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湛蓮由母妃身邊的洪姑姑引入安寧宮側殿,還未踏入門檻就聞見佛香陣陣,木魚之聲脆脆。她心下一陣詫異,繞過觀音普渡屏風,就見母妃淑靜太妃一襲樸素灰白宮衣坐在炕上,一手拿著佛珠,一手敲著木魚,臉龐竟比記憶中的面龐蒼老許多。
湛蓮鼻酸,想母妃生她時剛過碧玉之年,待她離去也只是三十齣頭,怎地乍看老了十多歲!莫不是自己的早逝令母妃也不堪傷痛,蒼老如斯了!
她心緒萬千,在淑靜太妃面前虔誠下拜,千言萬語,只能默默地重重磕頭。
「快起來罷。」一如既往的慈愛嗓音叫了起身。
湛蓮依言起身,立在淑靜太妃面前,唇瓣緊抿,傻傻地看著母妃。
「傻孩子,瞧你磕個頭,把額頭都磕紅了。」淑靜太妃招手讓她上前,帶著笑拍拍她的手。
湛蓮眼眶發熱,她雖自小由三哥哥帶養的多,但眼前人是她親生母親,即便相處得少些,也是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淑靜太妃不知面前之人是她的親生女兒,只當是全四小姐受了驚嚇,柔聲安撫道:「乖孩子,哀家召你進宮不是為難你,別害怕,啊。」
湛蓮用力眨了眨眼,點了點頭。她自是知道。
淑靜太妃微微一笑,讓洪姑姑端一張椅子來,放在她的左側下首,讓湛蓮坐下。湛蓮乖乖就座。
淑靜太妃端詳面前全雅憐的臉龐許久,溫和地與她話家常,問她幾歲了,有什麼表字,平時看什麼書等等,湛蓮一一作了回答,太妃聽了頗為滿意,賞了一碗百合木瓜銀耳湯與她。
湛蓮既不愛吃百合,又不愛吃木瓜,以前淑靜太妃煮給她吃,她通常是將百合木瓜舀出來,三哥哥在就逼三哥哥吃,三哥哥不在,就賞給婢子吃,現下她只能在太妃面前,生生將其吃了個乾淨——太妃的賞賜可是不能剩下的。
看她吃完,淑靜太妃更高興了,她道:「你愛吃這個,不像永樂,百合不愛吃,木瓜也不愛吃,我煮給她,她是只喝湯,吃點銀耳,再把百合和木瓜塞給天家或奴婢吃,還以為我不知道,在我面前直誇百合和木瓜好吃。」
湛蓮心虛地嗆了一下,沒想到母妃竟是知情。
太妃說著有些懷念,又見湛蓮這般情態,怕她以為自己話中有話,又安撫了一句。
二人說了一會話,太妃問:「你平時下什麼棋?」
湛蓮知道母妃只會圍棋,便輕輕回道:「愛下圍棋。」
太妃道:「哀家也愛下圍棋,只是棋藝不精,你若是不介意,便陪哀家下一回。」
於是湛蓮陪著淑靜太妃下了一個時辰的棋,湛蓮棋藝高超,太妃卻是個臭棋蔞子。湛蓮跟以前一樣,為了讓太妃盡興,故意下錯招數,常常是下滿了再數子的,並且她還得忍著不把太妃的棋子擺放正中位置,一個時辰下來,可真謂精疲力盡了。
不知不覺日暮西垂,皇宮快下錢糧,太妃不再留湛蓮,也不再多說什麼,只微笑著讓人送她出宮。
湛蓮拜別相見不能相認的母妃,坐著來時的宮車出了皇宮。只是才出皇城,馬車又停了一會,似是有人攔了車。湛蓮揭了帘子一看,竟是孟光野牽著大馬與太監說話。
只見他與趕車的太監說了兩句,又牽著馬走到車廂前,隔著車廂問道:「嫂子可還好?」
湛蓮見他來本是放下了帘子,聽他問話,心念一動,又撩開帘子,露出一張完好無損的嬌顏,「我沒事。」
孟光野彎腰仔細看了她一會,見果真如她所說,才鬆了口氣,「那末我送嫂子回府罷。」
湛蓮不知他在宮門等了多久,莫名有些動容,「那便多謝二爺了。」
孟光野對上那雙盈盈水眸,喉頭滑動,點了點頭移開視線站直了身。
湛蓮出了宮城一個時辰,好容易自朝政中脫身的明德帝去看望淑靜太妃。他並非日日過來,但若是得了空閑也是常來的。太妃宮裡頭有常為他備下的紅針茶,每回皇帝過來,太妃總不假人手,親泡一壺好茶與他。
明德帝今兒照舊接過太妃親泡的茶水,笑吟吟地道聲謝,黑眸瞟向一旁未收的棋盤,隨口道:「太妃今日有興緻,與誰下了棋?」
淑靜太妃沖泡著第二壺茶,輕笑著點頭,「今兒是起了一點心思。」
皇帝以為是棋侍侍棋,也不多問,品了一口茶,隨意看著雜亂無章的棋盤。這亂七八糟的棋陣並沒甚看頭,只是其中莫名有些違和之感,讓明德帝有些不適,一時間卻又說不上哪兒古怪。
明德帝分神與太妃聊天,眼睛一直沒離開棋盤,但細細鑽研棋局,到底沒什麼高深之處,太妃見他眼神所在,不免詢問兩句,「官家,這棋局有甚不妥么?」
明德帝甩開心頭煩悶,笑一笑道:「無事,只覺太妃棋藝精進了。」
太妃展顏,「那便好了,興許改日哀家能與官家一較高下了。」
明德帝棋藝精湛,連湛蓮也不是對手,因此聽得太妃如此道,只是笑笑不回話。
皇帝又與太妃閑聊一番,盞茶后,因尚有政事未決,擺駕離去。
只是離開了寧安宮,明德帝的思緒仍留在那副棋盤上,好似有什麼重要的線索明晃晃地擺在眼前,卻愣是看不出來。這種煩悶之感最是惱人。皇帝眉頭緊皺,抬頭見灰白天空中一排回歸的大雁飛過,忽而腦海如火花碰撞。
那棋盤上的黑子……!
