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章:滴血認主 為錢發愁
「小兜子,那朕要怎麼和他們說話呢?朕總不能把玉璽時時刻刻帶在身上吧,那樣也太麻煩了。」密室里,劉璿看著玉璽接著問道。
「嗯,你還要先做一件大事,讓玉璽認您為主。只要你是玉璽的住人了,你就有權利使用皇帝系統了。」玉璽里,小兜子想了想劉璿的話也對,只好思索了一會說道。
「怎麼才能讓他認可朕呢?是不是還要考核朕,達到要求才能認朕為主啊!」密室里,劉璿對著玉璽里的小兜子隔空問道。
「這到不用,本姑娘記得一百多年前。額,忘記多久了,有一位皇帝也是通過滴血認主的。這麼久過去了,你還是第一個,也不知道規矩變了沒?那個,本姑娘忘記了。。。」玉璽里,響起了讓劉璿十分蛋疼的話。
「什麼,你也不記得了?那怎麼辦?」小兜子的話,劉璿十分無語道。他還以為小兜子是萬能的,沒想到也有她不知道的。
「要不,要不你也滴血試試?萬一,也許,要是成功了呢?」密室里,小兜子的聲音再次傳來。劉璿聽后想想也是,不就流點血,試試又何妨。
「慢著,你幹啥?」小兜子看著劉璿的動作,忽然大叫道。
「怎麼了?滴血認主啊!」聽到小兜子的叫喊聲,劉璿愣著說道。
「你有點出息行不?割個指頭能有多少血,你看看這玉璽,這麼大個。割胳膊吧,我怕到時候你的血不夠,玉璽不認你。」密室里,小兜子叫住他好笑的說道。
「好吧,好了你說下,朕好止血。」於是,劉璿心一橫,用匕首在左手胳膊上輕輕一劃。血就順著劉璿的胳膊咕咕的往外冒,一瞬間,玉璽就被鮮血染紅了。
「好了沒?小兜子,朕,朕快不行了。。。」密室里,過了一會,傳來了劉璿斷斷續續的聲音。這可不是手指頭,血像不要命是的往外冒,可把劉璿心疼死了,這要吃多少好吃的才能補回來啊!
「在等等,玉璽還是沒反應,難道本姑娘真的記錯了,還是規矩變了,真是煩人啦。」不理會劉璿的求饒聲音,小兜子自言自語道。
「有反應了,有反應了。。。哈哈,本姑娘真是聰明。」密室里,響起了小兜子的尖叫聲。只見和氏璧做成的玉璽渾身通紅,紅的耀眼,好似一塊紅血塊,整個密室都籠罩在血霧裡。
可是,回答她的,是劉璿倒地的聲音。玉璽里,小兜子看著倒在地上,臉色如紙的劉璿也嚇了一跳。她剛才光顧著高興了,這才發現劉璿的不正常。
「喂,劉璿,醒醒,快醒醒,不要睡了。玉璽認你為主人啦,高興不。」小兜子望著劉璿,大聲疾呼道。這才剛認主,別劉璿就掛了,那樣還有什麼意思。
。。。。。。
過了一會兒,小兜子快不記得時辰了,她只記得自己都快要睡著了。密室里,躺在地上昏迷許久的劉璿才悠悠的醒來,茫然的看著四周的血霧。
「小兜子,小兜子,怎麼樣了?怎麼樣了?有沒有認朕?」待血霧散去,劉璿揉了揉眼,對著恢復正常的玉璽裡面的小兜子,十分著急的問道。
「放心好了,玉璽認主啦。你現在已經是和氏璧的第三任主人,恭喜,恭喜,從現在起你可是我的小主人了哦。」密室里,小兜子對著劉璿嘻嘻哈哈的恭喜道。
「那個,朕弱弱的問一下,第一任和第二任分別是誰?」聽到自己是和氏璧的第三任主人,劉璿好奇的問道。他真的想知道前兩任的主人是誰。
「還能有誰?還不是劉邦那老流氓和劉秀那傢伙,也是怪了,這次還是認姓劉的做主人。」既然劉璿是和氏璧的主人,同樣也是她的主人了。小兜子聽到劉璿的話,只好答道。
我去。。。
留下這兩個字在密室里,劉璿就出了密室,回到了春暖閣。當然,回來之前他也問清楚了怎麼和玉璽里的帝王將相心靈溝通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翌日,德陽殿朝會上,龍椅上的劉璿正在聽著著文武百官的朝拜。
「王尚書,雖然江陽旱情穩住了,但是後期需要的糧食缺口還很大。這樣,你在從國庫里取一百萬兩銀子,派人悄悄的去其他國家購買糧食,分批運往江陽。」龍椅上,劉璿對著戶部尚書王全命令道。
「陛下,是不是太多了,國庫存銀也不多了。再說了,國家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還有好幾個月呢?」大殿上,王尚書對著龍椅上的劉璿小聲的答道。
一分錢都能難道英雄漢,何況是一個國家。沒有錢,真是寸步難行。做為戶部尚書,王全必須考慮的周全點。要不然其它地方需要用錢,那還不哭了。
他要考慮的不但是江陽旱情,還要防止其他地方的事情。要是不仔細著用,萬一其他地方需要用錢,那他估計都要上吊了。
「王尚書,先按朕的話去做吧。錢的事情,朕在想想。總之,賑災的事情要一定要保證,朕不想在失信於民了。」聽到王全的話,劉璿只好安慰道。
「是,臣遵旨。」
朝會上,劉璿又交代了幾件事情就宣布退朝了。回到春暖閣,劉璿在為錢的事情煩心,弱國寡民,什麼都缺?什麼都需要?
現在整個國家也就一州之地,每年的賦稅少的可憐。再加上國家很窮,多年的北伐,一點點的耗盡了國家的所有潛在實力。不但北伐無果,還讓國家被拖入戰爭的泥潭。
錢錢錢,劉璿覺得在不搞錢,真是什麼都做不成了。指望國庫是指望不上了,國庫那點錢還不夠國家一年的日常開銷。在災難面前,真的很無力。
前世,自己只是個三流大學生,對於經濟這一方面是小白。到這個時代,劉璿一直都在為錢的事情煩心。總不能還和上次一樣,從土匪窩裡找銀子吧。想著想著,劉璿就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