出才華,還要謹言慎行,不可枉自詆毀朝政,至於王制,那是入朝之後才能言之之事!明日便是王考,只可惜廉蓋無法參加,你等四人便代表凡間學子,唱一出四子弄王考,諸位,天色已晚,即刻休寢吧。」


  文房雅室燭燈熄滅。


  時間一刻刻過去,臨近丑時京街之上已是無人。


  上弦之月孤單單凝視著京城大地,隨著熱氣逐漸一同消逝。


  忽然,由四處湧來數名蒙面之人,速度之快定是武林高手,瞬間手中乾柴被點燃架在四周,文房雅室的門房盡數木製,時逢夏日,那詭紅的火苗立即衝天而起!


  一人遠處疾速奔來,突見火勢已起縱身躍向房頂,他簡直不敢相信地面之上的蒙面人如此迅捷!


  暗守文房雅室的兵丁見狀,呼喊著沖向起火之處,可是哪裡能是這秘武對手,根本進不了跟前,隨著幾人慘叫,火勢吞併了一層木房。


  文圖忽聽異響,已是聞到干火氣味,有人縱火!


  他翻身而起抄過王牒,一腳踢開蘇士房門大喊:「快起來,有人放火!」


  此時,煙火已然撲向上樓,下樓無路可走,文圖怒喝一聲抬手向屋頂襲去,頓時頂部出現一處破裂空洞,他連忙抱起蘇士與身邊的況明,可是另外兩人怎麼辦,慕容正與夫子丹連忙推著文圖大聲呼叫:「室主快走!」


  已是來不及多想,文圖騰身而起躍出樓頂,就在此時一人跳進屋內,火光迎面襲來,他抓起夫子丹,再去搶奪慕容正,可是自己力不從心無法越身,眼見干火已經燒至褲腳,慕容正一把推開那人喝道:「快走,告知諸位一定要考好!我慕容正在九泉之下聽候佳音!」怕是來人猶豫,自己縱身跳向火中,竟然一聲不吭,不知是否擔心引來救人之士!


  來人猛然躍起,踩著搖搖欲墜的樓頂跳向臨樓,只見兩人死死抱著嘶啞的文圖,眼看著文房雅室瞬間倒塌,無奈之下文圖與來人再次抄起三人沿著樓脊消失在夜色之中。


  文圖欲哭無淚,眨眼間慕容正葬身火海!

  幾人逃至一片林中,漆黑一片,文圖問來人:「多謝英雄相救,請問閣下是?」


  「房室主,在下廉蓋!」


  「廉蓋?」文圖大為不解。


  「正是,如果有英雄,定當是那慕容正,廉某慚愧無力攜帶二人,為了令我儘快脫身,他縱身跳入大火之中。」


  「我等定會擇日厚葬慕容正,拜祭英魂,」文圖聲淚俱下,都是自己的文房雅室令慕容正喪命,「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蘇士等人更是咬牙切齒,可已無力回天。


  文圖深深難過道:「若是無文房雅室,慕容正豈能枉自送了性命。」


  「室主大可不必自責,想那慕容正定不會後悔,我等均為死士,」蘇士安慰道,「從未將性命放在心上,慕容正為知己逝去,自當成為英烈,只要我等全力赴考取得佳績,他在天之靈定會欣慰無比!」


  廉蓋等人紛紛應是。


  「廉兄弟,室主苦苦思盼,你卻為何遲遲到來?」夫子丹餘悸未消,顫聲問道。


  廉蓋深深一嘆道:「我於十日前便來到京城,一直在暗中守護文房雅室,只是不曉得哪裡來得如此高手,瞬間便點燃木房,即便是眼瞅著,也無法下樓脫生,樓外也有兵丁守護,可是根本進不了前,好在室主身懷絕藝,才能保全各位。」


  這時,況鳴等人才發現文圖武功如此高強,更是覺得室主撲朔迷離。


  「今日之考,我要代慕容正去,無論何等名次,絕不辱了他的名聲!」文圖如泣如訴,眾人皆知道這一切出自陳王與二王之手,「既然已經下手,明日王考諸位定要多加小心,我也好入場守護各位,只要憑心儘力便可!」


  幾人就地休息,天一發亮便悄悄摸近考場,草草吃畢早餐,見考生紛紛入場。


  「第五十八,還有沒有人?」侍衛大聲喊道。


  「有!」文圖高喊一聲,從旁邊拐角出現,身後跟著蘇士等四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