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既看破莫說破
茶博士腦袋裡有點懵,跟他們剛剛烹煮出來的茶水有點像,停不下來的旋轉,而且轉得他很暈。
戰戰兢兢摸起來那塊足有十良重的金瓜,分別看了看桌上坐著的三個人,然後轉頭跑下了樓去。
老孫頭似乎想到面前這個老先生是誰了。從個性上來講,這樣的性格脾氣,跟傳聞中的那位楊大郡公有點相像。
這年頭隨身能帶著金子就兩個人敢在西市上走的人,膽子可謂夠大,除了那位通遠郡公,他實在想不出還有誰能有這樣的作風。
所有的信息匯總起來,他得出了一個結論,面前這個花白鬍子的老先生,就是那位通遠郡公楊懷仁假扮的。
接著他又想起來通遠郡公因為帶兵在東京城內衝突,被官家懲罰在他自家莊子閉門思過,便明白他為什麼要喬裝打扮一番才進城了。
冒著這樣的風險,進城就為了請工匠幫他建設他的學院,可見這座學院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同時也說明了他對於工匠們的尊重。
這份誠意,著實讓老孫頭非常感動,而他們能在這座茶館里不期而遇,那就是極大的緣分了,或許,這就是天意。
面對這樣的邀請,老孫頭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他的心裡,其實已經欣然接受了去楊家莊子幫他建設庖廚學院的邀請。
不僅如此,在他的盤算里,如果這座學院的規模真的是三百畝這麼宏大,他自己手下的一百多人的工匠隊伍,是不夠的。
所以他決定主動幫忙,幫楊郡公去聯繫其他的幾家。只不過是好奇心作祟,他還是下意識的問道,「你是……」
「既看破,莫說破……」
楊懷仁從老孫頭變幻不定的表情里,似乎也已經捕捉到了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於是繼續裝作一個悠閑的老先生,打起了禪語。
老孫頭會意,不禁莞爾一笑,「傳聞中那人的種種,今日小老兒算是都見識過了,呵呵……
只不過這些貴价的茶葉,不如就算了吧。
老夫嗜茶,嗜好的是品茶那一刻的心境,至於茶品的優劣,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在意。一壺二十文的茶是品,一壺五百文的茶同樣是品,在小老兒的心境里,並無什麼不同。」
「這個說法好是好,但是咱們這樣的人,聽起來總是覺得難以服眾的。」
楊懷仁喜歡辯駁的性子又上來了,「一分錢一分貨,不能說完全對,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對的。
品茶也好,品菜也罷,既然是好東西,價值總是要比普通的貨色要高的。而且不光是東西,咱們的技藝,也可以是同理的。
高超的技藝,也是一種商品,技藝高的比技藝高的要值錢,相信這樣的道理,你我二人都應該有所感悟。」
這話老孫頭心中是極其認可的,儘管在當時的現狀里來看,人家請你去幹活,還是看工作量,至於質的方面,儘管要求頗多,卻是很少會體現在工匠的收入上。
所以楊懷仁這麼說,也正好印證了他方才說過要給蓋學院的工匠雙倍工錢的說辭,其實並不是單純的因為他不差錢裝大款。
這種對工匠的技藝的認可,除了口頭上的讚賞之外,給他們更高的報酬,才是最實際的,同時也體現了他對工匠這一行的尊重。
老孫頭笑得很燦爛,他覺得很長時間以來,他都沒有今天這麼開心過。得到應有的尊重,確實比其他事情感受到的快樂,是有所不同的。
這也更讓他篤定了要給楊懷仁幫忙聯繫更多的工匠的想法。
「老先生這茶,我算是代表我的其他工匠的兄弟們和子弟們收下了,到時候帶到工地上,讓大家休憩的時候都來嘗嘗,也算是郡公給我們這些工匠們的福利。」
「自然自然,不光茶水,到時工匠們吃喝管夠,也一定保質保量。」
楊懷仁答應的很爽快,工匠們的工錢和福利,是他早就想好了的。如今立夏已過,天一天比一天熱,到時候工匠們在工地上做工,是一定不好捱的。
整個工程的後勤保障,他自然不會小氣,「該有的好吃的,好喝的,自然應有盡有,絕對不會虧待大家。」
有了這話,老孫頭更高興了,「那就先多謝郡……老先生了。不過從工程的規模上來算,工程量可不小,光我一家的工匠隊伍,怕是人手不夠的。不如小老兒就幫老先生再聯絡幾家如何?」
楊懷仁大喜,要的就是這個。
「不知孫先生能不能幫忙聯絡到李鄭王三家建築行里的行首?」
乖乖,老孫頭心道,這楊懷仁還真是心挺大的,請工匠也是請最好的,京城建築行里的八大行首怎麼個情況,他門清。
八大行首里只剩下四家能接他家這個活,他倒是清楚的很,找到他老孫一家還不夠,非得剩下三家也一齊找齊了才開心。
不過轉念一想,這人的性格可能就是如此,幹活要乾的最好,請人幹活,也一樣要請最好的,有要求有原則,在匠行里,算是一件值得稱道的好事。
「聯絡倒是能幫你聯絡,只不過這三家行首的領頭人,也是各有個性,要請動他們,讓他們開開心心幫你幹活,光我去請不行,還要投其所好。」
「此話怎講?」
「呵呵,」老孫頭笑道,「我們這幾家行首,領頭的人眼光都高,不是說你花得起錢,就能親自上陣的,大多數活都是派自己的手下人去干而已。
要是請動他們親自出馬,我們四家一起干,這座學院一定會建設成為大宋第一學院,學院的建築,也一定是全大宋最好的。」
楊懷仁忙著點頭,「嗯嗯,我要的就是最好的,不是最好的我還不要呢。只是在下也不清楚李鄭王這三家行首的領頭是是誰,又各自又什麼特殊的喜好,又要如何投其所好的?」
「這個簡單,這三家的領頭人,分別是李家的李壘,鄭家的鄭榮穗,還有王家的王老七,我們從小就都相識的,他們喜歡什麼,小老兒是再清楚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