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耗可不是一個解決的態度
邵佳邊製著圖邊生著悶氣,抬頭見歐小琳看著電腦在笑著什麽,心裏更是不得勁:“琳姐,餘潮是什麽時候交了女朋友的?”一點響動都沒有。
“我也不知道呀。”歐小琳看著餘潮回複過來的‘別多想,我還不至於為了工作犧牲色相,恰好遇到自己喜歡的,當然不能放過。’
“不知道?你肯定知道,就是不願意跟我說。”餘潮把大的工程都交在歐小琳手中,邵佳就知道他們的關係有多鐵,自己為餘潮接了好幾項工程也不見得有多被信任,真是氣死人。
為什麽邵佳總認為餘潮的事她應該知道?就算要知道也應該是肖浩呀,人家是秘書,更親近些。她和餘潮私下隻是比較好的朋友,歐小琳道:“真不知道。餘潮從沒有跟我說起過,我也是早上聽周卿肖浩說才知道的。”
“你們不是好朋友嗎?他會不跟你說?”邵佳覺得歐小琳太假了。
“沒跟我說。”歐小琳懶得多做解釋。
談個女朋友,餘潮沒必要刻意跟她說起,但歐小琳相信如果是以結婚為對象的話,餘潮肯定會第一時間告訴她這個朋友的。
這男性好朋友跟女性閨蜜肯定不一樣,不會事事都說,而且男女做好朋友的話,男女大防一定要立住,隻要逾越,對各自造成麻煩的話,還是做普通朋友的好。
很多女生覺得有個男性知己應該像閨蜜那樣相處,肢體上的摟抱也很正常,歐小琳是非常不讚同這種觀點的。
國慶來臨。
因著1,2號謝韜值班,一大家子3號才出門,電視裏報道各種景點都在數人頭,遊客們都在抱怨熱死,玩的興致也沒了,一家人最終決定不去景點,選了隔壁南明縣的大寺廟去修身養性。
大寺廟占地25平方公裏,因著造在山脈之中,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再加上千尊石佛,因此遠近聞名。
歐小琳一家此刻就住進了大寺廟山頂的齋屋裏,說是齋屋,其實就是一套二進的四合院,每個院子裏有著十間的舍房,山頂這樣的四合院有十多套,院子之間以木廊相連,古色古香。
“這環境是真好啊。”歐媽媽打開窗簾,就能看見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峰,以及一條條盤山公路。
“1000塊一晚,還真貴呀。”謝韜挺喜歡這兒的木香,雖說裏麵還是挺現代化的,樣樣俱全,但大部分是以古建築為基調。
“沒事。”歐爸道:“你媽有錢。”
歐媽媽白了丈夫一眼,抱過外孫:“走,舟舟,我們去外麵玩玩。”
等爸媽帶著兒子出去後,歐小琳邊把行李收拾出來邊說:“四天三晚,僅僅是住的就花去了六千,我媽這次還真的是大方。”
謝韜撲在床上懶洋洋地道:“我爸媽要是像你爸媽這樣想得通就好了。”
歐小琳把兩人的衣服都掛出來後道:“一個是性格不一樣,另一個還有你這個兒子呢。咱們以後也是做公公婆婆的人,兒子以後結婚買房買車子都要是錢,等舟舟長大之後,沒個二三百萬能成啊?”
“你想的倒是遠。有就給,沒有就不給。”謝韜很想得開。
“話是這麽多,可真的啥也沒有,哪能娶到好的兒媳婦呢?該準備的還是要準備的。”
“老婆,當初彩禮的事,你有沒有怪過我?”
歐小琳看了他一眼:“沒有。”
“真的?”
“真的沒有。”當時隻覺得公婆太會算計人,至於謝韜,兩人一起五年,他的錢都是她在管著,兩人一起吃喝玩樂,對她是不錯的,所以歐小琳並沒有計較彩禮不彩禮的:“但咱們兒子娶媳婦,你不能拿我這個去做標準。”
“我知道,我兒子不見得有我這樣的好運氣。”
歐小琳被逗笑了:“你知道就好。虧得咱們現在婚姻沒有破裂,這要是婚姻破裂了,有多少人會說我自作自受呀,從開始不拿彩禮我還同意了,就會說我戀愛腦。”而男方呢,沒啥損失不說,還得了個孫子。
想到於麗莎的不甘心,歐小琳是深有體會啊。
“我不會讓我們婚姻破裂的。”謝韜道,“反正就耗著。”
“耗可不是一個解決的態度。”歐小琳也躺到老公的身邊,伸了伸懶腰:“婚姻最怕的就是耗了,感情耗沒了最後起了厭惡,就真的再難回到以前了。所以得解決實際問題。”
“老婆說的對。”家庭如此,事業也如此,謝韜無法想象自己什麽也不去解決,隻知道悶聲不離婚,最後會怎麽樣。
倆人出了齋屋,此時已經是中午,今天還有32度的高溫,但在山頂上是涼爽無比。
滿山蒼翠,峭壁生輝,齋屋就在這蒼翠之中,看著這風景,心境像是被清波滌蕩了下。
“快看,那是寺廟最大的石像。”有人指著不遠處那尊立在峭壁的大佛道:“不知道明早有沒有霧,聽說在霧中的樣子極為神秘。”
“小琳,韜韜。”歐媽媽叫著女兒女婿,指著林子深處的一條小道:“我們朝這邊走走。”
一路上有著不少的人,但比起那些大熱的景點,這點人實在是算少了。
歐小琳拍了好多照片,挑了幾張發朋友圈。
肖浩和周卿是第一個點讚的。
很快,周卿就發了微信問:“琳姐,這個地方真好看,在哪呀?”
歐小琳發了個位置。
閨蜜群裏,許芳發來語音:“小琳,你一家人去的這個地方我婆婆是SVIP,我讓婆婆給那邊的負責人打個電話,給你們八折。”
歐小琳瞬間發了個愛的抱抱表情圖:“謝謝芳芳,早知道先問一問你了。”
“這有什麽,打個電話的事。”許芳道:“我公公辦廠,每年都要請財神,我婆婆就花錢讓寺廟給她弄,還捐了不少的錢。”
王萸也發了信息過來:“齋屋我公婆也常去,程楊大哥的長生牌位就在那裏。我婆婆每年都會去住上幾天參佛,今年她說不去了,想從以前的事裏走出來。”
“早該走出來了,”許芳道:“這都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