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小知縣> 第56章

第56章

  第56章

    碼頭送別王伯一行, 紀煬帶著淩縣尉從常華縣回來。


    這次王伯過來,得到不少有用的消息。


    去年打斷庶弟科考, 給他爭取了三年的時間, 如今那邊沒有功名,還不能輕舉妄動。


    側室還是側室,庶子還是庶子, 他們隻能等到昌盛三十六年再說,算起來就是兩年後。


    至於兩年後又是什麽光景,那還另說。


    從常華縣回扶江縣, 紀煬並未走修好的官道,而是順著河道過去。


    現在的運河已經快修到扶江縣的縣城, 到縣城之後還有個大工程, 那邊便是修碼頭。


    等碼頭完工, 這項大事才能結束。


    這比預計的時間長了些, 但河道拓寬不少。


    按照工部他們都是說法是, 這裏土質比較合適,而已更方便走大船, 能拓寬當然是好的。


    順著運河修建回到扶江縣, 如今已經是八月份, 東邊的稻子基本可以收獲, 西邊的麥子也進入最後的成熟期。


    不少人都發現,用了化肥之後,好像種莊稼的時間都能縮短一些,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但產量跟質量都提高,這點就肯定沒錯。


    走在路上, 還有不少非編戶趁著天氣好趕緊修繕房屋, 他們已經決定在這住下去, 房子跟土地都同樣重要。


    一路走來,似乎斷斷續續看了紀煬這兩年半的成果。


    縱然是他自己,也忍不住有些感慨。


    八月一到,又是秋收的季節,化肥進入淡季,葫蘆倒是早早送了出去,今年還有不同模樣的葫蘆器具,應當很是暢銷。


    現在的葫蘆作坊有上集村葫蘆江家負責,玉縣丞監督,發展的也是非常好。


    化肥作坊還是穩定發揮,依舊是縣城三個作坊最厲害的那個。


    香粉作坊則剛剛興起,不過今年頭一年,就有千兩進賬,等明年花樣更多,茉莉也能采摘一到三次,估計很快成為扶江縣的後起之秀。


    但這些跟糧食豐收相比,都要往後退。


    糧食,才是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穩定最重要的因素。


    別說古代了,現代都是如此。


    去年扶江縣耕田不足一萬畝,也就是不到一百頃,很多宗室子弟名下的田產都比這個多。


    今年的情況跟去年卻有很大不同。


    先是扶江縣發展周圍人有目共睹,然後是隔壁州雪災兵禍,來了不少人。


    從年初開始,過來安家落戶的外地人已經快超過扶江縣本地百姓數量,而本地百姓就跟紀煬之前預計的一樣,因為生活好起來,迎來一波嬰兒潮。


    條件好起來,嫁娶便多,大家身體也變得好,孩子自然而然降生了。


    家裏口人一多,迎來就是繼續開耕土地,各家占地都有增加。


    落到衙門紙麵上的情況,便是人口增加,開耕土地增加。


    不管本地的還是外來人口,都讓扶江縣往中縣發展。


    扶江縣一邊收割莊稼,紀煬他們這邊重新計算土地。


    如今扶江縣的普通耕地一共一萬三千畝,今年新開荒的共計五千一百畝,後者屬於開荒,田稅隻用交一半。


    人口也從紀煬剛來時的一兩千人變成三千多人,而非編戶的數量則在兩千左右。


    民戶已經到七百多戶,編戶有四百五十七,剩下還是沒穩定的非編戶。


    等到今年田稅交完,正式落了戶籍,扶江縣想成為民戶一千以上的中縣,這並非難事。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隻要按照紀煬的規劃走,成為中縣,甚至成為上縣,都隻是時間問題。


    扶江縣穩定平和,治安也是周圍幾個縣裏麵最好的。


    以後運河修好,隻怕扶江縣隻會擁擠不堪,現在扶江縣城一條主街肯定不夠用。


    玉縣丞跟紀煬算完之後,下意識說了句:“還真能成中縣了,明年定然能達成目標。”


    這也是知縣大人說過的事,想過會成,沒想到會這樣快。


    紀煬笑:“其實按我的想法,估計是運河修好之後,大批人口遷入,涼西州雪災的事完全是個意外。”


    意外加快了這個進程。


    不過提到明年,玉縣丞朝紀煬的方向看了又看。


    紀煬直接道:“有什麽你直接問便是。”


    “知縣大人,明年,便是第三年了。”


    玉縣丞雖然沒說明白,但紀煬跟他身後的平安都明白什麽意思。


    明年便是紀煬來到扶江縣的第三年,如果嚴格來說,到明年的五月份便滿三年。


    不過地方上一般把剛來的那年省去,到年底十一月算是任期滿。


    也就是紀煬到明年八九月份,就要開始著手準備離開,有下一任知縣過來接任。


    紀煬好笑道:“說不定我會在此留任,再待個三年。”


    進來的淩縣尉下意識搖頭:“不會,您肯定不會留在這。”


    倒不是紀煬不想留,而是潞州那些長官,早就看他們知縣大人眼饞了。


    不說別的,來過扶江縣兩次的憲司長官,還找淩縣尉打聽過他們知縣大人的事,確定大人什麽時候任期結束。


    問這還能有什麽意思?

