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第三八章 討價還價
占堆聽罷,知道了柳生太郎的意思,這兩個人指的是余縹緲和韓月馨。一個是真正的韓林兒的兒子,一個是韓羽的女兒。這兩個人一旦也在他們的手上,所有的合作意向也就不請自來了。
所以,他們商量了一個計劃,既然這余縹緲與紀劍雲的關係不錯,那就放出風去,就說紀劍雲在他們手上,讓他們自己送貨上門。
紀劍雲一看他們一行人被關押在這裡,就知道他們的這個計劃了。但是,他卻又無能為力,不能送消息出去,讓余縹緲不要來徐州救自己。
果然,三天後,余縹緲和韓月馨也從京師趕了過來,被占堆和柳生太郎一同給挾持了。
占堆的所有計劃都圓滿完成,心得意滿地對柳生太郎說道:「柳生閣下,如何?我可是料事如神,這些人一旦都在咱們手上,就不怕這韓羽不答應咱們的合作了。」
柳生太郎很高興:「國師果然高明,料事如神吶!來,柳生敬您一杯!」
占堆結果酒便喝掉了。
這時候,柳生太郎忽然問了占堆一個問題:「但是,國師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有國師在的話,韓羽是萬萬不會答應咱們的合作的?」
占堆一愣,反問:「柳生君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要讓我退出嗎?」
柳生太郎呵呵大笑:「為了我們的利益,相信國師有此胸襟。」
然後,他不客氣地說道:「大元立國九十載,便被漢人逐出了中原。為什麼?因為你們不重人才,不尊儒法,治理河患無能。現在你們還妄圖回來,真是痴心妄想。若你們修文修武,愛惜民力,獎勵生產,相信那一天就會不遠。但是,看看你們的現在,內部紛爭不斷,哪裡還有能力來統治中原?!你們,還是回草原上去吧!」
占堆知道柳生的話很有道理,但是覺得他的做法太過忘恩負義,說道:「你們倭人果然不講信用,無恥卑鄙。我們蒙古人向來待人真誠,卻沒有想到遇到你們倭族這等寡廉鮮恥之徒。占堆想再與你較量一番!」
說著,便要站起來與他決鬥。但是,卻搖搖晃晃又倒下了。
柳生太郎哈哈大笑:「你們全都中了我的逍遙散,是沒有可能與我們鬥了。記得,趕緊回你們的草原,好生放牧高歌吧!」帶著一眾浪人,押著紀劍雲一行,趕往了濟南。
而占堆經歷此次劫難之後,仔細思量柳生太郎的話,竟然有幾分道理,便帶領眾喇嘛回到草原,從此潛心修佛,沉醉於佛法修為,成了一代宗師。當然,這是后話了。
咱們回頭單說柳生帶著紀劍雲他們在九月十三日終於到了濟南。
但是,這柳生太郎是極其精明狡詐之徒,沒有帶著一眾人質直接去見韓羽,而是將他們藏匿在一處商棧之內,自己一個人去了韓羽那裡。因為,他也從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之中得知了韓羽的足智多謀。
韓羽一看是倭人,也是一臉的鄙夷:「我們中華子弟不屑於與你們倭族合作,你們還是趁早離開吧!」
當然,這樣言辭決絕除了本意外,還有一種想法就是要討價還價。
柳生太郎當然了解這層意思,呵呵一笑:「韓教主,合作的事情是不是不要先拒絕,而是要先看看條件再說!」
他擺手,手下立刻抬進來四個大箱子,打開一看,全是金銀珠寶。他笑稱:「韓教主,起兵反明需要的是真金白銀吶,這些東西希望韓教主笑納!」
韓羽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笑道:「這麼大方,肯定有條件!說吧,我聽聽是什麼?但是,提前聲明,我不會答應給你們倭人半分土地的。其他,可以談談!」
果然,這傢伙也是非常狡猾,一下子把柳生太郎要土地的路給封死了。但是,他不著急,因為他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虛偽地一笑:「韓教主,大陸上土地的事情當然不談。咱們卻可以談談一些島嶼的事情,比如台灣島。」
李慕紫卻一下子站了出來:「教主,此事萬萬不可。台灣自三國魏蜀吳時候便歸我天朝所有,決不能輕易贈與他人,這是出賣祖宗的行為。」
林眠風也附和道:「教主,屬下也認為此事絕不可行,否則淪為千古罪人。」
韓羽擺了擺手,讓他們兩人坐回去,因為他已經找到了拒絕的借口:「柳生君,聽到沒有?韓某還不願意做千古罪人,絕不會將此等島嶼贈送他人。」
柳生太郎一臉的不高興,說道:「韓教主,但是,我還有其他籌碼。」說著,將一枚手鐲遞給了韓羽,說道,「韓教主,這個東西您應該不陌生吧?!」
韓羽拿到手鐲的一剎那,真箇人都緊張起來了:「這手鐲是你從哪裡得到的?」
柳生這才哈哈大笑起來:「韓教主是明白人,您的女兒,還有韓林兒的兒子都在我手上!當然,還有朱元璋的孫子朱雄英也在我手上!怎麼樣,這些籌碼可以讓您心動了吧!」
李慕紫一聽這話立刻問道:「紀劍雲在你手上?」
她還是擔心紀劍雲的個人安危。
林眠風一臉的惱怒:「妙水使,紀劍雲已經不是我日月教的人,他不願意與朱姓皇族決裂,我覺得你還是不要再擔心他為好!」
這,顯然是吃醋了。
韓羽卻故意沒有說話,而是在思索著如何去面對面前這個局面。但是,女兒在柳生的手上,他的確沒有太多的手段來應對,只好無奈地說道:「好,我答應你的一切條件。那好,趕緊將我的女兒放了!」
柳生太郎一臉的滿足,笑道:「韓教主果然是舐犢情深,不錯,您沒有讓柳生感到失望。但是,這放人的事情咱們從長計議吧!不是我信任您,只要日月教舉旗反明,我便立刻放人。」
他的算盤打得很好,就是趁著日月教舉兵反明的機會,他便從南邊登陸,使得大明王朝南北不能相顧,這樣,他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奪取明朝沿海的港口,用來做生意,攫取海上絲綢之路的大部分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