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初見長孫王妃 求收藏 求推薦
李世民手下的重要人物到齊后,就開始在議事廳里開起的會議。夏一帆本來是不想參與到這些事情當中的,奈何李世民說此事是因他而起,所以他必須跟著一起開會。
來到議事廳分別落座后李世民開始開啟了議會議題。
「這大過年的把諸位叫來,實是因為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與你們商討。」
長孫無忌率先問起是什麼事情,接著下面就開始紛紛猜測起是什麼事情。李世民咳嗽了幾聲壓下了周圍的議論聲后說道:「這是件關乎本王與諸位的未來和前途的大事。」
「這件事還要從我們的小神童夏一帆說起,現今他手上有幾種外域主糧的種子,每一樣種出來后產量都是非常的驚人,足以解決天下人飽腹的問題,至於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讓一帆與你們說清楚。」
夏一帆見李世民這麼說就開始按照之前編好的瞎話重新說了一遍。在這些人的百般提問下,早已準備好的夏一帆卻回答的滴水不漏。眾人見夏一帆一個十歲的孩子,應答的如此流暢無漏洞也就漸漸的相信了他的話。
「想來諸位都相信了有此事的存在,這件事是知節提起的,秦瓊也早就知曉此事,所以諸位就不用再懷疑了。」
「現在諸卿家先說說,怎麼利用此事來扭轉我們目前這種不利的局勢吧。」
房玄齡首先答道:「房某覺的這件事情我們如果運用的恰當的話,完全可以讓皇上換儲,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杜如晦跟著說道:「以民生和萬事基業作為籌碼的話,易儲的幾率會增加不少,可現在的問題是這些作物還是種子,不是實物沒有直觀性,所以無法說服人,照一帆這孩子的說法,最早也要等到六月才會有頭一批作物出產,所以目前只能先謀划鋪墊,到時等第一批土豆出來后好直接執行,至於規劃的細節問題大家都回去好好的考慮一下,各自準備出一份詳細的方案,三天後大家再在一起討論這些方案是否可行。」
「本王覺得房杜二人說的在理,不過本王都也些初步的想法,諸位卿家倒也可參考一二,像魏徵等此類人,如讓其在民生與大統之中擇其一的話,不知他們會做何樣抉擇?」
房玄齡見李世民發問后回道:「像他那種自詡悲天憫人的人,有極大的幾率會選擇民生。」
「既然如此,諸位就針對此類人做一詳細計劃,以拉攏太子底下的此類人等。」
在座的人除了夏一帆外全部回道:「遵秦王令。」
「事情既以初步敲定,那就此散了吧,諸位卿家今日都要回去思考對策,本王就不留你等在府上用膳了。」
「自當如此,屬下等告退。」
李世明送走了眾人後,和程咬金、夏一帆回到客廳。
夏永信在客廳里由府里的管家陪著講話,見到他們回來后連忙站起打招呼。李世民示意他不用多禮,招呼大家落座后聊起了家常事。
程咬金跟李世明聊起了自己家的廚娘去夏永信家學習新菜式的事情,李世民聽完后非常感興趣。隨即問起了細節,在得知是夏一帆的主意后,秦王讓他去教王府里的廚娘學會那些新式菜肴。
夏一帆由管家帶著來到廚房,管家吩咐府里的廚娘,讓她們都聽從夏一帆的指揮。在見到秦王府廚房裡有那麼多的食材,夏一帆不由的見獵心喜。
廚房裡的食材多種多樣,在廚娘的介紹后才知道裡面有很多是來自後世的夏一帆絕對沒有機會吃到的,最典型就是其中有一對熊掌。這在後世別說吃到,就連想見到都難。但是在廚娘的語氣中可以感覺到這在這個時代這是很常見的食材。
夏一帆開始搜索記憶中熊掌的做法,雖然在後世沒吃過,沒見過。但是不妨礙他對這種頂級食材的狂熱,也曾仔細的研究過熊掌的做法。
想起了熊掌的做法后,又了解起其它食材。平常的食材除了牛肉外其他的都有,罕見的食材除了熊掌外,還有駝峰、鹿尾、飛龍、野生大甲魚等。
熊掌、駝峰的做法相對繁瑣要花的時間也長,所以教廚娘做完後放著慢慢燉。而像飛龍這種食材沒必要做的太繁瑣,直接拿去清燉即可。鹿尾是用紅燒的方法,其他平常的食材就照著後世的經典做法來做。
對於過油炒菜一類的做法那些廚娘都陌生的很。但是畢竟她們都是專業的,稍微一指點也就都明白了。