    潞州城那邊肯定迫不及待想讓知縣大人過去。


    這都不用仔細想。


    話都說到這,紀煬搖搖頭:“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來扶江縣接任的,必然是去年的新科進士。他們這些新科進士考中之後,直接去翰林院實習學習,實習一年,然後派到各地任職。”


    “這才是正常官員的流程,旁的不說,他那手文章必然不錯。”


    “文章寫得好又有什麽用。”玉縣丞嘟囔,但表情明顯喪氣。


    雖說還有一年時間,但他們這些扶江縣的人,現在就開始難過了。


    有時候還挺羨慕普通百姓,並不清楚任期的事,也就不會提前知道他們知縣大人會離開。


    淩縣尉原本是來稟告公務,沒想到進來便聽到這件事。


    他跟玉縣丞一樣,都舍不得知縣大人離開。


    紀煬好笑道:“還有一年時間,不必難過的。”


    “萬一潞州城那邊五月份就把您要走,那怎麽辦,豈不是不到一年了。”淩縣尉道,“要不然這樣,您走的話把我也帶上。反正知縣可以帶著身邊小吏走,我們這些不入流的小吏,是可以隨行的。”


    這倒是真的,承平國朝廷七品以下屬不入流,俗話說不是正式朝廷職員。


    如果來了新知縣,換成自己人也行,繼續用也行,又或者之前的知縣把他們帶走,依舊放到下次任職的地方當左膀右臂。


    紀煬看看淩縣尉跟玉縣丞。


    若是要走,帶上他們好像也不錯。


    兩人一文一武,都是他用慣了的人,隻是背井離鄉,對他們來說還是很大挑戰。


    “再等等,誰也不知道潞州城那邊什麽情況,一年後再說吧。”紀煬抬頭看向他們,“如果到時候還想跟著我,那咱們再仔細聊。”


    說到底,還有一年時間,以後再說吧。


    不過玉縣丞跟淩縣尉比他信心還足,覺得他們知縣這次必然能升遷,這樣有本事的人若不升職,那潞州城想要什麽樣的官員?

    別說他倆了,就連跟常華縣知縣魏大人書信來往的時候,那邊都在長籲短歎,讓紀煬升遷之後好照拂一下他。


    當初他還在笑話紀煬是個下縣知縣,而自己就要升遷。


    現在他還在常華縣,紀煬卻要升官了,真是時也命也。


    不怪紀煬周圍人都這麽早打算,而是任期滿之前的一年,甚至一年半,都會是官員們格外緊張的時候。


    當初魏大人便是從一年多前就開始為任期滿的事走動。


    紀煬早就做好兩手準備,所以反而顯得鎮靜自若。


    說到底,可能就是實績在手,什麽都不怕?

    說話間,秋收已經結束,今年扶江縣糧食增產並不算明顯,但也比去年上漲十斤左右。


    可均產遠遠超過潞州城平均值。


    不僅如此,因為耕地麵積擴張,總體的產量也上去了。


    現在算起來,早就不是扶江縣墊底的縣城。


    如果算上稅收,隻怕還要在潞州十幾個縣裏排名往前靠一靠。


    沒辦法,誰讓他們扶江縣三個作坊,就像三個擎天柱一般支撐扶江縣的商稅。


    交田稅之時,去年九月到今年九月的稅收也一並送去。


    葫蘆作坊交稅三百九十八兩。


    香粉作坊四百六十兩。


    最後的化肥作坊山澤稅為七百二十四兩。


    另有店鋪零散商稅十一兩。


    不知道這麽多銀子,夠不夠宗室子弟的一身衣裳。


    最後田稅,折合銀子一共兩千一百四十二兩,這其中已經減掉開荒田地田稅的一半。


    這也是官府鼓勵開荒給的好處。


    這筆賬算下來,扶江縣今年的雜稅已經快趕上田稅收入。


    隻有在手工業發展繁榮的地方,才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就連隔壁常華縣的田稅也是年年壓著商稅一頭。


    這還是他們有運河的情況下。


    算下來,他們扶江縣東邊,西邊,南邊三個作坊,實在起了大作用。


    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上半年,這些作坊的雜稅收入,就會直接超過田稅。


    兩者加起來,足以讓扶江縣一個下縣,媲美許多中縣的稅收了。


    不過今年紀煬並不打算去潞州城,運河修通在即,已經接近扶江縣縣城,很快便會正式開始修碼頭。


    最近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所以交田稅這事,還是讓淩縣尉去。


    不過這次紀煬又派了個叫丘益川的小吏隨行。


    丘益川算是小吏裏麵最機靈的,之前也辦過幾件差事,做得還算不錯。


    這次委以重任,讓他激動得好幾天都沒睡著。


    至於年末考核?


