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首輔的早死小嬌妻> 第30章 早死小嬌妻的三十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早死小嬌妻的三十天

  第30章 早死小嬌妻的三十天


  時疫在京城蔓延, 雖朝廷有意隱瞞,放出消息疫情已得到控製,感染者日益減少,痊愈者與日俱增, 但永安侯府好歹有一些人脈, 知道二月初爆發的這場時疫,實際死亡人數遠比公布出來的多幾番。


  因此, 在時疫爆發的初期, 紀夫人和紀雲窈就做決定把永安侯府名下的所有鋪子給關了, 讓鋪子裏的全部夥計安心待在家中。


  其實, 把鋪子關了不做生意的不止永安侯府,城裏除了糧鋪、肉鋪、鹽行等鋪子,其餘大部分都關了。


  然而,問題就出在了這上麵。


  被感染了時疫的患者,通通都要被帶走關起來,防止病情蔓延, 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見要被帶走,有些患者惶惶不安, 擔心關起來是去等死的, 會被悄無聲息地處理掉,這些人就東躲西藏,要麽躲在自己家裏, 要麽躲在城裏那些關了門的鋪子裏, 不敢現身。


  這樣的情況不是少數,因此, 朝廷下令徹查, 揪出那些瞞而不報的人。


  這些事紀雲窈是知道的, 而在夢裏,兩天後的上午,一支軍隊會打著搜尋時疫患者的幌子,闖進永安侯府名下的那間製衣坊——水雲間。


  水雲間早在二月份的時候就不做生意了,即便有患者藏匿其中,也和永安侯府沒有關係。


  可是,那些士兵中有三皇子派去的人,夢中,裴朔派去的侍衛把水雲間裏裏外外搜查了幾遍,比別的鋪子嚴格幾倍,不像是要揪出感染的患者,倒像是要借此機會找一個逃犯。


  那些人搜查的時候,不知為何還發生了打鬥,水雲間裏擺著的銅鏡、瓷器、花盆被砸毀不少。


  紀雲窈本打算去青石巷看望沈暮朝的,但時隔多日她又做了預知夢,夢醒後,紀雲窈皺眉沉思,利用搜查的機會,三皇子特意派了人去到水雲間,說明三皇子其實是要找一個人。而發生的那場打鬥,可以推測三皇子要找的那個人,就在水雲間藏著。


  難道是那個逃犯和三皇子有仇,借著時疫蔓延的機會碰巧藏在了水雲間,被三皇子的人發現了,三皇子以為是永安侯府故意包庇那人,才會在一年後對永安侯府下毒手?


  永安侯府從不曾得罪過三皇子,也從未和三皇子打過交道,以前沒有,以後更不會有,隻有這樣解釋才能說的通,不然,她們母女幾個是不會惹來殺身之禍的。


  紀雲窈神色凝重起來,若夢中之事是真的,她不知道那個逃犯是何身份,也不知道那人是因何得罪了三皇子,但有一點,絕對不能讓三皇子發現那個人就在水雲間裏藏著。


  那人躲在水雲間,就會被三皇子認為永安侯府和那人是一條繩上的人,永安侯府包藏禍心,給那人提供了藏身之地。


  紀雲窈當即吩咐,“明綠,你讓阿大去高嫂子家裏,把高嫂子叫過來,說我有生意上的事要和她商量。”


  高嫂子就是負責打量水雲間的那位女掌櫃。


  高嫂子很快來了,聽到紀雲窈要她把水雲間打掃一遍,高嫂子不解,“小姐,雖然時疫好轉了些,但我看其他鋪子還沒有開門做生意,咱們現在就開始,是不是早了點?”