明德帝驀然停下腳步,順安跟在後頭差點撞上龍背。
「陛下?」順安躬身挑眼,疑惑地輕輕喚了一聲。
明德帝並不理會,停了片刻,轉身大步走回安寧宮。
淑靜太妃剛送走皇帝,還未坐穩又聽得外頭喊御駕到了,她差點兒以為是外頭的鸚哥信口胡言,見洪姑姑匆匆進殿回稟才知是真。
這邊洪姑姑話音未落,明黃龍袍就已閃現眼前,太妃站起來作福,輕笑問皇帝因何事折返。
「朕是想再喝一口太妃泡的茶。」明德帝唇角帶笑,視線卻直直鎖在那古怪的棋盤之上,白子雖參差不齊,黑子卻顆顆落於棋格中央,竟絲毫沒有偏移!
太妃略顯詫異,仍迅速為皇帝倒了一杯新茶。
皇帝拿著青玉刻蝙蝠小杯輕啜一口。
屋子陷入短暫沉默,太妃正想尋話兒,卻聽得明德帝率先開了口,「太妃,朕愈看愈覺你這棋局有趣,不知今日究竟與何人對弈?」
淑靜太妃先是一愣,順著他的視線再次看向棋盤,不解皇帝究竟從這棋中看出了什麼名堂。
「這……」淑靜太妃召全雅憐進宮之事,本想過兩天再與皇帝提及,見他突地詢問,想了一想,答道,「哀家叫了一個宮外頭的夫人進來陪哀家。」
宮外頭的夫人五字一出,明德帝頓時想到了一個人,他眼底黯沉,聲調卻是不變,「太妃怎地好興緻,叫了外頭人來?」
「哎,不過一時興起罷了。」
皇帝見淑靜太妃含糊其辭,也不追問。他喝完杯中茶水,再次移駕。
大步踏出安寧宮,皇帝的臉色不變,眼底卻似醞釀風暴,他招手讓順安上前,低低說道:「去看看太妃今日召進宮的是究竟是誰!」
***
孟母自湛蓮又被宣召進宮后,一直忐忑不安地求神告佛,就怕她又往孟家身上招攬禍事。見二子接了平安無事的湛蓮回宮,她也不知該喜該怒。問她許多話,那惡婦只說「無事」二字,好似多說一個字就要了她的肉似的。二兒似是也沒從那婦人嘴裡得出什麼話,只說這回宣召的是淑靜太妃,別的也不說,轉身回自己院子去了。
孟母問不出個所以然,告知大兒。孟光濤一聽是永樂公主的生母太妃宣召,心下大驚,忙派了人去叫湛蓮到他屋裡來,想問出個子丑寅卯,誰知湛蓮待他更不若孟母,連去也不去,全不把他這個丈夫放在眼裡。
孟光濤從書中自知婦人須溫良淑嫻,以夫為天百依百順,從不知世間竟有如此惡行惡狀的婦人,一時發覺夫綱不振,尊嚴大失,單眉一豎就想叫人把惡婦五花大綁來。
孟母卻有思量止住愛兒,她道:「兒呀,如今宮中頻召,暫且不知是福是禍,萬一有個什麼事傳到全皇后耳里,怕是不好。」
孟光濤惱羞成怒,這左也使不得,右也使不得,他就如油鍋里的麵糰子左右煎熬,「母親,孩兒連一個婦人也奈何不得,還有什麼男子作為?」
孟母思索半晌,咬一咬牙,揮退下人,靠近大兒床頭,低聲說道:「大兒,為娘有一計,只是怕你不願意。」
「母親請講。」
孟母道:「這婦道人家,從古至今最講貞節二字,除了那不要臉的娼妓戲子,哪家良家婦女,不是誰摘了她的紅丸,她就對誰死心塌地?」