    那年末了再去!


    他的運河比較重要!


    相信知州他們可以理解?

    豈止可以理解,淩縣尉跟小吏丘益川回來的時候,手裏還帶了知州給紀煬帶的土儀,說是從涼西州帶回來的。


    知州早在七月已經被調回潞州,涼西州也安排了新知州,之前那個知州貶官全家流放,那邊的事情終於平了。


    潞州知州此次涼西州之行,也讓他後年的升遷有了保證。


    不出意外的話,後年他會被直接調到汴京,成為中央的臣子,這意義可大不一樣。


    所以這次心情極好,還給紀煬帶了當地土儀回來,丘益川還道:“知州大人說,裏麵還有一些灌江府的物件,讓您看著辦就好。”


    涼西州跟灌江府挨著,帶了些那裏的東西也不奇怪,紀煬看了看,涼西州的物產雖說不豐富,但有不少草藥都很名貴。


    灌江府除了吃食特產之外,還有一尊粉白色水晶鹽礦石,看著粉白可愛,小孩臂膀大小,算是很貴重的擺件。


    以他們知州的謹慎,能送來這東西,應該在那不算特別珍貴。


    紀煬也覺得這個好看,隻是自己房間放這個粉粉白白的東西總覺得古怪。


    淩縣尉笑道:“知州大人講,以後送給您未來娘子,當個壓箱的聘禮都不錯。”


    這倒是個好的。


    但紀煬對成親這事並沒什麽渴望。


    雖說承平國女子並無不好,可總覺得錯點什麽,這會提起,也隻是讓平安把東西收起來。


    一些涼西州吃食,便送給扶江縣落戶最快的幾家涼西州編戶們。


    而灌江府的東西則送到韓家,他們離開故土,必然對這些東西十分想念。


    很快韓家派人上門感謝,感謝的東西則是厚厚一遝書,看樣子比之前的啟蒙書好上不少。


    甚至還夾雜了幾道題,雖沒明說,但明顯讓紀煬做做看看水平。


    要知道外麵多少人想求韓家教學都求不到,在紀煬這還有些上趕著的樣子。


    紀煬自然也不推脫,找時間做了之後再讓人送過去。


    這樣一來二去,雖說不是師徒,但確實教導他許多東西。


    官學那邊同樣如此,有韓家人教導,還挑出七八個學生,準備讓他們參加扶江縣明年二月的縣試。


    這也是紀煬第一次主持縣試,通過縣試之後考生便成為童生。


    童生經由知縣跟教瑜送到潞州城參加州試,等潞州那邊還能考過,整個潞州考過的考生名單送到當地學政手裏。


    由潞州學政主持參加院試,院試要考兩次,還要請汴京學政派人督查。


    等兩次全都考過,才會成為人們口中所說的秀才。


    後麵的考試先不說,隻講縣城內的縣試。


    一個縣有沒有資格舉行縣試,要看他們有沒有官學,官學裏有沒有長官。


    等正式官學建成,也就有了開縣試的資格。


    紀煬今年忙了許久,總算把官學落成,肯定會按照要求,在明年二月督辦扶江縣第一次縣試。


    這對扶江縣意義重大,也意味著他們扶江縣學子們這條升學之路已經暢通。


    隻要他們好好學,自然有光明前途等著他們。


    而縣試也不像普通人想的那樣簡單,首先,官府會提前貼出告示,告知二月具體什麽時候考試。


    在考試之前,考生去縣衙禮房報名,還要有五人聯保,保證家世清白,祖上沒有犯罪記錄,父母喪期時不得報名等等。


    縣試連著考五場,主要內容是四書,考經,附加題則是默寫本朝開國皇帝的聖諭廣訓之類。


    考過之後,衙門還要匿名造冊交給官學裏的教瑜等人,讓他們評定誰能去潞州城參加州試。


    去了潞州城,那又是另外的光景。


    之後的先不說,隻講這縣試已經十分折騰人。


    紀煬感覺,就他們官學的學生們,從二月到現在也不過大半年時間,想要通過縣試,估計十分困難。


    但縣試該辦還是要辦,讓考生們熟悉流程,以後總會考過的。


    而且考試這事,還能督促學生進步!


