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江相> 253 大明江相·書院(下)

253 大明江相·書院(下)

  「陛下,草民記得,宋文山先生的衣帶銘,如此說過,『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草民覺得很有道理。讀聖賢書,並非為了科舉入仕,而是為了『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魏水說著,站起身來,道,「陛下,錢塘書院所教授的,是經世致用之道。內閣的閣老們,從前閉門讀書,不事生產,不歷世事。待到一朝中進士、點翰林、入台閣,又忙著結黨營私。忙著利用陛下登基,權勢不穩的機會,鞏固自己的實力。排除異己,欺凌君上。此為空虛之學,於國無用!而草民的錢塘書院,卻以務實為第一首要之任務!」


  魏水能夠獲得朱厚熜的喜愛和信賴,並不是沒有緣由的。從頭到尾,魏水只想讓身邊的人過得好一點兒,順便把自己摘出風口浪尖。並不貪棧權勢,和朱厚熜之間沒有半點兒的衝突。而且,每每說話之時,他總是能夠挑著能夠讓朱厚熜聽得進去的說法去說。


  比如說現在,他如果說自己的錢塘書院經世致用有多麼好、多麼好,最大的可能只是引起朱厚熜的反彈和疑心,以為他也要參與黨爭!而魏水著重說的卻不是他的書院,而是內閣『排除異己,欺凌君上』的做法。這就讓朱厚熜感同身受了。一旦有了這樣的想法,那就不難影響朱厚熜的判斷。


  比如說現在,朱厚熜眼睛一亮,一時間,只意識到了魏水所說的錢塘書院肯定是個跟讓他頭疼的內閣截然不同的地方,便感興趣起來,急忙催促著問他道;「魏先生,你說的經世致用到底是個什麼意思?給朕仔細說一說。」


  魏水當即遵命,解釋道:「陛下,草民提出的這個『經世致用』的想法,是相對於內閣及翰林學官之空談而言。草民認為,民間有一句話說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學子貴識時務,道不虛談,學貴實效。陛下請設想,如果人人都只講空談,何人替陛下馭民治國?唯有識時務者,利濟蒼生,方是聖賢。讀書人,需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而不是把自己的能耐都用在爭權奪勢,結黨營私之上。」


  朱厚熜覺得魏水說的有道理,但這番言論,他好像是在哪兒聽說過似的。


  實際上,魏水所說的『經世致用』一說,興起於明末,乃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等人所提倡之學說。與之相對的,就是有明一代被推崇備至的程朱理學。


  程朱理學講究『存天理,滅人慾』,對於思想的束縛非常之大。朱元璋、朱棣兩代的皇帝,對於朱熹這個本家學者是十分推崇的,還將他捧到了聖人的地位上。


  魏水沒有撼動朱熹地位的實力,也自然不會有用『經世致用』去替換『程朱理學』這樣不自量力的想法。


  而朱厚熜之所以覺得聽到過,實際上,經世致用一說,也是明代心學、理學交鋒的產物。從正德朝開始,心學就已經開始在大明朝廷之中流行,之前平定朱宸濠之亂的王守仁,正是這一派的開山祖師。


  「魏先生,你的意思是,錢塘書院教出來的學生,都是奉行經世致用的人才?」朱厚熜對魏水問道,「可是即便再是人才又有什麼用呢?你剛剛也說了,那些沒錢讀書的孩子還好說,他們有科舉入仕的希望。而那些屢試不第的人,也勉強有科舉的資格。但那些賤籍出身的呢?三代之內,乃至世世代代都不能考科舉,就算再會經世致用,又有什麼用呢?」


  魏水早知道朱厚熜會這樣問,已然想好了對策,此時聽他問出來,便解釋道:「陛下,太祖、成祖二位皇爺為何如此推崇程朱理學?蓋因為理學堪為我大明所用!用程朱理學來教導天下的官員,用八股文章來取仕,陛下才好用程朱理學的條條框框管制他們。如果沒有了程朱理學,則陛下的君權必然不會如此穩如泰山。而草民所建的錢塘書院,培養的並非是官吏,而是師爺,是謀士。他們學得經世致用之術,去輔佐官吏治理地方。陛下管制官吏,官吏借用師爺,師爺籌謀馭民之道。陛下試想,整治一個官員,不是那麼順手。但如果要整治一個百姓呢?尤其是一個連功名都沒有的百姓,豈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朱厚熜不可避免的動心了,這個對權勢有著極大控制慾望的皇帝,非常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任他揉捏。而魏水剛剛所講的,無疑是為他增加權柄的好事。


  既有人幫他料理地方事務,而又不用害怕這些人會做大。一旦看到有做大的苗頭,他這個皇帝想要弄掉一個官員,要遵從祖制,要拿出實實在在的證據,亦或是經過內閣,層層繁瑣的程序。但想要弄死一個平頭百姓?那可就是太容易了啊!

  而且,魏水話里話外,還是在為他著想。並沒有試圖去撼動『程朱理學』於大明朝廷的主流地位,而只是想要用『經世致用』這樣的旁門左道來協助管理而已。


  朱厚熜很崇拜太祖、成祖兩位皇帝,如果魏水貿然說他們制定的東西不對,肯定會引起朱厚熜的反彈,而現在,魏水並沒有那麼做,也就避免了朱厚熜對他起疑。


  仔細想了想,朱厚熜便明白了魏水所說的錢塘書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而且,就如同魏水此時心中正在想的一樣,朱厚熜不會允許這樣的一個書院在魏水一個人的手上。


  這無關於他對魏水到底是信任還是不信任,僅僅是作為皇帝的一種本能的理智選擇而已。錢塘書院具有太大的誘惑力,魏水如果一個把持不住,那可不是什麼美好的事情。只可惜,現如今的朱厚熜,夾袋裡頭實在是沒有太多可以用的人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