晚飯做好后,夏一帆回到客廳跟李世民他們說晚飯已經做好,大家可以用膳了。
酒菜上來后看的李世民直發獃,桌子上已經擺滿煎煮炒炸的各色菜肴,遠遠的一陣香氣就撲面而來,令人垂涎三尺。
不當是李世民,就連吃慣了炒菜的夏永信也是一臉的驚愕。因為這裡面的菜式太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他以前沒見過的。
「一帆賢侄,不知這些菜肴都是何樣的名稱?想起怎麼會如此之誘人?」
「李伯伯,這些菜式里主食是餃子和韭菜盒子,菜肴里有清燉飛龍、清燉甲魚湯、紅燒鹿尾、紅燒羊排、八寶鴨、手扒羊肉、清蒸白魚、紅燒黃河鯉魚、宮保雞丁、蔥燒海參,還有紅燒熊掌與紅燒駝峰這兩道菜還在鍋里,可能要到明日才能吃得上。」
「這是食材的名字我倒也都熟悉,這是這些做法卻是聞所未聞,莫非這些也是你父輩傳下的?」
「這倒不是,這些菜式都是小侄自己研究的。」
「你這小子,如此的天賦不用再正經德學習上,卻用來研究這些無用的吃食。」
「你伯伯,您這話我可不贊同,都說民以食為天,我研究這些也是在於改善民眾的生活,就拿餃子來說吧,同樣是麵食做的,但是他的味道可比湯餅好的多,雖然貧苦的民眾未必能吃的起羊肉餡的,但是把它做成青菜素餡的也照樣美味,而且它還易於打包送到田間地頭,您試想一下,一個農夫在田地里勞作半天,在午間能吃上一頓如此美味的餃子,還是何等的開心啊!」
「你這小子,說起來一套一套的,你真當現在的農戶都能吃上麵食呢?」
「伯伯,用不了幾年的時間他們就都能吃上了。」
「希望如此吧!好了先不聊了,都落座開始用膳吧。」
「遵命。」
大家落座后開始用氣晚膳,一頓飯剛結束,就有一個丫鬟樣式的人來到客廳在李世民耳邊說道:「殿下,王妃想見一見做了今晚這些美食的小神童。」
「嗯,我知曉了。」
「一帆侄兒,你長孫伯母今夜吃了你的美食后很想見見你這個小神童。」
夏一帆從座位站了起來后說道:「小侄也早該拜見王妃了,還煩請這位姐姐帶路。」
「當不得小公子如此稱呼,您叫婢女蘭香就好。」
「好的,那就麻煩蘭香姐姐了。」
「父親,兩位伯伯,小子先告辭了。」
「沒事,你去吧。」
夏一帆跟著蘭香來到秦王府後院,丫鬟帶著他只來來到後院的客廳里。之間廳堂主位上坐著一個端莊美麗的少婦,在見到他們進來后臉上泛起和藹的笑容。夏一帆知道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長孫皇后,不對,現在還是王妃。
丫鬟緊著幾步走到長孫面前,行了個半蹲禮后說道:「稟王妃,人帶到了。」
「知道了,你一邊候著吧。」
「遵命」
「想來你就是有小神童之稱的夏一帆吧?」
「回王妃話,小子正是夏一帆。」
「之前經常聽二哥提起你,今天吃晚飯的時候才知道,你來了府上,而且晚上那些美食都是在你的指導下做的,所以就想著叫你叫進來讓我看看這二哥嘴裡高度讚揚的小神童,到底是什麼樣子。」
「感謝秦王的稱讚,也感謝王妃的厚愛,其實小子也就是一個普通人。」
「十歲的年齡就能做出那樣精彩的詩句,止咳當的神童之稱,更何況你還能做出像今夜這樣的美食。」
「謝王妃讚賞,不知道今夜的菜肴是否還合您的胃口。」
「自然是合胃口,特別是那飛龍湯與八寶鴨這兩樣是我最愛吃的,以前可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食物,這都要感謝你。」
「只要您愛吃就好,這可是小子的榮幸。」
「之前只聽聞你的才華,卻從未聽二哥提起過你的家事,今日既有機會,你可否跟我說說。」
夏一帆見她問道這些,又把之前編的故事述說了一邊。長孫聽完后唏噓不已,知道是個苦命的孩子。然後她又細細的問了夏一帆出山後的生活,夏一帆也是一一應答。
倆人聊了很久,慢慢的開始熟悉了起來。長孫對夏一帆逐漸的產生了一種憐愛之心。時間以晚,在夏一帆告辭的時候,長孫讓他在秦王府再呆幾天,好跟他繼續聊聊。
夏一帆應承了下來后在蘭香的帶領下回到了正屋的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