    這話說的就有點不知苦了。


    紀煬想到自己之前上學的時候多討厭考試,總覺得莫名心虛。


    不過很快就不心虛了,因為韓家已經擬定好縣試的幾個題目,全都送過來讓紀煬挑選。


    韓家家主韓瀟還說了句:“其實您也可以做做,以您的水平,應該沒問題。”


    可以,別人做一份題目,他做許多份是吧。


    不過紀煬明白韓瀟的意思,他確實缺這一塊的知識,如今再真正科考是不成了,但內裏的學問可以學一學。


    這些大儒經典能流傳下來,都有原因的。


    趁著縣裏農閑,大多人戶都在修整房屋,紀煬要麽往運河跑,要麽在衙門刷題,還是沒逃過刷題的命!


    進到九月中旬,天氣漸漸變涼,修整房屋也快到尾聲,不少有了房屋的非編戶開始陸陸續續去縣衙登記戶籍。


    慢慢下來,上集村跟馬家灣之間的荒地無形聚集了四五十戶人家,已經可以形成村落。


    之前救過扶江縣小孩免受拐賣的編戶蔣治家也在其中。


    紀煬見此,便定下蔣治為新村的裏長,讓他管著四五十戶人家。


    蔣治聽到這話的時候都懵了,他?管新村?他這樣年輕,可以嗎?服眾嗎?


    別的話就算了,服眾這兩個字是肯定的。


    紀煬讓小吏丘益川去幫襯他,又讓隔壁馬家灣裏長教導,相信很快就能上手這些事。


    全都處理之後,他們扶江縣終於有六個村了!

    不容易!

    三江村那邊的村子過大,估計以後還要拆開,不然不好管理。


    紀煬發現自己隻要進到縣衙就有忙不完的事。


    但想著運河工部官員還在等他,隻得帶了淩縣尉匆匆離開。


    其實並未走幾步路,就已經到了修建碼頭的地方,工部來的幾個官員,現在全都曬黑了好幾個度,如果不是這身官服,他們都可以直接跳下去幹活了。


    紀煬也不多說,想帶著工部的人去扶江縣新來的飯館吃頓便飯,飯桌上再說碼頭的事。


    不出意外的話,碼頭就修建縣衙在往北不遠的地方,而且臨近縣衙主街,以後運送貨物都很方便。


    專業人士的規劃,紀煬當然不會多插嘴。


    距離下雪還有一個多月,時間不等人,工部幾人連吃帶打包匆匆回去幹活。


    趕緊修完吧!他們實在想念汴京了!


    既然他們都靠近扶江縣了,紀煬吩咐淩縣尉,隻要是工部的人來縣城幾個飯館吃飯,都記到衙門的賬上。


    隻有他們認真做事,他們扶江縣的運河才能早日開通。


    掰著指頭數日子,也不遠了。


    除了官員們,紀煬又讓玉縣丞從潞州購買大批牲畜,給挖河道的工匠們加餐,而當初說好的刻著名字的石碑如今大體也已經完成。


    隻等運河開通那天,便會立在扶江縣碼頭旁邊,讓所有經過這裏的人都記住工匠們的名字。


    這些事確實費錢,但連玉縣丞都沒多說什麽。


    他跟著知縣大人越久,越知道這麽做的意義,更知道運河的修成,不僅要感謝當地百姓的辛苦,同樣要感謝這些運河工匠們的汗水。


    這樣的石碑並不能完全代表他們的功績,但卻是扶江縣百姓,跟他們知縣的一片敬意。


    運河修成的日子一天天接近,原本還沒什麽具體感覺的扶江縣百姓,終於在縣城看到即將修好的碼頭,這一刻才真的明白,他們扶江縣真的要有運河了!

    以後可以通船,可以送貨。


    可以把他們扶江縣的好東西都賣出去!


    還能買更多其他地方的東西!


    現在扶江縣百姓跟兩年多以前已經不一樣了,他們完全可以理解運河跟道路的意義!

    就是了解,所以才會更感謝知縣大人吧?

    等到那尊一人半高的石碑緩緩從潞州城送過來,扶江縣的百姓已經知道,他們的運河即將正式完工!


    一時間,扶江縣六個村的百姓下意識湧入縣城。


    他們也想見證運河開通的場景!


    紀煬碼頭邊看著石碑底部立在旁邊的土裏,這石碑上麵密密麻麻都是名字,雕刻的時候顯然很費功夫。


    不過雕刻師傅覺得這是件天大的善事,自然愈發小心。


    等石碑四周加固好,這塊上好的石料,將會在這佇立許多年。


    百年,千年,都會在這個碼頭上見證曆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