  紀雲窈笑了笑,“有備無患,先把水雲間打掃幹淨,等開始做生意了,也不必因此耽擱。再者,庫房裏那些布匹,也該拿出來晾曬、檢查一番。”


  高嫂子:“小姐說的有道理,我這就找幾個夥計去打掃。”


  紀雲窈交代道:“多找幾個,裏裏外外都打掃一遍,尤其是庫房和樓上的包間,那麽久沒開門,定是生了不少髒汙。”


  三皇子要找的人,就藏在水雲間,紀雲窈本想過去一趟,但不過打掃衛生而已,她一個大家閨秀親自去盯著,很不合常理。


  再者,三皇子的人明天就會去水雲間搜查,若她今天也去了水雲間,反而更惹人懷疑。


  讓高嫂子和水雲間的夥計過去是最合適的,打掃衛生裏外都得翻一遍,聽到動靜,那個逃犯定然會離開水雲間。


  隻要那人不在水雲間,三皇子便不會懷疑她們永安侯府。


  當天下午,高嫂子來侯府回稟,“小姐,水雲間各處已被打掃幹淨,庫房裏的布匹也都翻出來晾曬了。”


  紀雲窈狀若無意地道:“這兩個月家家戶戶都閉門不出,我聽說常有盜賊翻窗進到各大鋪子,不僅偷竊東西,還會膽大妄為在裏麵住下,水雲間可有這種情況?”


  高嫂子:“小姐您放心吧,別說是盜賊,就是一隻老鼠,咱們鋪子裏也沒有,打掃的時候裏裏外外都翻了一遍,沒有發現有賊人進來的痕跡。”


  紀雲窈眉心微皺,沒有賊人進來,那便隻有兩種可能,一是三皇子要找的那個逃犯不在水雲間,另一種可能,則是那個逃犯非常的謹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和線索。


  如果是第二種可能,那可就棘手了。


  一個逃犯聰明又謹慎,不僅三皇子會很難找到他,紀雲窈也會難以發現更多的線索。


  小善進來落雲院,見紀雲窈一手撐在扶手上,正扶額深思,“姐姐,你想什麽呢?”


  紀雲窈回過神,笑了下,“沒事。”


  時疫爆發的這兩個月,不斷有人死亡,出門逛街都得帶上麵紗,以防被感染。


  整個京城的都處在恐慌低沉的氛圍中,紀雲窈不想再讓家裏人為夢中的那些事而擔憂。


  小善沒多想,“姐姐,我明天想去莊子看外祖母,你要不要去?”


  有段時間沒去看望岑老夫人了,紀雲窈道:“我也去,但我明天得去青石巷,要不,推遲一日,後天我們再去莊子上?”


  悶在府裏近兩個月,小善覺得自己身上都快長草了,“姐姐,我等不及了,明天我先去,後天你再去,行不行?”


  紀雲窈沒有直接答應,“你一個人可以嗎?”


  “可以的。”小善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我多帶幾個小廝就行了。”


  別說小善覺得悶,紀雲窈也是同樣的感覺,隻是,去找沈暮朝已經推遲了一日,她不能再繼續推遲,“好吧,那你明天早點出發,路上注意安全。”


  紀雲窈本以為沈暮朝會和她一樣待在家裏快發黴了,沒想到,時隔兩個月沒見,沈暮朝沒發胖沒有一絲頹廢和憔悴不說,甚至膚色還比之前更白了些。


  日光落在少年的麵上,少年側臉如玉,泛著溫和的光。


  突然見到紀雲窈,沈暮朝有些意外。


  撩人的春色中,年輕閨秀亭亭玉立,帶著麵紗,露出盈盈的春水眸。


  雖隻露出一雙眼睛,沈暮朝還是一眼就認出了紀雲窈,“你怎麽來了?”


  進到堂屋,紀雲窈把麵紗取下,“當然是來看你啊,你一個人住,連個書童都沒有,我不來一趟,我娘親都不放心。”


  她打量了沈暮朝幾眼,“你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你不嫌無聊嗎?”


