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江相> 171 策馬江西·籌謀與意外

171 策馬江西·籌謀與意外

  朱宸濠很明顯的在拉偏架,讓李士實泄了氣。


  他甚至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自從朱宸濠身邊有了這個名叫魏水的混混之後,自己第一謀士的地位已然開始慢慢的動搖了。


  魏水?他當然不足為慮。


  但是那就是根兒攪屎棍子,最擅長的事情,莫過於是把水攪渾。


  而一旦這潭子水變渾了,那麼,不用說,一直在旁邊虎視眈眈的劉養正就該渾水摸魚了。


  瞥一眼劉養正的表情,李士實心中更亂了。


  就在這時,朱宸濠又將目光投給了劉養正,問道:「劉先生,你怎麼看?」


  劉養正不慌不忙,拱手道:「王爺,依學生之見,魏水所言,雖然不是全對,邏輯也比較混亂,但也不是全然沒有任何的道理。起碼,學生在其中,就總結出了幾點王爺應當抓住眼前機會的道理來。」


  「哦?有這等事?」朱宸濠相對魏水,當然還是更信得過劉養正的,他連忙問道,「先生有什麼看法,快快說來聽聽。」


  劉養正捋了捋思路,緩緩開口說道:「第一,天時,剛剛已經說過了,這江西巡撫之位現在是空缺的,而一旦補上缺位,我們行事會更加麻煩,所以應當儘快起兵,不能拖到朝廷派人來接任巡撫。」


  朱宸濠點頭,這一點他已經認可。


  「第二,地利,王爺您的奪位之爭不是一代為之,而是自寧獻王時,燕王背信棄義時起,就有所準備了的。盤桓江西如此多的年頭,對江西何等了解?籌措糧餉也好,招募兵勇也罷,比起朝廷,簡單得多了。」


  「第三,人和。自為王爺效力以來,學生東奔西走,聯絡附近的綠林好漢,將其整編成隊。再加上王爺暗中蓄養的甲兵,至今,應當已有十萬之眾。有此虎賁之師,何愁天下不能唾手可得?」


  「所以,才能說,天時、地利、人和,王爺是佔盡了。只要我們好好的選定一個時間,發出檄文,到時候,王爺登基為帝的一天,就不遠了。」


  劉養正雖然只是把魏水的一番話整理了一下說出來,但對於朱宸濠來說,卻聽著更加清晰了,也更加信服了。


  至於李士實,他可以說魏水不學無術、乳臭未乾,卻無法用這樣毫無真憑實據的說法去撼動劉養正分毫。一時間,氣不過,他只得站在那裡,默默無語。


  「嗯,劉先生說得果然在理。」朱宸濠點頭道,「那依劉先生之見,應當於何時起事最好呢?」


  劉養正顯然早有腹稿,此時脫口而出,「八月十五日!」


  八月十五。


  這個日期一說出口,除了魏水之外,屋中的另外兩人就都已經明白過來了。


  之所以選定八月十五,不是因為這是什麼月圓之夜。


  畢竟,寧王麾下都是些土匪地痞無賴組成的大軍不假,但那又不是一群狼。用不著挑一個月圓的日子,一塊兒對著月亮嚎叫。


  之所以選定這一天,實際上,是因為這一天是全國的秋試的最後一天。


  秋試,又稱秋闈,是明代科舉制度之中對鄉試的借代性叫法。


  秋闈每三年舉辦一次,逢子、午、卯、酉進行,由南、北直隸及各布政使司主持,地點就在南、北京府及布政使司駐地。


  考場稱為貢院,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及其他官員若干,共同主持。


  考試共分三場,分別選在八月的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三天進行。


  鄉試中舉者,可以稱為舉人,會獲得進京參加會試的機會,也可以在地方做個小小的官兒。


  所以說,鄉試在大明可以說是比較重要的考試了。


  既然重要,那自然是所有的官員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應對。


  整場考試的過程之中,所有人的精神都是緊繃著的,警惕性可謂是達到了最高。


  但八月十五日,鄉試在這一天落下帷幕。


  該緊張的時候過去了,緊繃的弦鬆懈下來,這正是起事的絕好機會!


  這個時候起事,用不著擔心任何人從中阻撓。


  畢竟,只有千日做賊,哪來的千日防賊的?朱宸濠時刻都想著造反,人家可不能時刻都防著他造反吶?

  只要這一步朝廷慢了,那麼,接下來,每一步,都會落在朱宸濠的後面。漸漸地,也就只有吃灰的下場了。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往往很骨感。


  在朱宸濠和一眾謀士很開心的討論好了何時舉事的事情的同時,京城之中,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要說,寧王朱宸濠為了當皇帝可是煞費苦心。而且,仗著皇帝有點兒傻,是忠是奸總是分不太清楚,所以,他的造反之路,可謂是明目張胆了。


  藩王在封地應該幹什麼?

  不能勤政愛民,那是皇帝該乾的事兒,你干就是要謀反。


  不能勤儉節約,那是邀買人心,你干就是要謀反。


  不能親賢遠佞,那是自己給自己上賢名,你干就是要謀反。


  為了安安全全過一輩子,大明的這些藩王,是一個賽一個的荒唐。


  但寧王沒有,寧王不僅在封地偷偷地打壓異己,擴充軍隊,而且,竟然還敢把手伸進了朝廷裡頭。


  他在朝中,有錢寧為內應。除此之外,還花了大價錢,買通了一個正德皇帝十分喜愛的伶官兒,名叫臧賢。


  正德皇帝愛好音樂,生活奢靡,整天就知道玩兒。對於出身伶官的臧賢,那是十分的寵信。也是因此,才出現了大明朝僅此一例的伶官干政現象。


  有了正德皇帝的寵信,臧賢什麼不敢幹?插手各種各樣他想插手的東西,那都是家常便飯。


  而且,還秘密的收授寧王朱宸濠送到京中的各項珍寶奇玩。


  要說,事情要是按照好的方向發展,臧賢本來可以享盡榮華,一輩子都不可能被正德皇帝知道他的那點兒事情。但怎麼說叫無巧不成書呢?


  魏水的到來,沒能改變臧賢的命運。收受賄賂的事情,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之下,被正德皇帝發現了。


  寧王有好東西?


  正德皇帝很憤怒,有好東西不給朕,居然給一個伶官?

  生氣是生氣,但那畢竟是自己的族叔,還沒到要殺人的地步。


  於是,正德派自己的女婿,啟程去南昌,當面替他訓斥一下不知好歹的族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