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東廠督公> 第五百七十八章 倒霉的張德生

第五百七十八章 倒霉的張德生

  第二天一早,即崇禎三年七月初六上午卯時三顆,秦書淮率領六萬武林聯軍開拔,揮師北上。


  陝西巡撫洪承疇攜下屬各級文官、將領前來送行,同時渭南城內不少百姓得知消息之後,也自發地前來送行。


  因為知道秦侯爺的隊伍是北上打韃子的,所以城裡最有名望的老者,被推舉出來敬將士們壯行酒。


  這種酒是不得不喝的,秦書淮連幹了數碗,擁擠的人群才讓開一條道,用山呼海嘯的吶喊聲送將士們出城。


  老百姓怕韃子,坊間傳言韃子是吃人的魔王,所以希望官軍能擊敗韃子,大傢伙兒好平安,為此他們願意捐錢捐糧——哪怕現在的賦稅已經很高了,但自家的王師總比韃子好。


  這是最樸素的道理,老百姓認這個。自古以來,中國老百姓的忍受能力極高,只要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心始終是向著朝廷的。


  大軍從渭南啟程,預計的路線是路過太原、石家莊隨後直達北京。在北京,秦書淮將與崇禎和孫承宗會面,除了彙報陝西剿匪戰果外,更重要的是獲取更多關於薊鎮局勢的消息。


  此次出征,除了武林聯軍外,還有何可綱率領的三千騎兵。何可綱本就是關寧軍將領,此次來陝西剿匪是臨時借調過來的,所以現在他正好和秦書淮一道回去。他來時帶了三千關寧精騎,不過後來打到只剩下一千不到了。洪承疇為了表示感謝,精選了兩千多騎兵補充給了何可綱。


  從渭南到京師,足足有近兩千里地。按照日行一百六十里的急行軍速度,至少要走12天。不過士兵不是機器,是不可能連續十幾天都急行軍的,所以預計到達京師的時間,至少要半個月左右。


  長途行軍是極為無聊的,尤其是在烈日當頭的七月,人走在路上就像在蒸籠里,沒多久就得汗流浹背,只要走上兩刻鐘,整個人就像從水裡剛撈出來一樣。儘管大軍避開了在最熱的午時和未時行軍,但路上還是有不少士兵中暑。好在武林聯軍中有的是氣功好手,幫著推拿幾下就沒事了,六萬多人竟然沒有發生一例中暑致傷、致死事件。


  八天之後,大軍抵達太原。


  駐紮在太原的三邊總督盧象升,帶著太原城守楚馥等人,親自出城相迎。盧象升早已得知自己能突然升任三邊總督,就是因為秦書淮的大力舉薦,所以他一直視秦書淮為自己的伯樂——儘管秦書淮比他兒子大不了多少,但是現在普天之下誰還會拿秦侯爺當個毛頭小子看?


  大軍在太原修整了一夜,補充了些物資。期間盧象升詳細地跟秦書淮介紹了山西的剿匪形勢。


  目前,張獻忠部在賀虎臣、杜文煥等人的聯合圍剿下,兵力只剩下了大約三萬不到,而其他各路雜牌流寇則總計也不到三萬了。可以說,山西的匪患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盧象升表示,只要能找到張獻忠的老巢,官軍勢必可一舉擊潰之,徹底平定陝西匪患。


  如果陝西、山西的匪患都被平定了,那麼三邊之中其他各路的流寇將不足為慮,三邊就真的可以穩定下來了。


  秦書淮想起了太原城內的張德生,這傢伙現在應該混到為張獻忠偷運糧食的商隊裡頭了,於是問盧象升有沒有這麼一個人來找過他?


  盧象升驚道,「侯爺,那『大昌』商號的張家真是你埋下的伏筆?哎呀,這可真是……」


  秦書淮道,「怎麼了?」


  「本督來到三邊之後,首查的就是張獻忠部的錢糧、兵器來源。后經查實,晉中、晉南以及晉西北有十一家商戶在暗中偷運糧食、布匹甚至兵器給張獻忠,本督為斷張逆後勤之資,因而派人逮捕了這些商家,其中張家就在裡頭。前幾日張家人還來喊冤,說他們是侯爺派去混在資匪商隊里的,本督問他有何證據,他卻拿不出來,只說奉的是侯爺的口令,所以……所以本督就以為他是在狡辯,把他打了一頓。現在張家太爺、老大、老兒以及幾個商號掌柜,都在牢里呢。」


  秦書淮想了想,貌似自己當初還真沒給張德生什麼手令,而這個張德生也算的上是一腔熱血了,就憑自己幾句話就捨出命去敢幫自己做事。


  真是晉商的風骨啊!萬兩銀子一句話,他們視承諾比命都重要,就算沒有任何書面的契約,只要答應了,就一定會做到。


  想到這裡,秦書淮說道,「盧大人,『大昌』號的張家確是本侯派去混在資匪商隊里,因為本侯考慮不周,未給他們任何手令,故而他們是拿不出什麼證據來的。此事,還請盧大人明察。」


  盧象升當即說道,「既然侯爺已親自為他們作證了,那本督自無需再查,今夜本督就將他們放了,所查封的財產全部退還,還請侯爺放心。」


  秦書淮心想,盧大老爺你一句退還財產就好了么?要是在後世這可是要國家賠償的。也就在這個時代,老百姓被官府折騰半死,官府最後查明冤案放了他們,他們還得感謝青天大老爺,兩「賠償」兩個字都不敢提。


  不成,你們可以這麼玩,我可不能這麼玩。這麼玩下去,這幫有心報國的晉商的心都要寒了,所以還是得走一趟。


  秦書淮有意要在明末扶持資本主義的萌芽,好讓未來的大明也開著強橫的艦隊去世界各地冒險掘金,所以他自然要對商人採取溫和的政策。


  於是說道,「盧大人,此事因本侯而起,還是本侯親自去向張家賠個罪吧,要不然本侯於心難安。」


  盧象升有些詫異,他不明白身為侯爺、大學士的秦書淮,為何要對一幫商人如何客氣?這也難怪。雖然盧象升是明末難得的大才,但是他腦子裡重農抑商、官大於民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


  秦書淮不指望盧象升能馬上明白自己的想法,只是站起來說道,「還煩請盧大人派一人為本侯帶路。」


  盧象升一看秦書淮都要親自去了,自己難道還能不去?於是馬上說道,「說起來此事本督也失察之過,這樣,本督與秦大人同去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