  “還好。”沈暮朝勾了勾唇,“無聊的時候,可以隔著院牆和隔壁鄰居說話,還能數數地上有幾隻螞蟻、樹上有幾隻鳥、牆上有幾塊磚。”


  紀雲窈噗嗤一聲笑出來,“誰讓你不找個書童,要是有個書童或丫鬟陪著,你也不會這麽無聊。”


  “就是有書童也很無聊,兩個大男人天天打照麵,哪有那麽多話要說?”沈暮朝道:“倒是這兩個月,我好幾位鄰居都懷了孩子,到時候滿月席估摸著都是挨著辦的。”


  紀雲窈剛想問為什麽,話還沒出口,她就反應了過來了。


  紀雲窈臉微微一紅,輕咳了一聲,沒有出聲。


  人家成了親的夫妻,被關在家裏出不去,還可以做些生孩子的事,沈暮朝孤身一人,自然是什麽都做不了。


  沈暮朝很快也反應過來,這種話不適合當著紀雲窈的麵提起,紀雲窈不會覺得他是個登徒子吧?

  沈暮朝摸了下鼻尖,“我就是隨口一說,沒有別的意思,紀小姐別誤會。”


  紀雲窈“嗯”了一聲,轉移著話題,“會試延遲到月底舉行,你這兩個月,複習的怎麽樣?”


  沈暮朝實話實說,“剛開始還有心思看書,時間長了,就懶得看了。”


  紀雲窈道:“你都看不進去,其他人更看不進去,好在還有時間,你這幾天努力溫書就行了。”


  沈暮朝看她一眼,“那些書我都看過好幾遍了,想去書肆買書,書肆又沒開門。”


  紀雲窈愣了愣,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你書房裏擺了那麽多書,你都看過了?”


  沈暮朝“嗯”了一聲,“後來實在閑著無聊,我就躺床上,把那些書倒著背了幾遍。”


  紀雲窈:……她以為沈暮朝是頹廢了兩個月,感情人家把書上的內容倒背如流了。


  紀雲窈幽幽地道:“沈暮朝,這些話你千萬別對你的同窗和那些舉子們說,不然,我覺得人家可能會想打你。”


  被她的話逗笑,沈暮朝桃花眸浮出笑,“好了,你也快回去吧,雖說時疫比之前輕了不少,但還是不要在外麵待太久。”


  紀雲窈“嗯”了一聲,“我明天會去莊子上陪我外祖母住幾天,小善也會去,接下來我就不來看你了。”


  沈暮朝點點頭。


  馬車平穩行駛在青石地麵上,小善整個身子靠到了窗欞邊,一眨不眨看著街道兩旁。


  萬物複蘇、花紅柳綠的時節,被關在府裏那麽久,如今有了出來透氣的機會,溫和的春光落在身上,暖融融的。


  丫鬟手裏拿著一條白色的麵紗,“二小姐,您把麵紗帶上吧!”


  這段時間,京城的百姓外出都帶著麵紗,防止被感染,宮裏的禦醫以及醫館的大夫也是這樣建議的。


  小善不想帶,但擔心染了病情過給岑老夫人,於是接過來帶在了臉上。


  路上,見糕點鋪子開門了,小善又下車買了幾包點心,才重新上車。


  出了城門,侯府的馬車速度快了些,朝著岑老夫人莊子的方向駛去。


  小善在車裏和丫鬟們邊吃紅豆糕 ,邊有說有笑,然而,穩穩當當的馬車突然晃了一下,一陣嘈雜的說話聲隨之響起。


  伺候小善的那個丫鬟名字叫青青,青青猝不及防朝前麵栽去,磕到了腦袋。


  小善急忙扶著車壁,坐直了身子,“沒事吧?”


  青青捂著腦袋,“二小姐,我沒事。”


  小善皺著眉,掀開窗欞邊的竹簾,打量著外麵的情況。隻見馬車前麵圍了一群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中年男女。


  小善剛欲找阿大問個清楚,還沒出聲,名叫“阿大”的小廝急匆匆過來,壓低聲音,“二小姐,咱們遇上了一群流民,那些流民堵著馬車,不讓咱們過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